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1/8内战爆发一.单选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是对哪一事件的说明?()A.中共七大B.重庆谈判C.井冈山会师D.西安事变2.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泛区以后,前有淮河岸边,后有追兵。刘伯承夜探淮河,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赢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胜利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3.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这一举动被民主人士称为“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说明了()A.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敬佩B.国民党要求谈判得到各党派的支持C.这一举动符合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代表了全民族利益D.共产党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国民党对抗4.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重庆B.南京C.上海D.延安6.照片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了解历史。如图照片记录了1945年国共和平谈判期间的场景,它发生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2/8A.重庆B.西安C.南京D.武汉7.“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幅照片应拍摄于()A.开遵义会议时B.红军到达陕北时C.去重庆谈判时D.政协会议召开时8.“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A.《双十协定》的签订,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9.在渣滓洞监狱,革命烈士写下的《黑牢诗篇》体现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革命者们坚贞不屈的斗志和坚毅顽强的精神。《黑牢诗篇》的作者是()A.陈然B.江竹筠C.王朴D.蔡梦慰1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A.全面内战爆发B.战略进攻开始C.战略决战到来D.渡江战役开始11.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其领导人是()A.毛泽东、彭德怀B.陈毅、粟裕C.刘伯承、邓小平D.贺龙、林彪12.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___的序幕()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反攻D.战略决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3/813.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14.如图为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与蒋介石的合影。此次谈判,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的地点是()A.桂园B.较场口C.林园D.沧白堂15.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4/81919~1927年开天辟地,北伐凯歌1927~11937年星火燎原,万里长征1931~1945年团结抗战,驱逐日寇1945~1949年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17.“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8.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19.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5/820.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A.开辟了晋翼鲁豫根据地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二.填空1.如图历史事件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错误:理由:.2.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守转入战略决战。错误:理由:、3.1945年的重庆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22万人大举进攻,接着向其他解放区发起进攻,内战全面爆发。5.解放战争初期,西北人民解放军在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在、羊马河、、沙家店等地歼敌2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的重点进攻。6.1947年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歼敌100多万人,敌我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6月底,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纵深地区建立根据地。7.国共重庆谈判后签署了,又称《双十协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6/88.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显示了蒋介石对国内和平的诚意.(判断对错)9.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的开始.判断:改正:.10.挺进大别山标志着我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三.材料题1.以史为鉴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判断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文中的“陪都”指哪里?(2)从材料看,他显得“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毛泽东明知这是阴谋,为什么还要前往?(4)谈判最后的结果如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7/8(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什么时期以来?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材料一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分别是指哪一段革命历史时期?(2)“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是指何年的什么历史事件?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三年以来”中的“三年”是指什么历史时期?(2)“三十年以来”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以来?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23.内战爆发》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8/8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积极防御战略,主动撤离一些城市和地方,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经过八个月的作战,歼敌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在重点进攻中,我军主动撤离延安,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材料二:对这一军事行动,美国人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道:“我阅历过多次战争,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抢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1)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发生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2)材料二中,美国人杰克•贝尔登和毛泽东两个人都生动地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从上述材料中分析,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战略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