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材实验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徐承翔【摘要】实验是科学的灵魂,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因此,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实验,有些可以挖掘实验的探究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由于器材、实验条件等原因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可以改进实验器材,让学生亲眼目睹,加深学生对科学事实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有些可以改变实验教学方法,以生为本,让学生自己主动习得,实践过程中能更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关键词】改进实验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初中科学课程,作为综合理科课程,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石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概念、揭示规律、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和科学修养。初中科学教材中科学实验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也教材中也有一些实验由于器材、实验条件等原因,实验的可操作性或实验效果会受影响。如果教师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实验,或者加以改进,使其更好发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作用,就更加能体现新课1程理念。因此,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有效”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切入点,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多角度的挖掘实验教学,促使学生能力发展,是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挖掘演示实验的探究点,从“演示”到“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挖掘实验中的探究点,以实验为载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出问题,检验想法,交流和讨论,那么演示实验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教师的表演,学生实验也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技能的模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案例1】《探索碱的性质》(浙教版《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教材安排的活动:1、在2支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观察试管里的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用pH试纸试验,NaOH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2、用Ca(OH)2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并记录。上述活动通过观察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使酚酞试液、石蕊试液变色情况的共同点,得出碱溶液使指示剂颜色变化的规律。2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碱溶液使指示剂颜色变化规律的本质原因,即指示剂颜色变化和OH-离子有关,也为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教材的这一实验活动做了如下变动:(一)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值,结果pH7。让学生观察NaOH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变红。(二)提出“你认为是NaOH溶液中的什么粒子(H2O、Na+、OH-)使石蕊试液变蓝?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要提出猜想、设计控制实验条件的对照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论做出解释。学生在这个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因为实验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实验的结果要反过来验证先前的假设,所以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不能干扰对这种假设的检验,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实验设计的步骤、原理、方法,明确哪些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对实验的干扰,因此这样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认识,同时初步学会了怎样设计对比实验,怎样控制相关变量。)(三)用pH试纸测定Ca(OH)2溶液的pH值,结果pH7。学生根据(二)的探究结果,推测Ca(OH)2溶液使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并进行实验验证。在这样的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除了可以推论得出碱溶液使指示剂颜色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明白是碱溶液中的OH-,使指示剂变色,则不溶性碱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且只要有OH-的碱性溶液也能使指示剂发生同样的变化。3比起教材中直接观察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总结规律,改变后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2】《探索碱的性质》教材中还有一个活动: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上述活动的内容1,通过酚酞颜色变化,为了向学生说明碱能和酸反应;内容2,通过观察蒸发皿上留下的物质,说明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基于碱能和酸反应,在教材上一节内容《探索酸的性质》中已经讲过;内容2中,蒸发皿烘干后留下的白色物质一方面现象不是预期的那样明显,另一方面也不能马上确定其为何物质。因此对此实验再做修改。(一)试管中加少量Cu(OH)2(蓝色固体),加入稀HCl,学生观察到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说明碱和酸发生反应了。(二)试管中加入2毫升NaOH溶液,再加入稀HCl,此时学生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NaOH溶液(碱)4和稀HCl(酸),确实发生反应了?(学生可以利用上一个活动中指示剂颜色变化来设计实验,但是要考虑选用哪种指示剂,以及该指示剂先滴加入酸溶液,再加碱溶液反应,还是先滴加入碱溶液,再加酸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三)解决上述问题后,选用大家认为比较好的方法——“选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加到碱溶液中,在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就可以说明碱和酸发生反应了(如下图所示过程)”,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1、当溶液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钠反应完了吗?2、这时盐酸是否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也没有剩余了?3、怎么证明盐酸是否有剩余?(学生要借助酸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得到方法上的收获。)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反映化学反应是否恰好完成,这是一种方法,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其中隐含这种方法,但对学生来说不一定理解很深刻。