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图案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YUMENSHIGUOMINJINGJIHESHEHUIFAZHANDISHISANGEWUNIANGUIHUAGANGYAO(2015年——2020年)玉门市人民政府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5年12月29日玉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5第二章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10二、发展理念.....................................11三、发展目标.....................................12四、基本要求.....................................14第三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5二、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20三、繁荣壮大现代服务业...........................28四、努力扩大对外开放.............................34第四章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城镇化发展总体框架...........................35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36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38第五章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提升教育发展质量.............................39二、加强卫生计生服务.............................40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42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43五、促进就业创业.................................44六、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45第六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完善城乡交通体系.............................47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48三、加速推进电网建设.............................48四、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9五、提升防灾减灾能力.............................50第七章建设生态文明一、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51二、加快构筑生态保护屏障.........................52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52四、强化生态环境治理.............................53五、提升环境监管水平.............................54第八章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55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56三、预防化解社会矛盾.............................57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57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58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60第九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0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61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62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63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64二、加强组织保障.................................64三、加强统筹协调.................................65四、加强规划实施.................................65五、加强人才科技支撑.............................66六、加强刚性约束和考核评价.......................67序言“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玉门市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玉门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玉门市委关于制定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玉门实际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编制《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玉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目标任务、发展重点、政策取向和保障措施,明确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规范公共部门职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1-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展望“十三五”,必须充分认识国情、省情、市情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要求,必须立足玉门市情,牢牢把握现实基础、政策机遇和发展主动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强力实施“强工兴市、转型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三大基地”,大力推进“三城”建设,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民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转型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玉门“十二五”期间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五年来,以经济转型为引领,统筹推进城市、社会、文化、生态全面转型。累计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721亿元,争取各类无偿资金66亿元以上,特别是争取到位国家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9.58亿元,为玉门产业培育、基础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等提供了强大支撑。累计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05个,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12个,新能源等接续产业持续壮大,打破了“一油独大”的产业格局;“一区三园”发展平台聚集效应凸显,转型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老市区巩固-2-发展、新市区迅速扩展,成为玉门转型发展的战略载体和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至“十二五”末,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09.6亿元,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达到44.2亿元,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6亿元,年均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08元,年均增长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1元,年均增长13.4%。“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14.4%;累计实现辖区内税收155.7亿元,年均增长10.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9.6亿元,年均增长20.1%,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7.9亿元,年均增长31.4%。——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着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6︰70︰24调整为2015年的9.6︰50︰40.4,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新能源、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各类电力装机达到303万千瓦,新增规上企业28户,地方工业比重由2010年的22.7%提高到41.6%。设施种植、特色林果、设施养殖三大增收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六个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高效田占到耕种面积的67%,万元田突破10万亩,肉羊饲养量达到130万只,农业增加值较2010年增长53.6%。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总量不断跃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登记注册各类市场经营主体9361户,三产增加值较2010年增长666.5%,占经济总量比重较2010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五年来,城市建设累计实施重点项-3-目169个,投入各类资金46亿元,全民健身中心、文化四馆、玉门高铁站、汽车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天然气入户、集中供热、供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新市区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持续拓展,辐射聚集功能显著增强。市财政和玉门油田累计投入2.66亿元,加大力度对老市区基础设施进行维护改造,老市区展现新面貌,为油田职工和老市区居民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1.3万户,新建和改建市乡村公路1040公里,“村村通”油路覆盖率达100%,新建改建干渠、支渠、斗渠473公里,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城市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累计投入60.8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累计实施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项目130多个,办理落实惠民实事136件。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两基”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通过国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市高考二本录取率较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群众医药负担大幅减轻。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448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2亿元,普惠、实惠、常惠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深入推进平安玉门建设,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食-4-品药品安全、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重点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沿山生态保护、风沙口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环城林网、移民区生态环境治理、新农村绿化美化、水源涵养等生态建设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0年下降30.2%。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全市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6个。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8%,草原植被盖度达到17%,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6977公顷。新市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1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5平方米,被评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发展平台更加完善。不断完善玉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倾力打造玉门工业园、玉门东工业园、老君庙工业园等“一区三园”工业发展平台,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通过评审,配套建设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工业园区承载聚集能力极大提升。重点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