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课堂管理行为下课堂教学诊断的实践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精细化课堂管理行为下“课堂教学诊断”的实践研究内容提要:“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就是要将管理纳入到能够影响师生课堂效率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它表现为在课堂管理活动中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率所付出的努力和活动。“课堂教学诊断”是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它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客观地诊断、评价课堂教学。我们根据本校校情,主要通过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进行精细诊断,采用多种诊断方式进行比较全方位诊断,形成科学的诊断策略,保证诊断的准确、科学与客观,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现教学活动中设计与实施的合理部分,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症结,为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本质、推动先进的教育理念向行为转化、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精细化课堂管理行为下“课堂教学诊断”的实践研究“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就是要将管理纳入到能够影响师生课堂效率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它表现为在课堂管理活动中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率所付出的努力和活动。“课堂教学诊断”,意在通过评价者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活动、2表现、情感、态度)、听(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发言和由此反映的思维状况)、问(课前课后对教师与学生访谈,了解其执教意图与学生内心的感受)等手段,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究发现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开出“诊治良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精细化课堂管理行为下的“课堂教学诊断”追求的是更周密、更精细、更互动交流、更准确的诊断。通过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帮助被诊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课堂,找到问题,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自我研究能力。又提醒“诊断者”——课堂教学指导者,不断深入学习和内化理解课程改革,并将内化的先进理念转换给“被诊断者”,帮助引领其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诊断过程同时促进了双方的专业水平发展;另一方面,在不断“诊治”过程中,课堂减少了“无效教学”,不断促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让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尊严、智慧、生命,并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发展学生的身心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石,真正达到学校倡导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服务质量文化目标。一、进行多方位诊断,形成科学诊断策略“课堂教学诊断”是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客观地诊断、评价课堂教学。我们主要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进行精细诊断,采用多种诊断方式进行比较全方位诊断,保证诊断的准确、科学与客观,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1、做好课堂教学诊断的前期准备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诊断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依赖于教师扎实的学科知识,系统的教学理论,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3和科学的先进的诊断依据、设备。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课堂教学诊断的重点及观察点、观察指标和方法。因此,教师们首先必须学习内化“二期课改”精神及课程标准,不断用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指标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指导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诊断能力。其次,要准备相关的诊断指标及设备,进行科学测量评估。为了做足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二期课改”精神,组织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的学习与考试,督促教师始终把“课标”、“学科目标”放心中。作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学校积极倡导“新基础教育”中的先进科学理念,并用其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指标来衡量课堂成效,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也记录下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设置好观察点。由于理论的充实支撑,“课标”的了然于胸,教师们自然养成了常用这些科学的标准来检验自己教学准备的习惯。从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补充与调整,力求从“源头”上消除“无效教学”。通过这些准备,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原来的相比,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的上更注重课外的拓展,教学的目标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三维目标”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理念的超前,势必也带动了教学行为的超前,带动课堂效率的提高。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诊断(1)采用多样的诊断形式。我们通过采用听课诊断法、案例诊断法、备课、作业诊断法及学生访谈法等多种诊断方法,这样就比较全面、客观、细致地了解情况,掌握诊断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小潘老师设计的音乐课,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形体教学来达到辅助音乐教学4的目的。从理念上来看比较新,从教案的设计上看,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通过听课就发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她的形体教学在课中只是“过过场”的,并未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操作严重脱节。于是通过对其的课堂教学诊断,进行了调整。在“重建课”上,她比较好地借助形体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节奏、旋律线等音乐知识技能,真正达到了形体教学辅助音乐教学的目的。又如:小程老师的英语学科带班质量与平行班有差异,我们一方面进行课堂诊断,一方面通过对她布置及批改的学生作业进行诊断,发现导致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课后作业的批改不认真,对学生错题没有及时纠错。当这些问题改进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质量状况有所好转。再如: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二(3)的语文作业多而机械,原因是老教师陶老师过于担心学生基础知识的遗忘。于是,我们对其进行教学诊断,帮助她从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做起,要求作业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同时要求其所在的备课组一同实行“精细化作业设计”的资源共享与同步操作,有效地改变了这一问题。