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陕北,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翻开《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不只有一个个熟悉亲切的词汇,不只有一种种熟悉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青年的他在这片土地上的点滴故事带给我的温情,是年轻的他与人们深深融为一体、一同行走在路上的感动,是在繁重的劳动中坚持读书与思考的他带给作为学生的我们的思索,是年龄与我们相仿时的他“从负数开始”的艰难中努力成长给予我们的震撼。《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是我们开启不断奋斗、扎根土壤大地、与祖国和人民同在的青春岁月的豪迈誓言。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陕北,父辈的年代,黄土地,有太多太多熟悉的名词,但是,青年的他却有着我不曾经历的那个时代,那些岁月。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让我感到动容。在那个远比现在过得艰苦的年代,面对生活、劳动、饮食上的诸多不适,能努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行;面对种种问题与难题,能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与行动;面对平凡的生活,能不懈坚持读书学习思考;面对个人的得失,却想到的是大家的前行,在这七年知青岁月,他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时光跨越里许多年,新世纪的成长的我们,面对着这个时代,又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做?怎样去做?我们的青春该如何度过?怎样生活,我们人生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迷茫的青年人,总有着无穷的自我追问,却也在跌跌撞撞中努力成长着。时代时代在变迁,可许多许多值得传承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改变。如同青年时期的他在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生产劳动,一起修水坝、打水井、建沼气池,一起做建设、求发展一样,牵引时代前行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故乡昨日依然在陕北。小时候,尤其在两千年前千年初的那几年,还有很多上个世纪的影子。百货大楼,公立的电影院,馄饨挑子,豆腐脑摊,铁皮房做的小卖部,还是黄土地面的体育场、还有保留下名字的供销社,粮站……一到晚上,孩子们的娱乐项目就是去学校附近的小店门口看电视上播放的《西游记》。小城中心的水井连接着家家户户的水瓮,家里的水要父亲每天早上去山下的井里挑,看遍了所有青石板和砖地,还有湿润着的雨后的天。看着天天堆满人的棋摊和下不完的棋,转过热闹的集市,展销会,过年后的秧歌……还有陪伴我长大的黄河——那是故乡的小河,也是祖国的大河。这是一种值得记忆的体验。我们对比起大城里的95后们,对那些老电影,可能有更多亲切感。而在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这个国家同我的故乡一起日新月异。如果说,时代曾经对我而言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如今回望,似乎也触摸到了时代交汇的边缘与新时代的潮头。从历史而来,立足现实,到未来去。我感谢能让我感知到十多年近二十年的改变,让我感到了内心的动容。这种内心的动容,不只是感慨高速公路铁路贯穿,也只不是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涌起的自豪,而是我开始真真切切知道,所有改变都是父辈兄辈用汗水浇灌的。这是一颗留在心里种子,告诉我自己我所在的地方因为什么而前行。我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前行,是因为和在这个时代里砥砺前行的我一样默默奋斗的,亲人、身边人、故乡人、远方人流下的汗水。故乡今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们青春答案,为我们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广大青年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人民2017年新年贺词中,他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他离人民很近。在七年知青岁月中,看到了广阔的中国大地的一隅,扎根于人民当中。在农村七年,他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在梁家河的苦难与磨练,和对群众利益的忧患,让他更有这样的人民使命感。人民是什么?人民是和每一个平凡的我一样的人们,是生活在广阔中国大地上处于不同生活状态与生活环境中的个体的集合,是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与推动者。作为一名中央党校的研究生,一定不会忘记“实事求是”的那块大石后刻着的,便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一定会记得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以及它其中满满的人民情怀。青春为何奋斗?为的不只是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幸福,更是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是靠朴实的劳动与工作推动某个社会进程发展,是从我做起为他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从我开始帮助别人、影响别人、和别人一起共享这个时代,同为这个时代的前行而努力。读书作为一名学生,对书中,他读书的部分感受深刻。读书,思考,写文章。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还能如此珍惜知识;他在如此繁重的劳动后,还能坚持读书。而在宽敞方便的环境里,有着专门的时间用来学习读书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做?答案不言而喻。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学、历史、军事相关著作中的所思所得,一些阅读的具体方法、扩展阅读的广度与宽度的同时善于思考的阅读状态,不断在艰苦的环境中“充电”,这都值得我们学习。人生成长要脚踏实地,做学问更要脚踏实地。而在这个时代,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更要脚踏实地的读书、实践、做学问,去砥砺思维,不断成长。向他学习。见微知著,微言前立真行。厚德载物,德望居于俯身。睹人思事,人杰方显地灵。大道行思,星空常伴泥泞。前行路上,让我们仰望浩瀚星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踏过所有困难与泥泞。第二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彷佛经历了那段历史,从那个艰苦的年代回到现实,我们了解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也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这本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16岁时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的经历。习近平总书记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经过7年的历练成为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向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干部传达:奋斗的青春才是珍贵的人生宝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同志插队在梁家河村,在那个年代这是个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乡村,习近平与乡亲们摸爬滚打,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把自己融入在乡村之中。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在梁家河待了7年,在那里入了党、当上了大队支书,也是从那里开启了他的人生经历。习近平在苦难中选择继续前进,在苦难中完成人生的升华。我们所处的时代远远超越那个艰苦阶段,但是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仍然要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不断改造自我。