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人文主题】★理想与信念。本单元主要由《古诗三首》(《马师》《石灰吟》《竹石》)《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组成。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人物的品质,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看看他具体说了什么话,做了哪些事,通过分析他的言行就能判断出他的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单元讲述的故事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习作要求】★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确定自己要表达的心愿,并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10.《古诗三首》一、会背《马诗》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千秋。(一)知诗人李贺,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二)看注释:1、燕(yān)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2、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3、何当:何时将要。4、金络(luò)脑:用黄金装饰的马龙头,象征马受重用。(三)解诗意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边塞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任意驰骋,建功立业呢?(四)悟诗情《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诗人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五)推荐阅读《马诗》是李贺创作的组诗,一共有二十三首,本课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我还知道第四首。马诗(其四)【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二、会背《石灰吟》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知诗人:于谦:(1398-1457)明朝爱国诗人。他的诗不事雕琢,朴实遒劲的诗风中贯穿报国爱民的思想以及廉洁坚贞的高尚情操。(二)读准音千锤(chuí)万凿(záo)烈(liè)火焚(fén)烧(三)认清形【凿】要注意下边的里面是“(图1)”,不要写成“羊”。【焚】下部不要写成“大”(四)看注释:①等闲:平常。②浑:全,全然。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五)明诗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炼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六)悟诗情《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七)拓展延伸1、积累雄心壮志的词语壮志凌云鸿鹄之志志在四方志存高远胸怀天下雄心勃勃2、积累含数字的词语千锤万凿三言两语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千军万马千言万语3、积累含近义词的词语粉骨碎身良师益友察言观色聚精会神阴谋诡计真心实意三、会背、会默《竹石》竹石[清]郑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解诗题“竹石”是指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二)知诗人郑夑(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为“扬洲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三)读准音郑燮(xiè)坚劲(jìng)(四)看注释:①【任】任凭②【尔】你(五)明诗意:竹子深深地屹立在青山之中一点也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牢牢地扎在了岩石缝中。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六)悟诗情《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我明白诗人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坚韧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自己正直、刚正不阿的骨气。(七)阅读推荐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八)知识拓展1.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九)写法借鉴: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或某种品格。采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前提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十)写法品评这三首古诗所描写的事物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诗人的志向。《马诗》借马抒发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和《竹石》都表现了诗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坚定信念。(十一)课后习题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点拨:三首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朗读时要注意抓住诗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并注意体会其中隐含的诗人的志向。背诵可以在理解诗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进行。默写《竹石》时,注意正确书写“磨”“劲”“尔”等字。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参考答案: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任意驰骋,建功立业呢?②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参考答案: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参考答案: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参考答案:《马诗》中,诗人抒发了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渴望。《石灰吟》中,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不论遭受多大挫折,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一诗表现出诗人正直倔强的性格和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共同点: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赞颂某种精神或品质,表达了诗人做人的志向和固守的节操。1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资讯助读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收录《李大钊文集》。二、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三、易错音、易错字字音:避免(bì)瞅了瞅(chǒu)苦刑(xíng)字形:【瞅】部首是“目”,不要写成“日”。【哼】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执】的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同音字:xíng判刑形状模型pì偏僻开辟屁股fá步伐竹筏军阀bì避免墙壁和氏璧四、重点字词解释[被难]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含糊]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满脸横肉]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容相貌凶恶。[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机智]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五、词语拓展1.“不~不~”式的词语:不慌不忙不屈不挠不明不白不卑不亢不闻不问不痛不痒2.“一~而~”式的词语:一拥而入一扫而光一概而论一挥而就一哄而散一笑而过3.形容英雄人物的成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光明磊落冲锋陷阵六、课文梳理1.除开头外,本文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回忆李大钊同志被害的全过程。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是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写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感情。七、写法借鉴:前后照应,让文章上下相连、浑然一体。所谓照应,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运用这种写法时要注意前后照应的内容在时间或事情发展的过程上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八、写法品评本文开头交代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写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突出了家人对“1927年4月28日”这个特殊日子的记忆之深。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还有:1.“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看他把书和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句1写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句2交代了父亲这样做的原因,使文章上下相连,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前后照应的写法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题目和内容相照应;②开头和结尾相照应;③情节与情节之间相照应。九、课后练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本文是悼念性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描写李大钊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铿锵有力,读出李大钊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参考答案: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讲了四件事。①李大钊被捕前,形式严峻,仍然坚持革命工作。②李大钊被捕时的情景。③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沉着。④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无比悲痛的情形。我对李大钊在被捕时从容不迫的场景印象最深。尽管敌人十分凶狠残暴,但李大钊沉着冷静,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3.下面的句子描写了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①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又慈祥的脸。参考答案:“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的残酷折磨;“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李大钊对亲人的爱。这句话说明李大钊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②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参考答案:这句话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③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这句话说明李大钊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从容不迫。④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李大钊的处变不惊。4.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文章的开头指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强调了家人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提示:查找资料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浏览、请教父母长辈,还可以参观革命纪念馆等。交流时要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交流的重点是结合革命事迹,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12《为人民服务》课文主题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诗人、书法家。他的主要著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