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围绕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通过户籍制度来促进和限制劳动力的流动,控制经济发展的脉搏。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流动,促使户籍制度的改革,但是未来路还很长……本文通过一些图表(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说明了在户籍制度下的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等经济现象,结合一些劳动力流动的理论,以此来说明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改革的必要性。逻辑:农村劳动力、资源……城市发展(工业化、社会福利……)【二元经济】户籍制度与经济生活2019/8/28发展经济学swpigy2011021100422前言3“从来没有一项制度如此讨人欢心”“从来没有一项制度如此令人憎恶”主要内容1.古代关于户籍制度记载2.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3.户籍制度与经济生活4.劳动力流动模型5.户籍制度未来如何走?41古代关于户籍制度的记载5据《周礼·秋官司寇第五》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岁登下其生死”,秦献公十八年(公元前375年)规定“为户籍什伍”的制度,即将每伍户居民编为一组,做为最基本的居民单位。汉朝初立,著名的政治家汉相肖何即主持制定了《户律》,是一个专门的比较完备的有关户口管理方面(包括婚姻、赋役等)的法规。《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首先做的工作就是“大阅荒貌”,即在全国范围内核查户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大明王朝之后,制定了两个最重要的表册,一是《鱼鳞册》以登记全国地亩,一是《黄册》,以登记全国户口,并规定对这两个表册定期修订。封建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不仅只是封建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不仅只是登记,而是将每个人的相貌画下来,逐一核对,“大阅荒貌”就是以每个人的画像与本人相对照进行核查。2新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6户籍制度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本质是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部门就业的限制、城市福利体系对农村人口的排斥、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第一阶段:1958年前,自由迁徙期7背景:①1952年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重工业的特征:1)资本密集型;2)投资规模大;3)建设周期长。②“盲流”的诞生。1953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仅1956年秋至1957年麦收,全国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口即达57万多人。现象:1)城市经济落后,消费品不足,城市就业不足;2)1652年以来“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不切实际理想;3)1949~1958年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使农业劳动力趋于流动;4)实行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严格控制期8背景:①“盲流”带来就业、粮食压力。②财政压力增加。苏联撤销援助,1958-1960连续三年财政赤字累积约270亿(当时的财政总规模不到600个亿),没有新增扩大再生产就没有新增就业,从1959开始到1960年,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从城里迁出2000万人。③1959-1961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从19765万吨降至13650万吨,粮食供给不足。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有限,同时还需要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来降低生产成本。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严格控制期9政策:1958年1月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摘录: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59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两个“严加限制”: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此规定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一直没有恢复。第二阶段101949-1986年的迁移人口中,50年代迁入城镇的仅占20.7%,60年代占17.0%,70年代占32.9%,1980-1986年占29.4%。在所有迁移人口中,只有45.23%为农村到城镇的迁移。☞为何严格控制持续这么久?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针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②农村改革没有根本突破。经历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没有走出集体的怪圈,缺乏激励”③计划经济,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支持,限制资源(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工农剪刀差”④集中力量发展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⑤把农民“困”在农村,利于管理(构建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利用人民公社等基层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11背景:①“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到达崩溃边缘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丰收,剩余劳动力丰裕③产业结构得到调整④市场经济——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特点:1)小范围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主要是农村流出—民工潮;3)向大城市集中(有学历、技术的人员,商人……)☞现象:从“离土不离乡”到“民工潮”;农民工=农民+工人;门槛逐级加高;户籍制成为地方吸引人才的“诱”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12☞矛盾:外来人员与原住民;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有限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扩张;户籍供给与需求矛盾☞难题:上学歧视,高考歧视,就业歧视,福利待遇歧视,购房歧视,医疗、社保差异……【城乡一系列差距如何缩小】☞城市新问题:资源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如何体现公平……☞农村新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荒废与土地配置……(城乡如何接轨?经济难题!制度难题!)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13政策摘录:1984年10月,《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1985年7月,《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1997年6月,《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从农村到小城镇务工或者兴办第二、三产业的人员,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有合法自建房的居民,以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7月,《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解决了新生婴儿随父落户、夫妻分居、老人投靠子女以及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房、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等几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1世纪,户籍制度改革的相机决策权被下放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针对性更强,比如农民工,技术人才等。……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14户籍改革的三种模式:①以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为代表,特点是“最低条件,全面放开”。☞2001年10月1日起,全国两万多小城镇,入户基本条件:“在城市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合法住所”。②以中等城市以及省会城市为代表,特点是“取消限额,条件准入”,其做法是放宽申请条件,大幅度降低在城市落户的门槛。③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为代表,特点是“筑高门槛,开大城门”,主要针对的是特殊人才,而不是普通劳动者。现象:农村成为户籍进入门槛最高的地方,“非转农”户籍被限制,将来会不会出现“返乡潮”?产业结构变化150.00.20.40.60.81.0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195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城市化与农民工160102030405060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1965年1969年1973年1977年1981年1985年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城市化率(%)粮食产量与劳动力迁移17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1949~2008年全国粮棉油产量(万吨)粮食棉花油料劳动力需求促进户籍制度改革18刘易斯揭示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恰恰是在类似中国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条件下才真正具有解释力。一方面,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扩大造成城乡差距;另一方面,户籍制度也造成城乡居民不能平等地享受工业化成果;同时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巨大损失。在这样二元结构下的农业经济体制,把全部农村生产要素归并到一起,农村劳动力既没有退出人民公社的选择权,也没有流动的自由,因而劳动力激励机制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各种制度的逐渐拆除时劳动力得以跨地区流动的关键,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掘的前提。数量悖论19奥尔森认为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居住分散而导致集体行动沟通成本过高以及由于单个农民的产出只占农业产出的微小份额所造成的免费搭车现象,故而对政策的影响很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的“数量悖论”。根据奥尔森的数量悖论,要打破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减少农民数量是必然选择。评论:①数量悖论对解释前期户籍制度变迁作用有限,中国的户籍制度更多是一种在扭曲的经济发展道路下的特殊的政治产物,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水龙头”;②对分析当前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具有较好的解释意义,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出了一种路径。人大代表与数量悖论201995年2月全国人大对选举法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关系由8倍改为4倍。在人大代表的选举方面,农村每一人口的选举权只相当于城市每一人口的1/5~1/4,这本身已经就很不公平了。但是,即使按照这个标准,农民代表的实际名额还是远远低于他们所应得到的代表名额。届别代表总名额农民代表比例应选农民代表实选农民代表实选占应选比例%一届12265.14———二届12265.46———三届30406.87———四届288522.9———五届350020.59———六届297814.966834853.7七届297010.568031250.5八届29789.470828035.9九届2981887624027.4十届29858.481525130.8单薄的农民人大代表力量21安徽的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构成情况为:低水平均衡陷阱(户籍制度管制下的经济发展水平)22改革之前,中国农民处于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状态,1978年全国有2.5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处于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所谓低水平,是指农民收入长期在生存水平上下徘徊,并且在动态上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为农民人均收入的2.6倍。所谓均衡陷阱,是指这种生存水平的收入具有一种制度决定的稳定性,假设任何一个向上的扰动,都会由于生产队集体劳动中激励问题(大锅饭,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一个样……)的存在,而被重新拉回到出发点上。年份19571964196519771978197919801981198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73102.3107117134160191223270.14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1)23农经学者一向采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根据城市的预期工资(非正式部门与正式部门的加权)和在农村的工资差距、迁移费用以及风险厌恶情况决定是否迁移。美国学者对于迁移的经济学研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