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P5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P5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P7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P8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P8改变课程功能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评价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三)课程结构的重建P9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四)国家课程标准形式:教学大纲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程目标(五)教学过程的改进P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六)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教科书是现阶段课程的核心内容。教科书建设“抓大放小”的原则,“一标多本”,确保教科书的高质量和多样化(七)发展性的课程评价P11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八)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上,改变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通过实行有指导的、逐步的放权,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九)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应该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是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十)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一、新课程的目标P13(一)新课程目标的确定调查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二)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目标幼儿园教育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义务教育P14爱国,优秀传统;法制意识和公德;三观;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知识技能;身心,四有普通高中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行为,如“爱国主义,并自觉维护国家尊严”(三)新课程目标的时代意义P15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了新的界定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二、新课程结构的特点P16(一)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原则均衡性:使所有科目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综合性:综合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分科课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统整选择性:地方和学校有选择地实施国家课程;P17普通高中阶段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定的课程(二)形成了较严密的课程综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新课程总体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三)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造或整合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1-2年级)、综合实践活动(3-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科学(3-9年级)、艺术(1-12年级)、历史与社会(7-9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通用技术(10-12年级)(四)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出三级结构课程的多样化是课程选择性的前提。实现课程多样化的方式:增设大量新的科目;对原有科目进行结构性调整三级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P18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P19一、新课程标准的性质及框架(一)新课程标准的性质1.对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认知、情感、动作技能)2.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要求,不是最高要求3.是进行各项评价的依据(课程质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学习质量)4.隐含着教师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5.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二)新课程标准的框架P201.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内容标准(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语言)4.实施建议5.附录二、新课程标准的陈述制约表述方式的两大因素P20(一)课程标准陈述的基本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2.体验性目标的陈诉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明确安排学生各种表现机会(二)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P21“课程标准”:最早------清朝末年使用;雏形-----清政府举办新型学堂的文件《功课教法》、《学科程度及编制》;1921年民国《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Vs.教学大纲:(一)学科---课程课程既包括学科类课程,也包括非学科类课程课程标准需阐述: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大纲只需阐明:学科性质(二)以教为本---以学为本P22以学为本的体现:课程目标: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内容标准: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课程实施建议:“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三)刚性约束---弹性空间四、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它标志着:1.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2.我国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3.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5.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6.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P24一、三种新的学习方式(一)自主学习特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发展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有情感投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和调适(二)合作学习P25要素:相互支持、承担个人责任、有效沟通、对个人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成效进行评估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发展(三)探究学习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目标: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二、如何在课堂中落实三种新的学习方式P26(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六点)(二)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活P27(三)要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目的: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之按自己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引起、提示、激活、呈现、反馈、迁移教学策略:“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P29一、教学评价(一)从“甄别”走向“发展”理论假设:1.现行教育中存在低效的教学和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2.要使这些不合格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教师进行甄别,实施奖惩甄别性评价---终结性的:目的是通过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检验教师的工作是否合格发展性评价---形成性的:注重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进行评价(二)教学评价的综合框架对教学常规活动进行评价P311.评价标准(多元的,有弹性的)备课、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对学生的评价2.教学评价工具教师自评、教师教学评价(问卷调查、访谈、公开课、检查教学资料)3.收集和分析信息包括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4.对教学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清楚、简练地描述需要改进的要点;改进要点要有针对性;提供相应的目标和方法。(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1.教学目标关注三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全面完整)2.教学内容好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特征: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并结合学生水平,合理确定重难点内容的安排与选择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积极性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3.教学策略与方法P32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差异发展鼓励创新4.教师专业素养课程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范、精炼、简明、生动)人格特征5.教学结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非预期性的教学结果,防范消极的非预期结果二、学习评价P33(一)从“甄别”走向“多元化”传统教学评价:人的智力水平分布呈“钟形曲线”“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二)学习评价的基本内涵1.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包括学科的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2.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P34要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试题必须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评价方法: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4.及时地做出反馈,制定改进计划(三)档案袋评价1.档案袋评价的内涵及特点P35基本特点:基本成分、学生选定、作品的目的性、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进行分析和解释2.目前使用档案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三点)评价形式化;评价目的不明;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3.档案袋评价的标准(六点)目的和任务明确;材料与评价内容相匹配;形式多样化;有学生的自我反思;不能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有评价结果的交流与分享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P37一、什么是课程资源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资源---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等条件性资源---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设备等按空间分布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P38(一)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和发挥效益的水平;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三)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P39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要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一)优先性原则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二)适应性原则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师全体的情况各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4.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8.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9.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P411980s“一纲多本”的教材改革,提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大板块”1990s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引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采用中央集权国家中的分权形式一、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框架(一)国家课程P421.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专门开发;2.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或科目构成;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的课时最多。(二)地方课程1.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2.地方课程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