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二、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和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商品产生的条件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社会分工(2)产品私有。商品的二重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它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特征: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3、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达到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1、商品的功能/效用,是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的、必需的职能或效用。2、商品体,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3、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形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识、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等。4、无形附加物,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使用者(包括社会)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反映了商品有关属性与人们交换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1)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反映了商品有关属性与人们交换需要之间的满足。(2)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反映出商品有关属性与人们的消费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四)商品使用价值动态系统包含的基本要素;需求、商品、使用价值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充分条件。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1、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2、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3、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4、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根据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商品质量、品种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核心内容: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宏观、微观管理商品学的任务总任务:1.反馈商品的信息,促进商品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2、维护和实现流通领域的商品价值3、促进和指导商品消费4、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循环具体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基础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保证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延伸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商品学的奠基人和代表作㈠古代的发展状况:9世纪阿拉伯人迪米斯基《商业之美》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著作。其副标题是“关于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的鉴别方法及对商品骗子伪货的识别指南”㈡近代的发展状况:1780德国人贝克曼(Beckmann)教授首先开设了商品学课程,著有《商品学导论》。他是现代商品学之父。㈢现代的发展状况:1976.10.8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了国际商品学会,会徽标志为德文的“IGWT”,会刊为《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设在维也纳大学。从此,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地位。商品学的三大学派㈠技术学派:主张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商品,确立以商品鉴定为主体的商品学。㈡经济学派:主张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建立以市场价值为中心的商品学。㈢融合学派:是技术学派,经济学派的融合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分类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某种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种乃至花色、规格等细目的过程。商品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用来表示一定的信息(英文叫barcode)。或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P1)规定的,由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商品代码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物流条码是指由EAN和UCC制定并用于商品单元的全球统一标识的条码。商品分类原则:(1)科学性原则:是商品分类的基础(2)系统性原则:是商品分类的关键(3)可延性原则:为商品分类延拓和细化创造条件;(4)兼容性原则:建立相关的各个分类体系之间的对应与转换关系;(5)综合实用性原则:检验商品分类是否科学、合理的实践标准。商品分类的方法㈠线分类法:级(层次)分类法,也称为垂直分类法或从属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并编排成一个有层级(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㈡面分类法即平行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类标志),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各自的类目,再将每个面的类目平行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优点:⑴便于分析和比较同一种用途商品的质量和性能;⑵有利于生产经营型企业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开发商品新品种,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⑶便于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消费者按用途对口选购。(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优点:⑴分类清楚;⑵能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特点、使用及保管要求。缺点:对那些由多种原材料构成且加工程度高的商品,其特征与其关系不大。(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的:优点:适用于原料相同,但可选用多种工艺生产的商品。缺点:对于那些虽然生产方法不同,但对性能、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品。(4)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的优点:适用于对化学成分已知,且对商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缺点:对于那些复合成分的商品,或用化学成分区别不明显及化学成分还不清楚的商品。(5)其他分类标志主要用于商品标志的厂家条码㈠UPC条形码1、标准版UPC条形码(即UPC-A码)的数字码确定2、标准版UPC条形码(即UPC-A码)的结构3、UPC条形码的码条规则㈡EAN条形码(EAN商品条形码分为EAN-13(标准版)和EAN-8(缩短版)两种。)1、标准版EAN条形码(即EAN-13条码)的数字码确定2、标准版EAN条形码(即EAN-13条码)的结构3、EAN条形码的码条规则商品条形码的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以保证商品条形码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即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代码,或者说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种商品项目。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商品只能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码。⑷EAN商品条形码数字码的含义EAN-13通用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商品条形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来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赋码权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如00-09代表美国、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2代表中国大陆,471代表我国台湾地区,489代表香港特区制造厂商代码的赋权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物品编码组织,我国由国家物品编码中心赋予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是用来标识商品的代码,赋码权由产品生产企业自己行使,生产企业按照规定条件自己决定在自己的何种商品上使用哪些阿拉伯数字为商品条形码。商品条形码最后用1位校验码来校验商品条形码中左起第l-12数字代码的正确性。商品条形码中校验码的计算;如:690123456789□步骤:⑴从右至左(包含校验符本身)的偶数位相加:9+7+5+3+1+9=34⑵将⑴式的结果乘以3:34×3=102⑶从右至左的奇数位相加:8+6+4+2+0+6=26⑷将⑵的结果加上⑶的结果:102+26=128⑸用10减去⑷的结果的个位数即得:10—8=2国际通用的物流条码种类;1、消费单元条码2、储运单元条码3、货运单元条码目前重要的国际商品分类编码标准㈠《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HS)㈡《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㈢《主要产品分类》(CPC)㈣国家标准的《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2002)第三章商品品种商品品种是指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商品品种结构是在一定范围的商品集合体中,对于各类商品及每类商品中不同品种的组合状况及其相对数量比例的客观描述。概述商品品种、质量和效益的关系㈠商品使用价值、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的关系UV=f(S,Q)商品质量说明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深度,反映商品个体的使用价值;商品品种说明商品的消费目标和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广度,反映商品群体的使用价值。㈡质量、品种、效益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商品品种合理增长的规律,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第四章商品质量质量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文件标准的形式对质量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㈡由著名的世界质量管理专家总结的定义。如朱兰认为:质量即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商品质量指标是商品各项质量特性指标的综合。现代商品质量观的三个层次㈠自然质量是指商品满足消费者明确和潜在需求的各种物质性特性;㈡无形质量是指与商品有关的各种服务;㈢社会质量是指商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整个生命周期满足全社会利益所必需的特性。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⑴人的因素:①质量意识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②坚持开展质量教育⑵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①市场调研②产品或服务设计③原材料质量④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⑤质量检验与包装。⑶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①运输装卸②仓库储存③销售服务⑷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①使用范围和条件②使用方法和维护③废弃处理第5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㈠质量检验阶段(又称事后检验阶段)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工程师泰罗提出。1、主要特点:按既定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事后把关式的检验;管理对象局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管理领域局限于生产制造过程;依靠少数技术检验人员,运用技术检验的方法检查产品质量。2、存在的问题:只能做到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作用;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全面分析其原因;进行全检在时间和经济上不可能。3、结论:是一种消极防止型管理,依靠事后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领域。㈡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由美国数理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1、主要特点:按照商品标准,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在设计到制造的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产品,进行事前监控式检验;管理对象包括产品质量与工序质量;管理领域从生产制造过程扩大到包括设计过程;依靠少数技术部门、检验部门和部分管理部门;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2、存在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商品质量的全过程管理;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者和生产者的能动作用;只有少数人参加管理活动。3、结论:是一种预防型管理,依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发生在20世纪60~至今,由美国费根堡和米兰等人提出。1、主要特点:除了普及运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外,还对产品质量实行全过程和全员性管理;既重视产品质量,也重视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形成了全面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2、结论:是一种积极进取型的质量管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