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南朝有《陶隐居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最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清晨,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天堂啊。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的人了。1.山川之美之:的。2.共:共同谈:赞叹3.交辉:指交相辉映。4.四时:四季。时:季节俱:都5.将:将要。6.歇:消散。7.颓,坠落。8.竞:争相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手法)9.乱:此起彼伏,热闹。10.实:确实,的确。11.是:这(是)。13.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14.自:从。15.未:没有。复:再16.与(yù):这里指欣赏。其:这17.奇:奇异的景色。:者:…的人。作者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出来。主旨: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酷爱自然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代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启示:学会欣赏自然,生活之美,寻找自然之趣生活之趣,以调节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选自《苏轼文集》写于贬官黄州期间1083年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省略主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比喻正侧面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判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一表达出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喟叹,自我派遣的达观二是表达出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2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好像一泓积水那样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欲:想要,准备。户:门。起:起身。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行:出行。念,想到、考虑者:……的人。遂:于是,就。为:动词。做。至:到。亦:也。寝:睡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盖:原来是(盖……也:原来是。)但:只是耳:罢了闲人:清闲,有闲情雅致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十分清闲,自称“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只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和自慰罢了。表达出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喟叹,自我派遣的达观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综合能力测试练习一、为下列字注音颓()鳞()遂()荇()二、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________________2.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3.()竞跃:________________4.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3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词语。念:遂:盖:但: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参考答案】一、tuílínsuìxìng二、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2.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三、1.交辉:交相辉映。2.歇:消散。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与:参与,这4里指欣赏。四、(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二)1.(1)它的源头(2)沿着(3)是(4)看,看到(5)睡(6)写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一、佳句品析1、《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表达效果?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也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一、2003年呼和浩特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24—27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①不以.物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2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念无/与为乐者D.相与步/于中庭2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27.[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2分)二、2003年广东记承天寺夜游苏轼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译文: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2分)三、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课改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选文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八大家”之列。(1分)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盖竹柏影也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①念无与为乐者念:②相与步于中庭步: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译文: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6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①作者描绘的世界:②作者的心境:四、2006年山西省(实验区)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把洒..问青天()(2)念.无与为乐者()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