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规范主要修正内容(程序版_最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3月1.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2.抗规勘误表3.新旧规范含钢量比较目录1.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0)地震作用标准值、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a.地震作用标准值、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地震作用标准值:与设防类别(甲类需要做安评)、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的阻尼、地震的水准(小震、中震、大震)等相关。抗震措施:包含抗震构造措施,且包含构造措施外的抗震等级、内力调整、变形、防震缝宽度、抗震墙间屋盖长宽比等规定。抗震构造措施:6.3-6.7节内容。截面尺寸、与钢筋相关要求、轴压比、长细比、板件宽厚比、连接等内容抗震等级:内力调整用的抗震等级与决定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有可能不同例如:6度区+甲、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提高一度查抗震等级(内力调整)I类场地+丙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降低一度查抗震等级(构造措施)7度半和8度半+III、IV类场地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半度查抗震等级(构造措施)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a.地震作用标准值、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设防类别场地类别区分6(0.06g)7(0.10g)7(0.15g)8(0.20g)8(0.30g)9(0.40g)甲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7788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V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乙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7788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IV设防烈度(构造措施)7889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788999丙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66778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77889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7788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77889I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788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77889IV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78899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77889丁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66778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66778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66778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66778III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66778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66778IV设防烈度(构造措施)666778设防烈度(内力调整)666778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a.地震作用标准值、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1)反应谱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全国2500个抗震设防城镇中设防烈度不变而设计地震分组有变化的城镇有1000多个(占40%以上)。有变化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如下:设计一组改为设计二组:天津、石家庄、福州、郑州、银川、乌鲁木齐设计二组改为设计三组:济南、昆明、兰州、西宁、拉萨、台北设计一组改为设计三组:成都-变化较多的省份:河北:74%山西:55%福建:54%山东:75%河南:45%四川:76%云南:82%西藏:82%陕西:48%甘肃:92%青海:88%宁夏:81%新疆:82%a.设计地震分组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a.设计地震分组的变化-一组变二组,二组变三组,Tg变大-Tg越大,反应谱水平段越大,下降段的谱值越大,地震作用加大,配筋增加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Ⅳ第一组0.200.250.350.450.65第二组0.250.300.400.550.75第三组0.300.350.450.650.90新规范修正内容4场地、地基和基础旧抗规:4.1.6条,四类。新抗规:4.1.6条,四类,且I类分为I1和I0两个亚类。b.建筑场地分类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c.反应谱的计算公式中调整系数的变化(5.1.5条)公式旧规范新规范修订说明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降低了小阻尼2%~3.5%的地震影响系数值,降低最大达18%;阻尼比5%的地震影响系数没变;略微提高了阻尼比6%~10%的地震影响系数值,最大增幅约5%;适当降低了大阻尼20%~30%的地震影响系数值,最大降幅10%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阻尼调整系数63.005.09.032405.002.016.108.005.0120.050.90.5510.050.02820.0510.061.7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新规范新规范旧规范c.反应谱的计算公式的变化(5.1.5条)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d.CQC组合中的耦联系数计算公式的变化(5.2.3条)公式旧规范新规范耦联系数2222225.1)(4141)(8TkjTTkjTTkTjkjjk1.52228(1)141jkTTjkTjkTT旧规范公式适合于各振型阻尼比相差不大的情况。旧规范公式是在新规范公式基础上按各振型阻尼比相等推导出公式后,再用代替振型阻尼比得到的。旧规范公式:不适宜做有阻尼器的结构、上部钢网架+下部钢筋砼的结构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旧抗规:5.1.4条,没有6度罕遇地震,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新抗规:5.1.4条,增加了6度罕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0.28,地震波有效峰值125cm/s2)。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e.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影响系数,增加了6度、7度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周期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e.