(2)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诊断。不同需求的诊断,需要的诊断内容也就不同。有对目标式诊断、主题式诊断和综合性诊断、分类性诊断相结合的不同内容的诊断,使每次诊断的目的性更明确,重点更突出。面对教师群体之间教学经验能力、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或共性问题及呈现的不同教学问题,我们按不同的需求进行诊断。例如:小华老师的语文课上到最后常出现偏离课文中心的现象。通过诊断,发现她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在把握上有偏差,导致后面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上也有偏差。5因此,我们对她进行了目标式诊断。通过“师徒带教”形式,帮助她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达到把握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诊断带教,她成长很快。如今,放手后的她在把握教材上已不成问题了,一学期来,已上研讨课16节,初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又如:针对我校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能力薄弱,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主题式诊断,提出了“如何在语文课上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实处”的专题研究和中、高年级的语文“双案”教学研究,使语文教师达成共识,除了在课堂上要体现本学科的学科价值外,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同样,在数学教师中开展了“课堂多元化评价”和“数学结构教学法”的主题研究。在英语教师中开展了“英语档案夹”的推广应用研究。采用这样分类性诊断和主题性诊断相结合的方法,既有效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诊断,提高了教学质量。(3)抓住不同时段的诊断。诊断可以在课前进行预设和诊断,如何做到精细化,要尽可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中;诊断也可以是在教学现场,对应急问题及时干预诊断;诊断还可以是在课后,课后的跟踪研究,以便更明确地诊断课堂上解决了什么问题,总结其成功与问题处,以便重建。例如:在听小华老师的随堂课时,当发现教师学法指导不到位,学生不能正确掌握时,我们马上采取当场干预诊断方法,带教老师上场进行示范引领,使这位青年教师看了频频点头,并要求师傅再引领示范下一知识点的教学。(4)采取科学公正态度进行诊断。诊断者在诊断中首先要尊重被诊6断者,其次要全面了解被诊断者的设计意图,全面了解全过程。设身处地站在被诊断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诊断与评价,诊断者才会真心接受建议。3、重视诊断过程资料积累诊断的过程也是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其中一定饱含了研究者们的心血、智慧与经验,一定包括了许多丰富的个案,一定也探索出一些课堂诊断的策略。这些研究资料既能为研究们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存在相似课堂问题的执教者提供经验帮助,少走弯路。目前我们也积累了一些诊断过程的资料,有“反思重建月”活动中的反思重建教学设计,有共同研究探讨的教学活动记录,有进行“无效教学”归因的调查资料,有“精细化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及“课堂教学感悟”等相关反思诊断内容。二、关注“课堂教学诊断”,激活师生课堂生命力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中我们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的,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诊断正是关注了课堂,关注到每个师生,抓住了这一个个教学细节,才激活了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每堂经过研究诊断过的优质课里,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地运用,多功能地协调,“立体式”地渗透。而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与学生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资源,在互动中动态7发展,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灵动的世界。例如:张老师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与诊断,她的每堂英语课上都是那样的有活力。她运用“任务型驱动”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带有一个小小的任务,以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就以上shoping一课为例:课前,她首先让学生用英语设计好购物清单,课上学生通过英语情景对话和模拟演示,完成购物任务。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到了许多物品的英语单词,又达到了生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获得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相关英语知识、文化、技能等,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层层相扣,注重学生的“习得”过程。拓展部分也很好的把握了深度与广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她带班教学质量一直遥遥领先。三、凭借“课堂教学诊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诊断”是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诊断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现教学活动中设计与实施的合理部分,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症结,为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本质、推动先进的教育理念向行为转化、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课堂教学诊断”培养了教师自我诊断的能力“精细化课堂教学诊断”既增强了被诊断者自我诊断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诊断者诊断他人的能力。因为被诊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纵向反思和对照他人的经验、理论的横向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研究,培养自我反思与诊断的能力。而诊断老师面对的每8一次课堂都是动态的,多变的,面对问题也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她自身也不断地自觉研究总结前期的诊断效果与方法,或寻求更佳的诊断方案,同样也提升了她自我的诊断能力和诊断他人的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开展的“精细化课堂教学感悟”中,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直面剖析:刘美芬老师提出的无效归因是“教师设计教案时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整堂课的内容安排”,由此,她提出了这样的改进策略: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合理且有弹性,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以便作出及时的回应和恰当的评价,形成深入学习的方案或问题,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张玉蓉老师也谈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仅停留在教教材的圈子里,缺少课外拓展,课外信息量少,造成课堂教学无效。”在设想改进策略时,提出了“课前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包括开放式的作业等。”提出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无效的还有庞晓华老师,她的对策是: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缺补情况了然于胸。顾卫华老师针对自己的一堂研讨课进行了剖析,觉得自己在备课中忽视了许多细节的问题,例如“场地的安排设计不合理导致对学生调整的失控,评价过于肤浅,没有点出学生身上可让大家效仿的具体内容。”邬丽霞老师也谈到了课堂评价引导,她改进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