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写字过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写字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写字过程汉字是世界文字中独一无二的方块文字,汉字富于神韵,讲究形体美,气质美。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些汉字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小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兴趣和能力将影响他一生的学习,所以,教师有责任也必须引导小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规范。《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即关注书写姿势的养成,说些心里的培养,以及写过程的整合。”一、关注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培养过程引导学生从一开始练习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三正”、“三一”的书写姿势是传统写字教学和现行写字教学相结合的结晶。“三正”指导“身正、纸正、笔正”,“三一”即“胸离桌一拳、眼距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尺、对书写姿势的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编成顺口留,让学生熟记于心,以便其在写字时成为自觉行动。如《写字姿势歌》:“你拍一,我拍一,读书写字有规矩。胸桌一拳身坐正,眼于纸本一尺距,左按书本右提笔,手指笔尖一寸许。三正、三一、是规范,工整、美观我第一。”小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时,在课堂中间休息时,自觉不自觉地就边做运动边背顺口溜,这样再有形与无形之中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姿势,陶治了学生的心智,是指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二、关注学生书写的心理过程汉字是一种形体优美的文字,书写时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实践证明,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它要求写字者神情专注,注意力集中。培育学生的写字的注意力,要引导学生做到“静心、专心、细心”。屏息凝视、神情专注是写好字的前提,这已被无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实践所证明。现在,不少学生写字,总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定,其突出表现是在做家庭作业时,眼盯着电视画面,右手却在飞龙走凤。结果笔笔飘忽纸上,笔笔虚发,写的字圆不圆、方不方,失却了方块汉字那应有的工整、规范,其原因就是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有效注意时间短,不能自我约束作到“静心、专心、细心”。作为老师对这种现象就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努力作到静心、专心、细心。静心—心神平静,即写字时要坐端正,凝神净气,把全部心思都用到写字上。不少学生写字,总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定,写字时手中笔飘移在纸上,缺乏力量,缺少底气。其原因就是写字时没有“静”下心来。静心就是心止如水、心无旁鹜。要使学生真正在写字时静下心来,教师既可以由要求学生由坐姿端正到屏息凝视训练开去,还可以察颜观色对个别学生进行扶正;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一方面训练学生由动到静的速度,一方面训练学生保持有效注意的时限。专心—精力集中,即写字时要心无旁骛,笔无虚发,把所有神情都凝聚于笔端。爱说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要他们“稳”坐写字,难以做到。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采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写字活动中来;一方面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写字方法,领悟写字规律,在写字过程中不断体验写字成功的快乐。专心。“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由此足见专心对成就某项工作的重要性。爱说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既不能采用“你坐好”、“坚持住”、“不许乱动”等高压方式,泯灭孩子的天性,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教师应该经常性地通过讲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学生身边的闪光点等灵活的方法,训练、鼓励学生逐渐养成做事专一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把学生的精力全部吸引到写字活动中,辅之以班级赛、小组赛、同桌赛、个人(写字前后)赛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写字中产生快乐感、成功感。细心—要使学生在“细”上见功夫。教师一要从写字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宁慢勿快,使学生头脑中具有“慢工出巧匠”的意识,一旦小学生练就了过硬的书写能力后,快乐就在其中了。二是引导学生养成一看、二悟、三动笔的习惯。用心细密,即写字时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一笔一划之间,小学生写字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粗心大意,写字时看不细、写不细,点捺不分,横提无别,时常出现多笔少笔现象。例如有些学生初写“切”时,粗略视之,就动笔写,结果把“刀”写成“力”。一开始我没有进一步要求去细看细写,而主观作出所谓的辨别指导,向学生反复强调“不要把‘刀’写成‘力’。”不强调还好,一强调倒把学生搞糊涂了。实际上,只要让学生养成细看细写的习惯,写错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的。细心就是小心谨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书写一笔一画之中。