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1第一章:分散体系1.基本量(1)物质的量浓度C(2)物质的量分数或摩尔分数X(3)质量摩尔浓度b注:b的数值不随温度变化溶剂是水的稀溶液,b0.1mol/kg,b与c数值近似相等2.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质的粒子数(浓度)有关):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具有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的性质(1)蒸气压:(即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蒸发速度和凝聚速度相等,达到动态平衡)①与物质本性有关②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③大多数固体的蒸气压很小蒸气压下降:△pp(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p(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p(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近似的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种类无关)(2)沸点沸点升高(根本原因:蒸气压下降)Tb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2△TbKb只取决于溶剂,而与溶质无关(3)凝固点(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固相蒸气压与液相蒸气压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凝固点下降(根本原因:蒸气压下降)Tf△TfKf只取决于溶剂,而与溶质无关(4)溶液的渗透压(为了保持渗透平衡而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R为气体常量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当水溶液很稀时,则有:注:通过测定溶液的渗透压就可计算所测定的溶质的摩尔质量)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质量作用定律和速率方程(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复杂反应)(2)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为幂的乘积成正比。①对于一般的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定量关系为(k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②对于非基元反应,其反应速率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3注:由实验测得的反应级数与反应式中反应物计量数之和相等时,该反应不一定是基元反应。(如:)(3)反应级数对于速率方程:(k的单位是)浓度指数a或b,分别叫做反应对A或B的级数反应级数:a+b注:有些反应无反应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中浓度与速率的关系不是指数关系,如:)①如果是零级反应②如果是一级反应(4)确定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化学反应速率的速率理论(1)活化能与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能:把反应物分子转变成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m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注:具有各动能值分子的分布情况是由温度决定的3.平衡移动(1)浓度(例3-11)(2)压力(例3-12)(3)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存在下平衡后,再恒温压缩,平衡不移动(4)温度4.平衡常数: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4(1)经验平衡常数Kc(浓度)经验平衡常数Kp压力经验平衡常数(2)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原则:2个方程相加2个方程相减N倍:N次方第四章:物质结构1.四个量子数①主量子数(n):与角量子数(l)决定核外电子能量②角量子数(l):确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形状③磁量子数(m):确定电子云的空间取向④自旋量子数(ms):确定电子运动的自旋方向2.原子核外排布规律(能级交错)(1)三个基本原理①鲍里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②能量最低原理:先低后高③洪特规则:ms相同到ms不同在等价轨道轨道中,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时,原子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2)核外电子排布式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半充满: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5全充满:Fe:3.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周期与能级组一一对应(2)主族:凡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或np能级的元素副族(3)电子层结构与分区s(ns1~2),p(ns2np1~6)区对应主族d((n-1)d1~9ns1~2),ds((n-1)d10ns1~2)区对应过渡元素f对应内过渡元素(4)周期性:第五周期的元素半径十分相似(由于镧系收缩)4.共价键(1)类型以共价单键结合,只能形成键“头碰头”以共价双键或三键结合,其中一个为键,其余为键“肩并肩”(2)键参数①键能:单键双键三键②键长:键长越长,键能越弱③键角④键极性: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引起的5.杂化轨道理论(1)基本要点:①若干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杂化②杂化轨道有利于形成最大程度重叠,形成的化学键更稳定③杂化轨道中不一定有电子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6杂化类型spsp2sp3不等性sp3杂化轨道数2344成键轨道夹角180°120°109°28′(90,109°28′)几何构型直线型正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锥型V型实例中心原子6.分子间作用力(1)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色散力是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非—非有非—极有有极—极有有有(2)氢键:影响:①分子间氢键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熔沸点降低②溶解度增大③黏度增大第五章:化学分析1.准确度和精密度,定义及两者的关系。(1)准确度:表示测定z值(x)与真实值(xT)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E来衡量。①绝对误差E:②相对误差RE(用相对误差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更确切)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7:(2)精密度——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作多次重复测定,求出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表现了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精密度高低用偏差来衡量。①绝对偏差②相对偏差③平均偏差④相对平均偏差⑤标准偏差⑥标准平均偏差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1)系统误差(规律性,重复性,单向性):由于某种固定的或经常性的原因造成的误差。理论上可测定,也可称为可测误差。①方法误差: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引入的误差。如,重量分析中由于沉淀溶解损失而产生的误差;滴定误差。②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的误差。③试剂误差④主观误差。