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周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不仅加速了全球信息化的进程,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并将其巧妙运用,成为我思考的新方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更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能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探究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而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就是我们的好帮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学生对于分数是第一次接触,分数又是比较抽象的数,这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一对双胞胎去保罗大叔店点了一份披萨,那么他们该如何分?接着多媒体动画演示分披萨的过程,首先设计成随意分,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后,再平均分成2份,由此引出一半披萨就是二分之一。这种用动画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分数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理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现实情况的制约,仅凭教师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描述,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学生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综合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关键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遇到图形结合的问题,使用多媒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和亲身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的探究活动将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QQ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他们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学生自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了,这既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本身,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彻底明白。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与现今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的速度深深地制约着课堂信息量,使之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首先,它展示教学素材的速度特别快,只需要用键盘或鼠标简单地操作几下,就能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从而节省了大量板书和擦拭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它显示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量大,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众所周知,我们上数学课总是离不开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完成了。这既减轻了老师负担,加快了课堂节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还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是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