将这个演示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比较实验的优缺点,最后确定一种较好的方法,对学生来说,经过这样多样化的思维,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比较,而获得正确经验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独立、独特的学习过程的经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教材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表面上看属于验证性的实验,但我们都可以挖掘其中适合学生去探究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不是为探究而探究,而是让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成为学生思考和解决问5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二、改进实验器材,从“讲”到“做”,加深学生对科学事实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科学》教材中大多数实验可操作性强,实验效果也明显,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重要的引领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实验,受客观条件限制,在课堂上不能直接进行,导致一些教师对教材实验“以讲代做”,而且认为,教师把实验给学生讲懂了,一样可以达到做实验的效果,还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也许很多实验只讲不做,学生也能懂,其原因在于利用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对实验的想象能力也是基于学生的实验经验,学生的实验经验越丰富,对实验的想象能力也越强。但是学生科学实验的直接经验是非常不足的,他们对实验的想象很容易走样、变形,严重的甚至导致形成迷思概念。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变“讲”为“做”,更好的是创造条件,由老师做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独立实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习得新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使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案例】第四册第三章第5节“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教材给出的方案如图所示。通过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及上升的快慢比较,让学生感受蒸腾拉力的存在(水银柱上升),以及探究蒸腾快慢6的影响因素(不同条件下水银柱上升快慢比较)。在实际教学中,用水银等材料来完成该实验比较难实现,只能用教材的图示来“讲”实验。但这样“讲”实验只能让学生凭想象去理解这个实验,而实验现象是否就是按照教师所说,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异常现象,整个实验是否就这样顺理成章等,没有实践的过程可能就失去了很多生成的精彩。学生没有亲自操作和观察,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经过多次次试验,对教材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让它成为课堂上可操作、可展示的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改进后装置如图。广口瓶带双孔胶塞,实验时瓶内内装满水,塞上双孔胶塞,桉树枝条通过一个孔伸入水中,另一个孔中的长颈漏斗内能保持一段水柱,且液面滴加一滴食用油(防止水分从长颈漏斗蒸发)。每次实验,调节长颈漏斗内水面在同一高度,分别在室内阴凉处、室内吹风机吹冷风情况下、将桉树枝条用塑料袋扎住、室外阳光下,相同时间内(2分钟)学生观察液面下降的高度,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能将教材中以往只讲不做的实验做给学生看,学生能亲眼目睹几分钟内管内液面下降有那么多,水分的散失,除了通过植物的叶,不可能再从其他地方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去。学生对植物叶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快慢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更真实的感受。并且在这个改进实验的启发下,学生还设7计了证明蒸腾作用其他方法,比如,比较一段时间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可以说明植物在散失水分,或用直径更小的玻璃管可以使实验效果更佳等。像这样我们能让植物蒸腾作用这种自然界真实存在,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在课堂上通过实验给学生直观展现,让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科学实验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和推动力。三、改变实验的教学方法,从“教会”到“习得”,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一些重要仪器或稍复杂的仪器,对仪器自身结构原理的理解,是学生掌握仪器使用方法的前提,也影响学生对相关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现代学生认知能力的变化和特点,我们要改变以往对仪器的菜单式教学方式,教师自己以为对仪器结构原理非常了解和熟悉,上课时只要把全部要点都教给学生,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教会。可曾想,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只是干巴巴坐那里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难点”,即教师教了还有很多学生不会。现代教育强调生本教育,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能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让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让学生自己习得,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真知,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案例】如电学中滑动变阻器这个重要仪器的教学,一般教学过程先呈现仪器,介绍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再分析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以及使用规则,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操练学会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一节课8下来,教师普遍反映,讲得多,教的累;学生普遍反映难听懂。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对滑动变阻器的教学设计做成了如下的学生分组实验:阶段一:建立变阻概念。每组学生先将一根较长的电阻丝和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让小灯泡发光(如图一)。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改变灯的亮度。学生经过操作发现了很多方法,如改变电池个数,或将电阻丝对折后接入电路,或将电阻丝剪断后接入电路,或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等。教师在学生有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对“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引导,明确电流路径、电阻大小变化等。通过这个做法让学生初步建立变阻的概念、了解变阻的原理及体验变阻的效果。图一图二阶段二:建构变阻器模型进而认识滑动变阻器实物。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置,如:电阻丝很长,使用不方便,如何节省空间?(用“绕”的方法)该怎么绕?导线紧挨会导通电路,怎么办?怎么接入电路才有变阻作用?作为滑片支架的材料怎么选?等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等积极方式参与下,逐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