(2)偶然误差(对称性,抵偿性,有限性):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也可称为不定误差。①外界因素的变化②个人判别失误③工作失误:不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不干净,加错试剂,溶液溅出,记录及计算失误注: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3)系统误差的减免(最好的方法是做对照实验):①方法误差——对照实验。②试剂误差及溶液对仪器的侵蚀——空白实验。③仪器误差——校正仪器、外检。④操作误差——内检。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8⑤减小测量误差(使相对误差<0.1%):称样量≥0.2g,试剂用量≥20mL(4)偶然误差的减免——(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总结: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准确度:系统误差决定,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确度:偶然误差决定,表示测量结果的重要性3.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和差: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标准;乘除:有效位数最少的为标准4.滴定分析(1)滴定度:例5-8(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标定①直接配制法基准物质:②间接配制法: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的标定注:标定一般要求进行3到4次平行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0.2%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理论篇)1.酸碱质子理论(1)共轭酸碱关系:KaKb=KW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9如果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如果碱的碱性越强,其共轭酸的酸性越弱(2)水:在酸的解离中,水起碱的作用;在碱的解离中,水起酸的作用2.缓冲溶液(一般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具有抗稀释作用)(1)溶液的pH值变化主要由缓冲比决定(2)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①缓冲容量与缓冲组分的总浓度及缓冲比有关缓冲组分的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当,缓冲容量最大,此时pH=②缓冲有效范围pH=pKa(共轭酸)士1,指示剂的选择条件是变色范围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3.酸碱指示剂(1)变色范围①指示剂的转变完全由决定②pH=pKa(共轭酸)士1(理论变色范围)。这个范围内溶液的颜色称为过渡色。(2)影响变色范围:温度用量变色方向(3)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互补,使变色范围变窄4.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滴定方法①直接滴定法②返滴定法:④间接滴定法:(2)强酸强碱相互滴定①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决定指示剂的选择②滴定突跃范围取决于酸碱的浓度(每增大或降低十倍,其突跃范围就增加或减少2个pH单位)(3)强碱滴定一元弱酸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10pH计算①滴定前②滴定开始至滴定终点③化学计量点④化学计量点后(pH由溶液中强碱决定)滴定突跃①强碱滴定弱酸的突跃范围比滴定同样的强酸的突跃范围小得多②受Ka和浓度的影响(正比)③突跃范围必须在0.3个pH单位上,人们才能准确通过观察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滴定终点要有0.3个pH单位的突跃,必须caKa≥(如)(4)多元酸的滴定分析5.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酸标准溶液HCl用无水碳酸钠()及硼砂()作标定碳酸钠:用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硼砂: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方程式:(2)碱标准溶液NaOH用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作标定6.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利用两种指示剂进行连续滴定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11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计算和近似计算)1.溶液中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离解度与离解常数的关系)ca/Ka≥500,即电解质的离解程度很小α=Kb(稀释定律:当浓度越稀时,离解度越大)c02.pH的计算(1)一元弱酸(碱)溶液当(2)多元弱酸(碱)溶液①多元弱酸溶液,若其,则计算的浓度时,可将多元弱酸当做一元弱酸近似处理。当ca/Ka≥500时,可用来计算②对于二元弱酸溶液,酸根离子的浓度近似等于Ka2,而与酸的浓度无关(3)两性物质溶液①含酸式酸根离子的溶液对于这样的两性物质,当溶液浓度不是很稀时②弱酸弱碱盐溶液c(H)Ka1Ka2pH=1/2(pKa1+pKa2)。(4)缓冲溶液pH的计算pHpKa(共轭酸)lgc(共轭酸)c(共轭碱)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12第七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分析法1.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1)Ksp值可以实验测定,也可以用热力学函数计算(2)Ksp与s的换算(3)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2.溶度积规则(1)当Q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2)当Q=Ksp时,溶液饱和,沉淀溶解处于动态平衡;(3)当QKsp时,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影响不大)4.计算一般情况下,只要溶液中被沉淀的离子不超过0.00001mol/L,即认为这种离子沉淀完全了。(1)加入沉淀剂(2)控制溶液酸度具体计算见书上例题第九章: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内界的命名配位体数(用一,二,三等数字表示)——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中心离子氧化值(用罗马数字表示)2.配位体的命名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13(1)先阴后中(2)先无后有(3)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中的顺序排列(4)同类配体的配位原子相同,则含原子少的排在前(5)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数也相同,则按在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中的顺序排列。3.配合物的命名注:第十一章:分光光度法1.A=-lgT=kcb2.摩尔吸光系数当c用g/L表示时,常数k用a表示,称为吸光系数,单位是L·g-1·cm-1当c用mol/L表示时,常数k用ε表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是L·mol-1·cm-1两者关系是ε=Ma注:ε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ε越大,表示吸光物质对此波长光的吸收程度越大,显色越灵敏3.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物理原因:非单色光化学原因:介质不均匀;溶液发生化学反应4.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对照法,吸光系数法标准对照法:5.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酸度、温度、时间等因素。6.吸光度最佳范围A:0.2~0.8或者T: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