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第一课时主备人:张三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自由读文,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及传唱背景,以及它被选为国歌的经过。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导1、同学们都参加过升旗仪式,你能说出升旗仪式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吗?2、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全体欣赏、跟唱,唱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3、出示课题,“最强音”指的是什么意思?二、学(一)初读课文,学会认字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去解决,并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各自练读、同桌互读。3、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困难,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通课文。4、检查学习情况。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同学们领读两遍呢?当然也有要求:普通话要标准,声音一定要洪亮。(1)出示生字:奴、隶、剧、谱、迫、概豪、占、词、振、弹、尤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来评价!在这些生字中有哪些较难读的字,你有什么好的认字方法?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教师可以随即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重点指导“概”与“慨”、“豪”与“毫”、“迫”与“拍”、“谱”与“普”等形近字的区别。有一个独体字为“尤”,掌握多音字“弹”,帮助学生理解字意。(2)齐读词语:“魔爪、自豪、油然而生、倾注、高昂激越、居安思危、勇往直前、警钟长鸣”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把自己理解的词语说一说。(能做到联系语境解释即可)(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2、指导朗读、入境融情(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2)指名朗读,分组齐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3)说一说你读了课文,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传唱和被定为国歌的过程吗?(5)最后,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义勇军进行曲》有着怎样的社会价值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归纳提示教师小结: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传唱、定为国歌的整个过程,这也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课文以抒情议论开头(前两个自然段),又以抒情议论结尾(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我们的国歌它激昂、伟大同时又具有柔情的的一面。(三)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初步了解了《义勇军进行曲》从创作到被定为国歌的过程,那为什么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下节课,我们再来共同学习吧!三、检见课堂检测单四、拓课下搜集聂耳、田汉以及电影《风云儿女》的相关资料,作一下适当的了解。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性的记叙文,介绍了一首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歌曲的特点,产生的历史作用,以及被定为国歌的历史、现实原因。因为是史料性质的文章,不允许夸张和渲染,但作为中国人,本文作者是怀着对词作者、曲作者的缅怀敬仰之情写作的,所以本文有强烈的抒情性。例如,以《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开头,不但引出了本文介绍的对象——《义勇军进行曲》,还利用歌词把读者带进了中华民族正处于民族危亡的激烈动荡的时代,而且突出了中华民族最强音的主题。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具准备:教师: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及歌词,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生字词语卡片四、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诞生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传唱定为国歌教学反思: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第二课时主备人:张三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实意义。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这歌声,每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同学们猜猜“这歌声”是哪一首歌?这是我们文章中的第一段话,也是我此时此刻想与同学们共同来分享的一段话,让我们唱起国歌一同进入今天的主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二、学一、精读课文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我们仿照第一自然段,“无论......只要......都......。”要求学生用这个句式来说一句话。要求句子连贯,语意完整。(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3、同学们请看:出示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1931年9月18日,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踏上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从此,国土沦陷,人民被迫流离失所,悲惨度日。但这并没能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他们又把魔爪伸向了我国的华北,妄想吞并全中国,一时间,“赶跑侵略军”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义勇军们纷纷扛枪上战场,戏剧家田汉也拿起了手中的笔偷偷在香烟盒上,写下了这样的战斗诗篇。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师:那么此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战斗号角。4、读自己想读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听到了什么?5、我们一起来讨论:当聂耳看到这来之不易的歌词时,他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们通过文中的一些词可以看出来:“极大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倾注”小组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点评二、自读自悟,入境融情1、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2、齐读最后一小节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3、如果让同学们重新选定一首国歌,你还会不会选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说出你的理由。而周总理及爱国人士当他们面临这种抉择时他们又是怎么做的?4、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5、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三、小结: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华人民的斗志,唱出来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热爱祖国,茁壮成长,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三、检(见课堂检测单)四、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体会呢?就你的所思所想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实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表现出作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整篇文章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着一幅幅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课文中不少词语是比喻义:“血肉”比喻中国人民的生命,表达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甘愿献出生命的决心。“长城”比喻团结抗日的阵线,长城不到,中国人民抗战的力量不可战胜。“警钟长鸣”比喻时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国歌的创作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2、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引出歌曲谱写民族之声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过程传唱(国内、海外)时代最强音定为国歌现实意义教学反思:课题:《月光曲》第一课时主备人:张三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认字8个,写字7个,自主积累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同学们都喜欢听音乐吗?美好的音乐就像淙淙的流水,清凉舒适;又似温暖的春风,给你带来新的气息......上一课我们就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感受到了它的激昂与振奋人心,今天来听一首美妙的乐曲——《月光曲》。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二、学(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不懂的地方,各自练读,同伴互读。要读准字音,注意字形。2、你们把课文读通、读熟了吗?老师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谱写驻足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入场券恬静水天相接谁来当一下小老师,给大家领读两遍?老师重点指导:“卷”与“券”、“键”与“健”“凶”与“汹”、“祥”与“详”等形近字区别,要提醒同学们多注意,虽然有些字词已经练过,但还要继续练习组词,老师并巡回指导。分小组齐读词语,比赛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流利。师:今天,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智慧之门,倾听美妙的《月光曲》吧!(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评议。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欣赏。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4、这篇课文是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来记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1)学生自学(2)交流发生:(2-3)听曲发展:(4-6)弹奏高潮:(7-10)创作结束:(11)谱曲5、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就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课文。在品读的过程中画出自己的段落,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来提出你的问题,大家共同来将解决。(1)简单介绍著名的《月光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2)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或是段落吗?(3)为什么贝多芬推开门就发现钢琴前做的是一位盲姑娘?大家展开想象,畅所欲言。(三)总结收获这节课我们对《月光曲》的创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学到了很多的生字新词,快把它们放入你知识的宝库!三、检见课堂检测单四、拓课下搜集有关月亮的乐曲或者古诗句。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月光曲》。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记叙的(分为: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二、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2、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情,想象描绘的景象,体会音乐的魅力。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月光曲》及其贝多芬的名曲四、板书设计月光曲听曲——发生月光曲弹奏——发展创作——高潮谱曲——结束教学反思:课题:《月光曲》第二课时主备人:张三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教学目标:1、抓住环境特点,想象描写的景象,理解《月光曲》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2、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描写的景象,感受音乐的美妙。3、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一、导出示贝多芬画像,他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贝多芬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的音乐真正为穷人造了福,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月光曲》去看一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是怎样做到用音乐为穷人造福的。二、学(一)、细读感悟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1.贝多芬为什么会给盲姑娘弹琴?2.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奏了一曲呢?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思考,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感3.学生交流(1)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爱感动。抓两个重点:一是姑娘双目失明还学习弹钢琴;二是从她说的话中体会。感受内心:贝多芬此时是怎么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