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政学--6页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1、市政: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2、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市政的主体——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市政的客体——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的手段——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3、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治安、秩序等多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发挥整体的功能。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6.双重性。既要保证中央的权威和全国的利益,又要代表本市的利益。3、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的科学,即研究城市国家政权机关(权力、行政和司法机关),特别是城市政府机构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4、城市: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5、城市的特点: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2)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6、城市形成的条件城市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而出现的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分离相对立。7、城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古代城市阶段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2)中世纪城市阶段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3)近代城市阶段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4)现代城市阶段(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8、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征:2/6—是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二是初步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三是对城市管理的法律条文开始产生;四是生产以手工业为主,规模小、产量低、生产技术落后;五是城市人口增长总的看很缓慢。9、近代城市所谓近代城市,是指从l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端到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所史时期的城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以蒸汽机发明、生产和推广应用为基础的城市工业迅速崛起,大工业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这就形成了近代城市。10、近代城市的发展特征:一是新产业的出现带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二是近代城市出现了生产力、社会财富、规模企业、人口消费和城市建设规模的高度集中。三是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中心。四是城市的结构趋于合理化,功能趋于多样化,城市经济功能已成为城市结构的主体。五是专业化分工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六是近代城向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对立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激化看城乡之间的矛盾。七是随着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得到明显改善。11、现代城市:现代城市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权机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各种先进的设施来实现对其它地区的统治和联系,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2、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是建立在当代先进科技基础上,具有合理、优化的市政管理体系和城市产业结构,符合同国内外开展广泛经济、文化合作的需要,拥有先进齐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繁荣昌盛的文化教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等。13、人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是指已有城市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或者一种展望,而人口城市化则是全国总人口中现有乡村农业人口的一种发展趋势或者必然走向。人口城市化简称“城市化”或“城镇化”。它是指乡村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非农业人口的过程。14、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农村人口比重减小。2,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和新兴城市的大量出现。3,就业人口比重变化。4,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15、人口城市化的原因:1,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人口剧增。迫使人们生产经营活动向集约化、聚集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利用效率,这就迫使大量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3,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16、人口城市化的形式从世界城市化的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城市化的进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1、集中性城市化形式。亦称点化形式。(社会活动由分散到集中)2、分散性城市化形式。(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外扩散到乡村)17、乡村城市化的趋势(1)乡村城市化:是特指在乡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作用,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型的过程。这是人口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3/6(2)乡村城市化的标志:其一,经济上实现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其二,社会管理上实现高效化。其三,思想观念上实现现代化。其四,居住形式上实现集中化。18、市政体制:是指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责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19、市政体制的内容(1)市建制体制(2)又称城市行政区划体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设市的标准建制市通常称为“市”,建国以来,我国的设市标准作过多次调整。第二、市的行政地位市的行政地位是指在国家的行政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第三、市的设置模式市的设置模式是指建制市设置的空间组织模式。我国当前的城市设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切块设市模式(2)多中心组合模式(3)整县改市模式(4)市领导县的模式20、市管县的弊端:一是多余的环节和抽水机;二是增加了编制和人员;三是地县关系不清。四是增加了行政成本。21、市政职能与政府职能(1)市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城市的体现市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市辖区域内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国家政府职能的有机部分。因此,谈市政职能应弄清什么是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2)市政职能的涵义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2、中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1)规划职能——城市政府制定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蓝图的职能。(2)建设职能——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职能。(3)管理职能——城市政府对城市各项事业进行规划、决策、监督、指挥等,包括决策管理、运营管理、效益管理、法制管理等。22、市政职能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于联系:(1)区别:第一、职能主体不同——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职能的主体是城市。第二、职能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不同——城市职能是自然形成,具有客观性;市政职能带有人的因素,具有主观性。第三、职能的存在与表现形式不同——市政职能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性必须与客观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市政职能必须根据客观存在的城市职能来决定其方向。(2)联系:1、城市职能决定着市场职能的方向;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职能的发挥3、市政职能与城市职能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4/64、城市职能是市政职能产生的前提和依据,它决定并制约着市政职能的方向;5、市政职能则是城市职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它指导并规范着城市职能,制约着它的发挥。23、市政职能的分类(1)按产生的时代划分: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2)按职能的作用方式:消极职能(防御性职能)和积极职能(建设性职能);(3)按职能的服务方向:内向职能和外向职能;内向职能是指对城市政府的运营起支持作用的职能。外向职能是指面向城市社会的职能。(4)按职能作用领域: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25、现代市政职能1、一般职能:是市政管理必须涉及的基本职能,如管理职能、经济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等;2、专业职能:是政府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所履行的专业性职能,如城市的规划、交通管理、土地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职能。26、影响市政职能的因素:(1)市政职能体系取决于城市政府的行政地位我国城市按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四类,即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市、省级市。(2)城市的职能取决于城市的特色与工作重点我国城市的特点较为明显,如工业城市、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等。(3)经济政策的不同也导致市政职能的巨大差异我国的城市按经济政策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和一般城市三种。27、市政过程:是指市政体系中的执政党、国家机构等市政主体围绕城市管里活动的运行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过程。28、我国的市政决策主体在我国最主要的市政决策主体是市委、市人民代表大会、市政府。29、市政府决策的主要形式1、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2、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3、市长办公会议4、专题性会议5、区、县长会议30、市政决策过程常委会的决策程序如下:1.提出议题2.通知会议内容3.讨论议题并作出决定4.决定的实施31、市政的执行过程(1)市政执行: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2)市政执行的五个基本环节:第一、准备阶段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人力的准备;思想动员;物质经费的筹备。第二、市政执行的实施阶段市政执行的发动;市政执行的强化。强化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激励手段)执行过程的协调与控制协调——平衡各方面利益,理顺各方关系,使决策能顺利进行。控制——防止执行结果偏离执行目标,保证目标的实现。5/6第三、市政执行的沟通市政沟通的作用——关系协调、达成共识,实现目标。市政沟通的形式(会议——信息的传递与思想的交流;文件、简报、报表及情况反映;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政策调整32、市政的监督过程:是指各监督主体对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行为与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的监察与督导的过程。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33、市政监督的类型:市政监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市政监督主体有不同的监督方式,综合起来,可以将监督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1)外部监督(1)政党监督。(2)权力监督。(3)司法监督。(4)社会监督。(2)内部监督(1)上级监督。(2)同级之间的监督。(3)下级监督。(4)审计监督。(5)监察监督。34、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35、城市规划特征:(1)政策性——城市规划既关系到城市中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关系到城市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组织,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2)预见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要求。(3)综合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物质要素组成的系统。(4)区域性——因地制宜。36、城市规划的作用:1.从城市建设上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2.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3.促进城市用地和建筑的效益4.保障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水平。37、城市规划制定的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1)整合原则(2)经济原则(3)安全原则(4)社会原则38、城市规划的内容:三种类型: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39、城市规划的程序:(调查、搜集、分析城市基础资料;编制城市规划;审批三个阶段)40、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的现状具体表现在:6/6(1)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不统一,法律规定不明确(2)管理机构和部门不统一,造成各自为政(3)城市基础设施的管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