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影响系数,增加了6度、7度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周期的变化程序反映:选择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自动加0.05秒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f.偶然偏心取值方法的变化(高规4.3.3)当楼层平面有局部突出时,可按回转半径相等的原则,简化为无局部突出的规则平面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f.偶然偏心取值方法的变化(高规4.3.3)当楼层平面有局部突出时,可按回转半径相等的原则,简化为无局部突出的规则平面(2)地震波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旧抗规:5.1.2条,三条地震波,持续时间没有具体算法。新抗规:5.1.2条,三条或七条地震波。三条波取包络值,七条波取平均值。-对地震波的要求每条地震波的基底剪力/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底剪力:65%~135%,各地震波基底剪力的平均值/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底剪力:80%~120%。多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设计反应谱在结构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a.地震波数量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a.地震波数量的变化地震影响系数的比较(相差20%以上,地震波不合适)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旧抗规:5.1.2条,持续时间没有具体算法。新抗规:5.1.2条,一般从首次达到该时程曲线最大峰值的10%那一点算起,到最后一点达到最大峰值的10%为止。b.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定义10%PGA(第一次)10%PGA(最后一次)PGA:峰值加速度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程序反映:地震波定义,自动计算持时(抗规5.1.2要求为基本周期的5~10倍)b.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定义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抗规5.1.2条文说明:加速度的有效峰值按规范表5.1.2-2中所列最大值采用c.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调幅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1835(55)70(110)140罕遇地震125220(310)400(510)620注: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表5.1.2-2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cm/s2)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设防地震50100(150)200(300)400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注意:不是用PGA调幅,而是计算地震波的EPA后调幅(程序自动实现)c.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调幅PGA:峰值加速度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d.地震波与反应谱基底剪力的比较验算(3)计算扭转位移比的荷载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3基本规定旧抗规:3.4.2条,计算各振型的扭转位移比后组合,要求刚性板假定。新抗规:3.4.3条,规定的水平力(考虑偶然偏心),弹性板也能分析。规定的水平力:使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a.计算扭转位移比(扭转不规则计算)的荷载的变化(4)计算倾覆弯矩的荷载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a.调整了计算框剪结构倾覆弯矩的方法(6.1.2条)旧抗规:6.1.3条,使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计算新抗规:6.1.3条,使用“在规定的水平力”计算(5)剪重比计算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a.增加了6度区剪重比调整,修改了8度半和9度区剪重比系数旧抗规:5.2.5条,没有6度区剪重比规定新抗规:5.2.5条,增加了6度区剪重比规定修改了8度半区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的最小剪力系数(0.032-0.036)修改了9度区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的最小剪力系数(0.040-0.048)类别6度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08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060.012(0.018)0.024(0.036)0.048表5.2.5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专家建议下列情况应调整结构体系或加大结构刚度:小于剪重比要求的层数超过总层数的10%计算剪重比0.85*最小剪力系数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a.增加了6度区剪重比调整新规范修正内容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b.增加了底部剪力不满足剪重比要求时的处理方法(5.2.5条文说明)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时,则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Δλ0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FEk=△λ0GEi;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λ0GEi,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6)抗震等级高度分界的变化新规范修正内容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m)≤24>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一框架-抗震墙结构高度(m)≤60>60≤2425~60>60≤2425~60>60≤2425~50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抗震墙三三二二一一抗震墙结构高度(m)≤80>80≤2425~80>80≤2425~80>80≤2425~60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高度(m)≤80>80≤2425~80>80≤2425~80————抗震墙一般部位四三四三二三二加强部位三二三二一二一框支层框架二二一一框架-核心筒框架三二一一核心筒二二一一筒中筒外筒三二一一内筒三二一一板柱-抗震墙结构高度(m)≤35>35≤35>35≤35>35——框架、板柱的柱三二二二一抗震墙二二二一二一修订说明:1.将框架结构的30m高度分界改为24m;对于7、8、9度时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以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增加24m作为一个高度分界,其抗震等级比2001规范降低一级,但四级不再降低。2.明确了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度不超过60m时,当按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要求设计时,其抗震等级按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采用。3.将“大跨度公共建筑”改为“大跨度框架”,并明确其跨度按18m划分。a.调整了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6.1.2条)(7)强柱弱梁系数的输出新规

1 / 1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