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第一节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题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背景◇欧洲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的典型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规划思想多元化时代:东周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子》的自然至上理念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奴隶社会古希腊的城市古罗马的城市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划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中活动中心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的街道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知识结构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镇是按照一定的形制规划建设的。周代以后,把设计城镇加以范式化,成为礼制的组成内容之一。主要城镇的位置和等级,是按照统治和军事防卫的需要而定的,兼而考虑接近河流和农业地区等。城镇的主功能是官衙、府邸、屯兵,以后还有庙宇等,商业、手工业到唐宋以后才逐渐发达起来。1、文献《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是概括了所有政治中心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设计原则:官衙居中,尊祖重民,功能清晰,严谨规整,棋盘式街道和街坊的划分体现着主次有序,均衡稳定的空间构图,符合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理念和审美观。《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和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2、规划理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2、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小结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的都城最为突出。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城市形制达到了完善的境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三、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背景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1、文献《建筑十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它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1889年,西特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2、规划理念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学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欧洲中古时期的大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很小(少于10万人),但是富有特色,“规模形式相当小巧,而生活内涵尺度则相当丰富”。故有“红色的锡耶纳、黑与白的热内亚、灰色的巴黎、五色缤纷的佛罗伦萨和金色的威尼斯”之说。四、欧洲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雅典城欧洲最早的城市是雅典城,建于公元前12世纪。背山面海,呈不规则形。城中有广场、斗兽场及神殿等。最为突出的是在城北的山顶建有雅典卫城,是一组重要的宗教建筑,主要有帕提农神庙和伊列克先庙。古希腊城市的设计思想来自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观察。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法学家希波丹姆(Hippodamus)做出了贡献,例如,他规划的港市Milet是希腊城市设计思想的代表。城市平面由方格形街道网组成,在方格形的中间分布了一些广场。在港口周围有一些码头,主要广场布置在港口旁。一般说来,希腊城市是由一系列矩形街区和小空间组成的,城市由内向外发展,以陡峻的山坡或河岸结束。2、古罗马城市:广场、广场群、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奴隶主使战俘和奴隶创造了华丽的宫殿、浴场、斗兽场等,首都罗马人口曾达到100万。城市布局不规则,有自发性。城市中有广场、大型公共建筑及神庙,还修筑了巨大的输水道。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威尼斯城威尼斯作为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典型代表,基本上在II世纪形成,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毫无变化地保留下来。威尼斯是城市化了的环礁湖,位于许多河流的交汇处,其中一条名为格兰德的运河以S状流穿城市。威尼斯城中最为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形成于14世纪,它由教堂、总督府、图书馆及办公建筑等组成,经过精心的改建设计,形成极美的平面环境和主体轮廓,成为建筑群设计的典范。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当时意大利纺织业和银行业比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路网较规则。公元1172年在原城墙外扩展了城市,修筑了新的城墙,城市面积达0.97km2。公元1284年又向外扩建了一圈城墙,城市面积达4.8km2。到14世纪,佛罗伦萨已有9万人口,市区早已越过阿诺河向四面放射,成为自由布局。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17世纪的巴黎巴黎自17世纪以来,一直按古典美学原则进行建设,把城市的道路和广场构成美丽的图案,推崇圆广场、放射线型道路,讲究轴线、构成,成为巴罗克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这种古典主义的规划手法,对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在巴黎郊区发展起来,城市中出现了混乱,许多自发形成的工人住宅区,道路弯曲、房屋拥挤。自1852年起,在豪斯曼(GeorgeE.Hausman)的主持下,开始进行了巴黎的改建,对城市的干道作了重新规划,在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大的十字,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内环线和外环线,在沿塞纳河修一条弧形道以补充两环。城市中修建了许多笔直的大道,在街道的交汇点,建了广场,并使许多道路从广场放射出去,在形式与面貌上非常壮观。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主题词◇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成果◇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现代城市规划产业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知识背景工业化工业城市城市问题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立叶)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城市美化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他的探索赖特的广亩城市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戈涅的工业城市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格迪斯学说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成果《雅典宪章》(1933年)《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城镇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知识结构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工业伴随着城市问题的产生:(1)城市结构受到致命的破坏而难以修复;(2)人口爆涨,城市居住条件恶化;(3)卫生、清洁问题突出,城市环境恶劣。大城市“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漠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在任何地方都是社会战争,都是每一个家庭处于被围困的状态。”----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莫尔、欧文、傅立叶)乌托邦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以一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中国的《桃花源记》欧文的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英1771—1858)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组织,提出未来社会按公社组成,人数500—2000,土地国有,实行部分共产主义。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人数300—2000,人均耕地0.4公顷。村内设公共设施,周围是住宅,附近有工厂。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园。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共有。1825年,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印地安那州,用15万美元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败。傅立叶的公社查勒斯•傅立叶(法1772—1837)1829年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建立1500—2000人的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减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纳400个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法兰斯泰尔”)。1871年,戈定按照傅立叶的理论在盖斯建设了“法兰斯泰尔”。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3、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权力实验。4、城市美化——空间景观与建筑艺术传统结合。奥姆斯特的纽约中央公园。伯汉姆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5、公司城——私人投资建设三、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一个具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拥挤和不卫生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伦敦东北56kin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契沃斯(Letchworth)。1)思想内核—社会改革的主张《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1898《明日的田园城市》1902《万能钥匙》1902《明日的田园城市》全书结构:理论叙述:序言至第一章,占全书15%;收支计算:第二至第五章,占全书28%;管理措施:第六至第八章,占全书18%;论点辩护:第九至第十一章,占全书21%;展望未来:第十二至第十三章,占全书18%;2)、空间模式——城乡交融、群体组合的“社会城市”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三磁力图解3)田园城市的构想田园城市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田园城市群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成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4)“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1)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立足点的根本转移。(2)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摆脱

1 / 2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