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勤勉、认真、踏实的学习作风。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撇撇嘴说“切,又来这套……”。也许这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绝不是唱高调。不厌其烦地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自然有其道理。正如前文所述,材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的起点都是很基础的东西,与其他听起来很“炫”的专业相比,我们所学的基础课程都是很朴实无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学材料的同学们静下心来,从一砖一瓦打基础做起,切记不要心浮气躁。对化学和数学要有兴趣,或者至少不能讨厌。大一大二的许多基础课都是跟化学相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乃至后来的电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等。有些课程经常牵涉到计算,有时甚至很复杂,比如物理化学和工程材料力学分析。微积分和工程数学计算一算就是一小时,这是常见的事。如果对这两门课很头疼的同学,我真的要建议你培养一下对这两门课程的好感度了。所谓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嘛!动手实验的实践能力。理工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学知识要在实践应用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对于材料学更是如此:大凡新的材料发明基本都是诞生于实验室里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材料专业的同学们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实验的操作、各种仪器的使用要有相当的了解,最起码不能陌生;否则即使理论再扎实,上了台面照样是啥都做不出来。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我们学习材料的目的绝不仅限于搞明白目前的新材料的原理;我们的终极目标在于如何研发出不同于前人的材料,即真正的“创新”。当然,创新要基于前人的成果,基于对现有理论技术的重复掌握。不过,在此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把视野放得更开阔,致力于如何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进步,要“不满”。人类不满于铁的性能,才有了钢的诞生;不满于单纯的布和天然的丝,才有了尼龙、化纤等等坚实耐用的新的服装材料;不满于用煤和石油作燃料,才有了如今诸多用于新能源技术的新材料。对材料专业的敏感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发达的媒体使我们得以获得更多的渠道和途径来了解我们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各种新动向、新发展。新闻也好,报刊杂志也好,网络也好,材料领域的新发明、新发展、新动向的信息随时随地都会有发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眼睛对“材料”敏感起来,不断更新自己对于材料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使自己保持在材料理论知识的前沿。因为任何新技术的诞生都有可能会成为将来改变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没准哪天某个信息会点燃你脑海中的某处火花,继而在多年之后蔓延成为红遍世界、为人类带来变革的新材料革命之火也尚未可知呢!四、材料科学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可以说材料是一切领域发展的基石,作为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材料学领域,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与材料相关的工作岗位就相当重要。关于材料学领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主要包括上研和就业两个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学习材料的人来说,读研究生是一个比较不错且比较必要的途径,所谓“大多数人”是指有兴趣学习材料的那部分人;所谓“比较不错”是说材料领域硕士毕业生就业明显优于本科毕业生,无论从就业的环境还是薪金待遇方面都是如此;所谓“比较必要”是说如今的材料学本科培养注重“大类”“宽口径”,即在本科阶段学全面的学科知识,包括金属、高分子、陶瓷等等,学的知识不够深入,如果有志于从事材料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就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因此,材料学本科生毕业后选择上研的比例较大,而且逐年上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研率可以达到50%,2008年达到65%,远高于学校的平均上研率30%,可以说上研率高是材料学领域的一大特点。关于上研,主要包括出国、本校本专业、本校外专业、外校本专业、外校外专业,其中本校本专业的比例大些,也容易些,本校外专业与外校本专业的难度相当,外校外专业难度较大,最多有2%~3%的人选择此路,而出国就有多种方向了,每年基本有10%的人选择出国。关于就业方向,它包括:相关的科研单位,例如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纳米中心等、有色金属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玻璃钢研究总院等;各类企业的研发与生产部门,例如联想、三星、保洁、海尔、长虹等国内外企业,可以说无论是IT类企业,还是日用化工类企业,还是机械加工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材料相关领域的贸易行业,例如专业从事钢材、塑料、树脂、橡胶及相关制品贸易的企业,都需要有材料专业基础的人才参与销售及采购环节,尤其需要具有全面材料学基础的人才;其他方面,即从材料方面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就业的情况,由于材料学人才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多方面基础学科,加之大学校园内的充分信息资源与机会资源,作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完全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在其他领域就业的目标,例如在金融、管理、营销、行政等领域就业的材料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