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魔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P2402.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P2623.媒介——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影)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如报纸)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传播媒介。P1774.把关——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P1205.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境,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P2436.反馈——(所谓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用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P2477.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墨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P548.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P2109.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P19410.潜网——任何处于稳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P129-13011.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P2031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P8313.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P26614.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P1315.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P152216.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P13617.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的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P6618.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P24219.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及其他,苏联共产主义理论。P130简答1.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P32答:①他是一位“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成果)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而且成功地完成。②为传播学的培养了发展大批人才。③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也起到了一业的作用。2.大众传播的特点?P13答:首先,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其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第三,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第五,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布的。3.传播学诞生的条件?P22答:①从主体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捉前——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②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③可能(学科背景)与需要(媒介背景)的结合。4.新闻与信息的关系?P161答:①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所以我们认为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②另一方3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尽管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但信息的概念要比这大得多,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5.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P239与P251答:①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个时期,即魔弹论;②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为第二个时期;③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到现在为第三个时期。6.巴斯“双重行动模式”?P127答:巴斯在对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之后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7.媒介控制形态?答:①政治控制;②经济控制;③受众控制;④自我控制;⑤文化控制。8.自由主义理论它的基本思想?P133答:①言论自由,即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的权益。②自我修正: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辩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③观点的自由市场,因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9.内容分析法的长处和不足?P90答:与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控制法相比较,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①因为内容分析法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源的特征;②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于报刊、书籍等大多可以从图书馆、资料室得到,因而在研究所需的费用上要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为低。③局限性,最突出的就是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10.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P241答:这主要表现在:①它是一种唯意见的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持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力的选择和使用能力。②它对传播过程作为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接收它”,其间别无他物。11.控制研究的内容?P118答:①是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4②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况,如批判学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在记,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12.大众传播受众的特点?P204答:①广泛性;②混杂性;③分散性;④隐匿性。1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主要的观点?P190-192答:①媒介即讯息;②媒介是人体的延伸;③“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14.知识沟扩大的原因?P290答:(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除此之外,还有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②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③社交范围的差异;④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⑤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在上述无论哪一条,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的状况。15.为什么大众传播反馈总是延迟的?P217答:①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他们难以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同时将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②另一方面,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16.如何正确控制信息流量?P166答:①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②第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论述题:1.议程设置在娱乐引导中所起的作用?P2692.沉默的螺旋假说?3.知识沟理论?4.受众心理?5.人众传播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