二是引导学生养成一看、二悟、三动笔的习惯:一看就是看例字的整体布局、点画的安排;1、观察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同种笔画的写法是不相同的。如有长点、短点、侧点、左点、又点之分,横有长横、短横、平横、斜横之别。类似这样细微的差异及变化,不让学生去细致地观察、辨别,学生怎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呢?2、观察部件。汉字中许多独体字作为部件组合到合体字中时,其中的有些笔画要发生变化。如“女”字作部件,末笔的“横”要变作“提”;“木”作左偏旁时,“捺”要变“点”。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仔细观察,准确把握,学生才能把字写对、写好。3、观察结构。每次写字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再动笔写。在田字格中写字,先让学生准确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例的情况,并在心中形成心理图式后,再试写、练写。二悟就是在头脑中积极地产生例字书写的影象;三再动笔书写并争取一次把字写得正确、规范。三、关注学生学习书写汉字过程的整合新课标要求写字教学要遵循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要按照练习执笔、练习基本笔画,进而了解基本结构的程序进行写字教学:①关注执笔练习的过程。学生只有执笔正确,才能把汉字书写工整、规范。但是正确的执笔姿势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且保持长久的,需要老师、家长长时间的扶正。②注重示范、模仿过程的整合。一般成人认为汉字不就是6种基本笔画和20多种复合笔画吗,十分简单,一学就会。其实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特别新奇的世界。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生硬地灌输,一定会挫伤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何况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这些基本笔画派生出来的许多不同的笔画形态和写法,因此只有设计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通过示范、模仿并辅之以一定的师生的肢体动作,才能使学生学得生动,写得准确。如对“一”这一基本笔画的教学,教师在黑板演示、示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用手指在桌子上进行模仿,反复几次后,同桌、小组之间还要进行说写对练,然后再让学生在本子上书写;教学基本笔画时还要与巩固以前认识的汉字相穿插,辅之以“书空”、猜谜语等形式进行巩固性练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③注重观察、比较的学习过程的整合。大量的汉字是由许多独体字作为部件组合到合体字中的,在组合过程中独体字的某些基本笔画会发生变化。如“人”作为部件时,第一笔“丿”变成了“/”第二笔“??”变成了“丨”;“木”作左偏旁时,第四笔“??”变成了“丶”,凡此种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比较、讨论,让学生在猜猜、说说中自主地发现它们的异同,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认、写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汉字的笔画、笔顺以及整体结构。关注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养成过程,关注学生书写的心理过程,关注学生学习书写汉字过程的整合,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不仅会使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工整的汉字,而且会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写字教学中注意评价1、对话法。师生对话,面批写字作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对话时,教师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者的语言指导、直观示范对受教育者在感知、理解、巩固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2、批语法。我认为,批阅小学生写字作业不必分等级,而代之以批语。首先,传统的“圈红圈”的评价方法可以古为今用,比如,部分笔画好的打小圈,整个字好的画大圈,特别好的勾双圈,用圈圈的符号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3、展示法。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竞争、奋发学写字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办好班内的作业展览栏,是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业上了展览栏,大家指指点点,比比划划,很感兴趣,写好字的愿望都会增强。五、写字教学要重视养成教育1、养成正确书写姿势。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以正确的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对学生书写姿势严格要求,直至形成良好习惯。2、养成整洁的习惯。整洁不仅仅指作品的整洁,还包括书写工具以及书写者自身的整洁。写字教学要体现审美教育,不仅要重视书写成果,而且要重视书写的过程,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3、养成“天天练”的习惯。仅靠一周一节的写字课,学生是不可能写好字的。字须天天练,才能形成技能,才能熟能生巧。“天天练”也是意志的磨砺。4、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一种书写。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自觉练字的习惯。这时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日常书写与练字的关系,并注意经常示范,采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总之,“好习惯终生受益。”学生有了书写的兴趣,良好的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写字水平和文化品位,对他们健康成长,都将产生不可轻视的作用。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