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第一节茅盾生平及小说创作一、茅盾生平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著名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3月,他又与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便同时活跃在文学和革命这两个领域,一面参加新文学的建设,一面从事革命工作。从1922年到1927年,茅盾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同时,又是政坛上最为活跃的文学家。1925年底,当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第二年年初赴粤,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和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在去南昌途中受阻于庐山牯岭。1927年8月,从牯岭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外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他最初的笔名就是矛盾二字(《蚀》原稿署名矛盾,发表前经编辑叶圣陶改为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还出现了一大批类似《幻灭》《动摇》和《追求》的小说,如叶绍钧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在文学史上统称为幻灭小说,此外,还有也以大革命失败为背景,但情绪则以愤激为特点的作品,如将光赤的《菊芬》、《野祭》、《丽莎的哀怨》、《最后的微笑》,巴金的《灭亡》等,在文学史上统称为愤激小说。1928年7月经上海逃亡日本东京,后写有带总结性的文学论文《从牯岭到东京》(发表于1928年10月10日的《小说月报》19卷10期)。文章认为,中国革命离不开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是当时主要的读者,革命文艺应把小资产阶级作为反映对象和服务对象,因此,实事求是地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消极悲观情绪是允许的,不应夸大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回答了创造社、太阳社对《蚀》的批评,并就革命文学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929年,茅盾在日本还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虹》。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3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年为子夜年。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茅盾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1937年8月在上海参与《救亡日报》、《呐喊》等报刊的创办。9月,与巴金主编的《?烽火》创刊。年底离沪去长沙。期间开始创作《第一阶段的故事》。1938年活动于香港、广州。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被选为理事。4月,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同时,在香港编《立报》副刊《言林》。年底远赴新疆。1939年抵疆,在新疆学院任教,后任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理事。1940年1月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协名誉主席,5月到延安,10月到重庆。1941年离开重庆到香港,并发表有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和小说《腐蚀》等。在香港主编的《笔谈》创刊。1942年离开香港到桂林,年底回重庆。在1943-1944年间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篇小说《走上岗位》等。1945年在重庆举办茅盾50寿辰暨创作活动25周年纪念,并发表剧本《清明前后》。1946年去广州,后经香港到上海,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194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又经上海去香港,1948年年底去解放区,并在香港发表小说《锻炼》,1949年2月到北平(北京),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作协主席,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文化部长、《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他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鲁迅和郭沫若等许多新文学作家不同,在学生时代未曾留过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第二,茅盾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在第一个十年时期(或曰新文学初期),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第二个十年(或曰30年代)和第三个十年时期(或曰40年代),他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或曰50年代以后),他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第三,茅盾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十分紧密,1921年,在他登上文坛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位业余的文学家。所以,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可以与中国革命史的学习结合起来。二、茅盾的小说创作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幻灭》(发表于1927年9-10月《小说月报》18卷9-10期)重点描写了以女青年章静在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坎坷生活。静女士是上海S大学的学生,她和同学抱素相爱后,发现抱素是一个军阀的暗探,而且已经有爱人,陷入了悲哀的泥潭。在同学史俊等人的鼓励下,投奔当时革命的圣地汉口,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不久,她又产生幻灭,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换了三次工作,在医院当护士时,遇到一位斯文温雅的北伐军连长强唯力,再一次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愉快的生活。可是好景不常在,强连长又要回军队去了。小说不但写到了雄壮的北伐誓师典礼,而且还写到了刚刚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透过未经世故、富于理想的静女士与看透人生、玩世不恭的慧女士对革命的不同感受,来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特别是他们在革命前夕的亢奋情绪和革命到来时的幻灭心理及其变化。在对慧的描写中,作者借助慧的个人身世和性格历史,真实地展示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把她报复主义的病态心理写得合情合理,具有真实生动的立体感。《动摇》是经过冷静思索,比较有计划写的,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的目的却是要借写武汉政府管辖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是要写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心理状态,他们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期)。《追求》与前两部一样,也是粘着题目写的。本意是要写一群青年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和动摇后,重又燃起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但创作中又听到了许多朋友在左倾盲动路线造成的失败中,莫名其妙地牺牲和被捕,临时改变了计划,写成个个都在追求,然而都失败了。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女青年章秋柳的形象,她竭力想振作起来,改变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灰色生活,但又陷入了追求享乐和肉欲刺激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干脆以自己以前所厌恶的报复主义作为武器。《蚀》三部曲虽然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卷10期),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这又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的创作生涯中具过渡的性质。《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路》和《三人行》写于茅盾回国之后,是他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其中,《三人行》最为典型。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在50年代的《小城春秋》等作品中仍有表现。就在茅盾尚未完全结束《三人行》(写于1931年6月至11月)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写于1931年11月至1932年12月)和随后的《林家铺子》(完成于1932年6月)和农村三部曲(第一部《春蚕》完成于1932年11月),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收集到的素材。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子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