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法灸法学,是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操作技术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2、砭石是最早的针3、我国第一部灸疗专著《曹氏灸方》4、《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了化脓灸法5、葛洪最早使用隔物灸6、刺法在金元明时期鼎盛,灸法在明清鼎盛7、临近动脉的委中、箕门、气冲、曲泽、经渠、冲阳,以及乳中、脐中、小儿囟门不宜针刺8、表寒者可用温针、表热者应急出针里证宜深刺,里寒者可用补法、里热者应行泻法虚寒者少针,虚热者多针9、毫针的构成——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10、临床常用的毫针规格是根据针身的直径和长度(长短和粗细)来确定的。号大针细,临床常用26~32号(0.45~0.32mm1~3寸(25~75mm)11、选择体位以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留针不疲劳为原则。主要是卧位和仰靠坐位。仰卧体位:前身部腧穴俯卧体位:后身部腧穴侧卧体位:侧身部腧穴仰靠坐位: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背、腿膝、足踝部腧穴俯伏坐位:顶枕、后项、肩背部腧穴侧伏坐位:顶颞、耳颊部腧穴12、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a高压蒸汽灭菌法(最佳)b药物浸泡消毒法c煮沸消毒法13、持针施行手法操作的手称为刺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14、持针姿势a、浅层腧穴短毫针操作——二指持针法——右手拇、示二指指腹夹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度角b、深层组织毫针操作——多指持针法——右手拇、示、中、环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15、进针法(给穴位,会选择进针的方法)A单手进针法(用于较短的毫针)a插入法b捻入法B双手进针法a指切进针法(运用短针及要避开血管的腧穴,如曲池、尺泽)b舒张进针法(皮肤松弛部位的穴,如天枢)c提捏进针法(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d针管进针法(进针不同,适用于儿童及惧针者)16、针刺的角度(概念)a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腹部、腰背部、四支部)b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左右倾斜刺入。(颈项、咽喉、侧胸部、腰背部)c平刺:即横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头面部、胸部正中线、腕踝针)17、针刺的方向——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病痛部位18、针刺的深度,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部位。19、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A、基本手法:(掌握基本要求)a提插法(利用腕力,指力、幅度均匀,针身垂直,3~5分钟,每分钟60次为宜)b捻转法(指力均匀、角度适当、针身不弯、深度不变、无单项捻转)辅助手法a循法b、弹法c、刮法d、摇法e、飞法f、震颤法20、得气概念: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意义:有效性(针刺治疗疾病的疗效),基础性(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判断性(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得气的临床表现:主观感觉:a、患者: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的现象;b、医生: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c、客观表象:针刺局部红晕,肌肉突起、跳动,循经皮疹等影响得气的因素:患者:敏感强壮者反应强,迟钝虚弱者反应弱医者:取穴的准确度、操作的技能和熟练度环境因素:天气、温度等促使得气的方法:a、留针侯气b、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c、施以刮针柄、沿经循摄等辅助手法21、针刺补泻:基本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其它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泄)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左向前,食指向右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反之为泄。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补;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泄迎随补泻:针尖随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反之为泄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反之为泄。乱气——虚实不明显而表现为机能紊乱的病症,用平补平泄法。影响补泻效果的因素:1、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针刺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主要因素)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3、针具及手法等因素针刺手法的量学要素: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滞针的临床表现:针下涩紧,针体活动困难,伴疼痛22、针刺异常现象及处理晕针的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或神志不清,扑倒在地晕针的处理:A停止进针,迅速出针B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C轻者静卧片刻,给予热茶、糖水饮D重者在上述处理后,扎水沟、足三里等穴,灸百会、关元,或采取急救。滞针的处理:若因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因行针不当,单向捻转而至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气胸的临床表现:症状——轻者突感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发绀、冷汗,血压下降、休克等体征——肺部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纵膈向健侧移位气胸的处理:1、立即出针,半卧位安静卧床休息,减少呼吸的幅度2、给予镇咳、消炎药物,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3、对严重病例,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抗休克等23、以下刺法,描述其概念时能选出对应的刺法。络刺——浅刺体表淤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一种方法。赞刺——针法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快,是连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治痈肿、丹毒等症。豹文刺——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散刺出血的刺法。