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民者,万世之本。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的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当社员还是当村支部书,他始终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自觉地缩短与乡亲们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只有生活在群众中,真心实意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让群众了解我们、支持我们、信任我们,我们才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实心情和实际需要,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和差距,我们才能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和工作的激情。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真诚、质朴,把群众放在心上,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小资”意识,通过密切群众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把握思想方向和工作作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习近平到梁家河村插队时,带了整整一箱子书。在梁家河村人印象中,习近平是位“爱看书”、“好学”的好后生。习近平把梁家河村当做“课堂”和学校,一边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书本“充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才干,明确政治方向。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对生活、对困难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新认识。同时,我们更加认识到:青年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努力,就会有辉煌的人生!第三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已经看完了,感慨良多,总结起来,可以用3个词来概括:一、情怀习近平同志于1969年1月13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当时他还不满16岁,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现在孩子刚上高中的年纪,想想我们的孩子,去上高中,不说车接车送,厚一点的衣服、裤子、被子都是肯定不洗的,那他下乡面临的是什么呢?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一个北京长大的孩子,骤然间来到农村,而且是知青下乡条件最艰苦的陕北农村,一待就是七年,这期间,习仲勋同志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入团入党希望渺茫,下乡一两年之内,一起来插队的知青陆续都走了,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甚于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但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没有消沉,我认为这既得益于习近平同志的学习、思考,也得益于陕北这块神秘的革命圣地,陕北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习近平同志在最彷徨的时候,是老区人民无条件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能够发挥个人潜力的天地,帮助他最终过了“思想关”,使他下决心像他的父兄一样好好在农村干一场,1973年他对朋友雷平生说:“我1974年不上大学了”,“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说这话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在赵家河参加“整队”工作,积累了不少农村工作经验,他的考虑是回梁家河后为村里做些实事,带领老百姓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为这片土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想法固然是正确的,但从个人角度来说,上大学机会难得,而且当时政治形势复杂,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很难说,但是他的想法很朴实:老百姓养育、培养了自己,自己就应该有所回报,走不了就在这儿待着,这辈子就当个农民吧!还有1982年,习近平同志担任耿飚的秘书一段时间后,决定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耿飚劝他去野战军,但他认为国家已经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地方上会比在军队里接触的事物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对自己的全面锻炼更有利。再者觉得自己在陕北干了7年,知识和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他的优势。他对朋友陶海栗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不管是下乡时选择上大学,还是留北京继续做耿飚的秘书工作,以常人来看都是一条坦途,相反,留在农村甚至在好不容易离开农村后又回去,这样的抉择在我看来确实是不同寻常,伟人之所以伟大或许就是因为他们不走寻常路,习总书记选择了一条艰苦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路,确实是因为他把老百姓装在了心里,他把自己称作“黄土地的儿子”,是真正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了这片黄土地,融入了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群众中间,融入了与他们一起为了美好生活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理解了他密切联系群众、扎根中国大地的这份情怀,我们就能更深切地体会他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能更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他的这种伟大情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二、担当习近平同志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做事公道、敢于担当,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除了带领乡亲们打淤坝、修梯田、打井、办沼气、修路外,为了便于老百姓劳动、生活,还开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我第一次看见习近平同志在1974、1975年就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的描述,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一切以“粮食为纲”,他搞这些副业,担着很大的风险,很容易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尾巴”这顶帽子,一般的村干部都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过问也不搞这些事,而且,当时体制死板,办事也非常不容易,他就是凭着一股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劲头,动员群众,敢想敢干能干,充分体现了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硬是克服困难办成了。心系老百姓,这是总书记的担当。讲到担当,我觉得很有必要谈谈习近平同志入党、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上大学的事。文革期间,家庭成分对个人前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由于父亲受到迫害,尽管工作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对党绝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