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报告人刘齐煌一、关于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性质2、课程标准的内容3、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1、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标准》是政府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管理教学的文件,无论是编写者、执教者、命题者或学习者都要遵循,这就是依法治编、依法治教,依法治考,依法治学。《课程标准》是唯一的教学大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基石。2、课程标准的内容(1)课程定位(2)课程理念(3)课程目标(4)课程框架(5)课程内容和要求(6)实施意见3、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评价”——该词最早出于900年前的北宋,《宋史•戚同文传》有“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之说。“评价”——判定人和事物的价值,或者说对人和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和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应手段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3、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准绳。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指标、标准等都应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1、价值取向:继承与发展、知识与情感、接受与探究、教师与学生、过程与绩效、理论与实践、规范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2、基本认识:依据—————课程标准核心—————教学目标视点—————学生学习归宿—————教学效果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课堂观察1、课堂观察的概念(1)专业活动(2)系统行为(3)研究方法(4)工作流程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课堂观察2、课堂观察的方法——建立观察框架;设计观察点;选用适当的工具,记录观察结果;完成听看、记、想的行为。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课堂观察3、课堂观察重点的选择——课堂教学活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要素诸多。必须从各种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元素作为观察重点。观察重点必须是显性的、可考察的、可记录的、对评价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3、师生表现4、教学效果1、教学目标(1)全面性(2)规范性(3)微观性(4)操作性2、教学过程(1)结构合理(2)张弛有序(3)方法得当(4)重点突出(5)亮点闪光3、师生表现教师:教学理念、学科基础、教学技能、人格魅力、个人特色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活动质量、自主表现、学习方式4、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课堂教学评价的步骤1、设计评价方案2、构建评价框架3、组织评价活动4、决定评价结果1、设计评价方案(1)为何评(2)评什么(3)谁来评(4)怎样评2、构建评价框架(1)制定评价指标(2)选择观察重点(3)确立评价标准(4)制作评价量表《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的实践研究》主编:桑嫣副主编:严明朱臻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新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察点评价标准说明权重分数项目得分教学目标204个5个7条4项教学过程405个8个8条5项师生行为20教师3个4个4条3项学生2个2个2条2项教学效果201个3个3条3项新框架的观察点共22个观察点。例:教学过程的观察点——结构(环节内容、环节关系)策略(教的策略、学的策略)重难点(内容确定、解决方案)时空(安排设置)特色(创新独特)新框架的评价标准(例)观察点评价标准环节内容环节内容科学、合理、实在。环节关系教学环节的展开清晰有序、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的策略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的策略学生能自觉运用体现主体地位的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内容确定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重点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难点吻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水平。解决方案方案合理,行之有效,能切实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安排设置多数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环节主次得当,教学高潮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吻合;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比例适当;知识的建立过程与反馈练习的时间分配比例适当。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序,能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反应合理调控教学过程。创新特色教学过程体现创新精神,巧妙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学具有特色,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个性特点。3、组织评价活动确定人员安排分工观察记录评议交流4、决定评价结果(1)个人评分(2)集体合议(3)修定评分(4)计算排序(5)领导审核(6)反馈结果六、评课发言的方法和策略方法——1、分段法:循沿线索,逐段展开2、分层法:列举提纲,分层剖析3、点睛法:抓住关键,重点点评六、评课发言的方法和策略策略——1、树立信心,克服通病(复述过程、照本宣科、言之无物、平铺直叙)2、观点鲜明,材料具体3、突出重点,兼顾一般4、条理清晰,语言精练5、发掘亮点,提出建议6、引经据典,言之成理“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赞可夫“学校教育的一切任务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习惯。”——杜威“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苏霍姆林斯基“不要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而是让教育来适应孩子。”——夸美纽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吕型伟“善教者則不然,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体。”——吕不韦仅是个人体会欢迎批评指正衷心感谢各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