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规划的概念、特点、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一节城市规划的概念、特点、地位、作用、任务主题词◇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特点◇城市规划的地位◇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概念、特点、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特点: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政府职能。作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综合性、法制性和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和经常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规划队伍建设知识结构地位讲授内容一、城市规划的概念1、国外城市规划的概念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国家资源委员会苏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苏联《城市规划原理》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城市规划即以城市为单位的地区作为对象,按照将来的目标,为使经济、社会活动的以安全、舒适、高效开展,而采用独特的理论从平面上、立体上调整满足各种要求空间,预测确定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和规模,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技术。——日笠端《都市计划》城市规划是“对达成、视线、运营以视线城市政策为目标的城市功能结构、规模、形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技术。”——《都市计划教科书》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二、城市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法制性和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和经常性5、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三、城市规划的地位无论从世界各国,还是从我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来看,城市规划均被视为重要的政府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规划体现了政府指导和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在政府职能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特有的实施管理手段,在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愈益突出的作用。城市规划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的调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城市规划的作用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城市规划;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的城市规划。五、城市规划作的任务1.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2.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1)、深人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3)、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4)、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第二节城市规划体系主题词◇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城市规划体系知识结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技术法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编制开发控制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编制三个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编制提供法定依据。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1、法律法规2、行政法规3、技术法规。二、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城市规划的运作体系包括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两个方面。(一)、规划编制一般可以分成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两个层面,其中实施性发展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因此又称作法定规划。1、战略性发展规划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应对策略,为城市各分区和各系统的实施性规划编制提供指导框架,但其内容比较宏观,不足以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2、实施性发展规划以战略规划为依据,针对城市中的各个分区,制定实施性发展空间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乡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规划镇规划集镇和村庄规划总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分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3、非法定的补充性规划有多种形式,如各类规划研究报告、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开发区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导则和开发要点等,通过政府的通告迅速发布。(二)、开发控制两种基本形式:通则式判例式我国的开发控制基本上属于判例方式。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种基本形制。我国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即: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节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主题词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共同点——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选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不同点两个规划的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有所不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和“面”的关系区与城市规划要相互配合、协调进行,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内容的深入落实与具体化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知识结构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互为依据——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城市规划是“计划”的空间部署由于规划期限不同,城市规划要做出更长远的预测与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二者目标一致——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规划范围、控制层面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总理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一致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规范环境保护行动的筹划,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手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三者层次不同——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讲授内容一、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2、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2)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3)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5)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3、区域规划的作用1)、合理配置生产力,提高布局的经济效益。2)、合理配置城镇居民点体系,提高布局的经济效益。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效益。3、类型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1)城市地区区域规划;(2)工矿地区区域规划;(3)农业地区区域规划;(4)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区域规划;(5)大中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2)按我国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省区、地区和县区三级区域规划。3)按地区开发程度为标志划分:新开发地区规划和已开发地区规划等。4、依据和基本原则1)依据:地区资源条件;地区自然条件;地区技术经济条件;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2)基本原则:全国一盘棋原则;承认和自觉运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国防安全原则。5、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1)、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反之,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从普遍意义上说,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2)、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协同进行。但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的原方案作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基本概念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区域规划确定城市产业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的配置。社会发展规划:人口规划、文化教育规划、劳力结构规划、社会组织发展规划。2、性质任务确定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政策、步骤及目标,提出形体建设规划和生态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理论,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10年和10年以上的长远计划。3、工作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般由部门规划体系和地区的综合规划体系交织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效益、人民生活质量及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4、国民经济的基本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货币表示的,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有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产品,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或其价值。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指标,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而增长。其实物形式是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作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后备等的生产资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