齐刺——正中先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扬刺——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傍针刺——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正傍配合而刺毛刺——浅刺在皮毛半刺——浅刺于皮肤,刺得浅,出针快焠针——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24、烧山火包括哪些操作手法?呼吸、徐疾、提插或捻转、开阖等单式补法,还包括九数补法、紧按慢提、针下求热25、透天凉包括哪些操作手法?呼吸、徐疾、提插或捻转、开阖等单式泻法,还包括六数泻法,紧提慢按,针下取寒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1艾柱灸隔姜灸隔蒜灸间接灸隔盐灸附子灸隔药饼灸豆豉灸艾灸胡椒灸温和灸悬起灸回旋灸2艾条灸雀啄灸实按灸太乙针雷火针百发神针3温针灸4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非艾灸:灯火灸、黄蜡灸、药锭灸、药捻灸、药线灸灸法、26、概念:直接灸:是将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的方法。化脓灸:在穴位皮肤上涂上少许大蒜汁,立即将中或大艾柱粘附在穴位上点燃,此法灼伤较重,可使局部皮肤溃破、化脓,并留永久瘢痕。非化脓灸:施灸部位涂上少许凡士林,然后将小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以达到温烫作用为主,使穴位局部皮肤发生红晕或轻微烫伤,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间接灸:是将艾柱与皮肤之间衬隔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一般每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想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移动。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27、灸量要按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施灸部位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灸量大的有:中老年、体实者、腰腹以下的皮肉深厚处,元气欲脱、沉寒痼冷者;灸量宜小的有:小儿、青少年,体弱者、头胸四肢的皮肉浅薄处,邪气轻浅、上实下虚者。注意:患者体质强壮者,每次灸量可大,但累计酒量宜小;患者身体虚弱甚者,每次灸量宜小,但累计灸量宜大。28、施灸的注意事项:A、空腹、过饱、极度疲劳时不宜施灸,直接灸采取卧位B、先灸上部、背腰部、头部,后灸下部、腹部、四肢部。C、不可用瘢痕灸——颜面部、心区、体表大血管、关节肌腱部、妇女妊娠期的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灸过量——妇女妊娠期,昏迷、肢体麻木不仁和感觉迟钝的患者。D灸创的处理:灸后立即贴敷玉红膏或创可贴,勤换膏药,40天左右灸创不愈合者,采用外科予以处理。29、三棱针(是由古代九针中的针锋发展而来的,古代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刺络法。)概念: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操作方法及部位:点刺法:指趾末端、面部和耳部(如少商、印堂、耳尖)刺络法:肘窝、腘窝部的静脉(如委中)散刺法:局部淤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挑刺法:阳性反应点或阿是穴30、皮肤针(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刺法的发展)概念:是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叩刺的方法: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刺激强度:弱刺激——皮肤潮红充血,无疼痛(头面部、年老体弱、小儿、虚证、久病者)中刺激——皮肤明显潮红,稍觉疼痛(除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强刺激——皮肤明显潮红、微出血,明显疼痛(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实证、新病者)31、火针古代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32、电针不同波形的主要作用和治疗范围密波降低神经应激功能,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疏波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用于痿症、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消除炎症,用于外伤、关节炎,痛证,肌无力断续波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用于痿症、瘫痪锯齿波用于刺激膈神经,配合抢救呼吸衰竭。33、耳针耳穴分布规律头面------------耳垂头、脑---------对耳屏脑干------------轮屏切迹上肢------------耳舟躯体下肢------对耳轮盆腔、内生殖器------三角窝腹腔------------耳甲艇胸腔------------耳甲腔消化道---------耳轮脚五官------------耳屏内分泌---------屏间切迹耳穴的定位耳轮耳中:耳轮脚-耳轮1区耳舟风溪:耳舟内--1、2区之间对耳轮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角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交感:耳轮内缘与对耳轮下脚交界处-对耳轮6区前端三角窝神门:三角窝后1/3上部-三角窝4区耳屏肾上腺:(下屏尖)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2区后缘对耳屏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对耳屏4区对屏间: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区、2区、4区交界处耳甲胃:耳轮脚消失处-耳甲4区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和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膀胱:在对耳轮下角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耳甲10区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心:耳甲腔正中凹陷中-耳甲15区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前下方-耳甲18区耳垂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常用耳穴的检查方法:a望诊观察法:有无变形、变色,如脱屑、丘疹,硬结软骨增生等b压痛点测定法:探棒均匀触压耳穴,是否出现呼痛、闪躲、眨眼、皱眉。c皮肤电阻测定法:用耳穴电子测探仪34、头针:头皮针的主要适应范围是脑源性疾病。额区:额中线——神庭穴向额前沿皮刺1寸长(治疗头面疾病)额旁1线——从眉冲穴向额前沿皮刺1寸长(治疗心肺胸腔疾病)额旁2线——从头临泣穴向额前沿皮刺1寸长(治疗肝胆疾病)额旁3线——从头围穴内侧0.75寸向额前沿皮刺1寸长(治疗生殖系统疾病)顶区顶中线——百会穴向前1.5寸至前顶穴(腰腿足病如瘫痪、脏器下垂、高血压、头顶痛)顶颞前斜线——前顶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治疗对侧躯体中枢性运动障碍,连线上1/5治疗下肢、中2/5治疗上肢,上2/5治疗面瘫、运动性失语等)顶颞后斜线——百会穴到曲鬓穴的连线(治疗对侧躯体中枢性感觉障碍,连线上1/5治疗下肢、中2/5治疗上肢,上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顶旁1线——承光穴起向后针1.5寸,(治疗腰腿足的运动、感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