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城市总体规划(1)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城市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应突出综合性、政策性、超前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城市总体规划一方面解决着城市发展的技术性问题,另一方面还传接着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并且这种传接过程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划应该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1.1国家政策和宏观背景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制和实施,做到依法规划;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也必须考虑及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切实落实国家方针政策,行业规范和地方实施细则的指导意义。1.1.1国家政策和部门法规体系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1.国家政策1)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背景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2)国家产业背景国家产业政策1990年以来集中在6个方面: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二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三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四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六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优化产业组织结构3)国家经济政策背景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消费结构升级、宏观调控等4)国家土地政策背景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政策的核心。正确处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近期,我国土地政策收紧,对用地审批进行严格审查。此外,国家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农业政策、房改政策等的调整对城市总体规划也存在一定的影响。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3)地方城市规划法《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4)城市规划行政规章《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5)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1.1.2近期大政方针对城市发展的宏观指导1.城市各类开发区的管理规定2003.12.30出台《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通知,“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地发展”2.城市建设中的有关规定和限制2004.2.12发布《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通知中与总体规划有关有两项内容:“一是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各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的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二是规范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规划,原则上,城市游憩广场的规模,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1hm2,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hm2,大城市不得超过3hm2,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hm2;城市主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m,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m,大城市不得超过70m,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主干道确实要超过70m的,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说明。”3.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2003.2.28,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对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要从全局出发,按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确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确定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明确控制的标准和措施,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4.城市规划内容的有关确定2002年8月29日,建设部印发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指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3.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去等相应得保护措施。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包括:1.提出对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意见。2.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的意见。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治理和建设的意见。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1.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分滞洪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2.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用地规模、发展方向等。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城市防灾工程。6.近期建设规划。1.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1.2.1城建部门的要求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的各个方面:1.区域人口和用地指标的协调2.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3.区域环境建设的协调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用地布局方面2.功能分区方面3.市政公共事业方面4.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5.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机制方面1.2.2地方政府的要求地方政府是城市开发的主体,是城市开发的最大获益方,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往往更加强调物质规划和主观规划。1.夸大经济发展首要位置2.迎合领导意识3.过分强调与地方规划设计部门或单位方案结合1.3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特殊性1.3.1审批程序的特殊性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周期长,一方面与规划审批的内容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规划审批制度有关。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不同规划的审批主体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第二十一条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总体规划审批的一般程序:前期工作、申报工作、审查工作和报批工作二城市总体规划程序2.1调研阶段2.1.1项目委托对话1.提出要求,包括:编制、修编和修改三类。其中修编是目前规划市场的主流。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城市发展需求2)行政区划调整3)城市地位变更2.项目接洽,对项目技术深度和收费标准的谈判。1)现场踏勘:包括城市区位、地理特征、城市结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及布局意向。2)广泛交流:通过各种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会议和规划城建专业部门会议)深入了解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资料分析:上版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图精度覆盖范围及测绘时间、地方城市规划的各项成果3.签订合同,项目准备书(P38)、合同书。2.1.2现场踏勘1.现场踏勘1)市域踏勘:各个下辖县、市区城关镇、重点镇和有特色的一半镇的规模、职能、特性、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发展潜力、交通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等内容。2)中心城区踏勘:为绘制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图作准备2.部门访谈1)分类召开座谈会2)部分部门补充访谈3.周边城市调研4.广义资料收集2.1.3基础资料汇总1)电子资料汇总图件和文字,首先明确工作地图、核对坐标系和比例尺,其次建立资料库。2)文字资料汇总将各部门提供的行业资料汇总。3)座谈及访谈笔记汇总座谈会会议录音记录整理纪要,结合访谈撰写总结,作为现状原始素材。2.2初步构思阶段2.2.1现状分析1.绘制现状图通过现场踏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城市建成区用地现状图。2.量化统计分析1)横向分析:一般应用于经济指标分析中,通过对周边城市、同等规模城市或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类似的城市的相同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所规划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2)纵向分析:包括用地数量变化分析、历年经济指标变化分析、历年人口变化分析等内容。3.分类汇总根据项目组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分工汇总一手资料。1)人口与经济类分析:包括财政收入、GDP、人均GDP、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现状产业布局、人口综合增长变化趋势、城市化水平及发展动力。通过分析,掌握城市社会经济基础、实力和发展前景。2)交通类分析:包括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两类。其中对外交通具体包括铁路、公路、民航、航道等现状和规划意向。在市域范围内还要明确公路网结构和大型站场选址。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结构、各项道路指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统计、中药交叉口、各类站场以及加油站、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现状和发展意向。通过交通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3)用地类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建设用地平衡、对照历史形成用地增长模式图,分析城市各类用地投入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系统分析各大类用地的现状问题和规划意图,包括居住用地,工业仓储、绿化、公共设施。4)城市重大近期项目和意向分析:通过座谈和分析了解到的近远期城市意向项目,如行政中心的搬迁、新区开发、工业选址、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初步掌握项目位置、占地规模和启动时间。5)城市市政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城市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供热、环保卫生、综合防灾系统的分析。4.现状分析汇总1)建立用地平衡表根据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分为10大类、46种类、73小类。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划分应以中类为主,部分用地划到小类。2)城市问题小结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和大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更注重解决城市现状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城市现状问题的把握直接影响城市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师一般从经济发展、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矛盾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过各项数字指标,阐明城市现状和发展的重大问题。3)城市规划依据的确定国家的相关政策;地方实施细则或建设部门政策;地方区域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都市圈规划)作为指导性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专项规划成果也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4)规划范围的确定按规划的内容确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整个市域范围城市总体规划工作范围为中心城区战略研究的范围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国、省、周边城市地区。5)规划期限的分解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20年,近期规划一般5年,2005年以前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以15年为周期,即以2010年为近期,以2020年为远期,2020年以后为远景,2005年以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可按20年周期顺延。6)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