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读书报告本学期我共读了三本书,分别是:李坤珊的《留学生在华汉语教育初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08);王建勤主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2006);蒋祖康导读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2000)。《留学生在华汉语教育初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均为近年来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发表的文章,并按照章节的形式编排成书。比如王建勤先生编著的书是按照教学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习得过程研究而分类的,让我学习到了许多的案例,学习了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的一些方面。李坤珊所编著的书中的文章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不但从宏观角度审视了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趋势,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汉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念与动机、课程设置与教学法、社会环境与文化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教师的专业进修,以及渐受广泛重视的中(小)学阶段的留华教育等多个不同议题。这本书主要侧重于留学生在华的教育问题。《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虽然不是老师所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是,是DianeLarsen-Freeman和MichaelH·Long的原著,由蒋祖康先生导读的,所以我通过导读的指导,参阅其他的书目及查找字典,还是利用了大量的时间读完了此书。通过此本书的阅读,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重点介绍一下我读《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的心得。并且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教学经验,谈一下语言输入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及与教学的关系一作者概要及内容简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是Larsen-Freeman和Long对几十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证调查所做的一次综述性的回顾和讨论。写这本书时,Larsen-Freeman是美国佛蒙特国际培训学校的高级教师,Long是夏威夷大学的ESL教授,两人都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有成就、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此书的讨论涉及偏误分析、中介语立论、语言习得环境、学习者个人差异、认知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课堂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等等。作者的综述比较客观,当涉及某种理论时,一般都介绍其核心原则和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的实证调查结果,包括支持和批驳这一理论的相关研究。我读过后,认为这本书有两个亮点,一是对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方法作了综述,比较易懂,二是对理论的分析部分比较全面,尤其是ZISA项目,读完之后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二读书重点及心得通过阅读书籍并结合老师上课传授的内容及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书中所讲二语习得的外部因素——语言输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2.1语言输入理论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其中包括:习得—学习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监察假设(Monitor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设(NaturalorderHypothesis)、输入假设(Input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同时也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Krashen1982:9),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Krashen认为单纯地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它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2.2语言输入的特点有些研究者已经发现书上所描述的语言结构与现实中实际使用的结构有差异。即或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标准的目的语常模作为学习的标准,一旦处于某些交往中,如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成人与儿童、教师和学生,这个常模也会频繁地被打破。在这些交往中,非本族语者、儿童和学生实际所得到的语言输入是一种被修饰过的语言形式。这就是所谓的特殊语域,即特殊的语言使用领域。根据不同的语域特点,语言输入分为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如保姆式话语、外国腔话语;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语言输入以及双向交流的语言输入。(一)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输入(保姆式话语、外国腔话语):可以运用在对初级的第二外语学习者。它们的特点是:与正常言语相比,速度慢、声音大、常伴随夸张的发音;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语法;主题有时重复或移到句子首位。(二)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语言输入:人们对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提出质疑,他只说明语言能力和输入有关系,但未解释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能力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也未指出外部因素,如态度、动机及其他个性因素到底起什么作用以致能阻止语言输入进入语言习得系统。可能性之一是教师为了增进输入的可理解性和学习者为理解语言输入而付出的努力。如教师语言输入和双向交流的语言输入分析。Gaies(1977,1979),Henzel(1979),Long(1983)和Sato(1983)对于教师语言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特点:第一,在各个语言层次都有结构性调节(formaladjustment)。Gaies发现关于教师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教师如何决定该采取何种层次的调节。教师语言出现在一对多的场合,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可能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反馈。但是Henzel的研究表明,教师能够成功地进行调节,从而适应本班学生的语言能力。当然这种调节的程度不可能想外国腔话语那样细微。第二,一般说来,不会出现不合乎语法的话语。第三,会出现交际性调节(interactionaladjustments)。和保姆式话语类似,教师也进行交际性调节(如:重复、提醒、暗示和扩展等方法)。(三)关于双向交流的语言输入,Long(1983,214)提出了下列模式来解释通过协商的语言交流(negotiatedinteraction)、可理解输入及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Long这一模式与克拉申的理论不同。他强调的是对话(双向交流的语言输入)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获得可理解输入中的作用。然而Long提出的模式没有明确地提出一种假设,即或许语言习得并非直接来自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而是通过协商实现输入的直接结果。应该有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这种可能性。2.3语言输入与二语习得及教学的相互促进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课堂讲授作为语言输入的一种形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认为根据学得的理论应不断地对课堂讲授第二外语进行实际应用。比如: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而且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以确保对学生的输入是可理解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片、幻灯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提供了成功语言习得的可能性。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各种原声视听说材料,包括录音故事、原版电影录像片、报纸杂志、流行小说、歌曲、演讲录像等真实语料。三束语语言输入是促成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大部分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的认同。但和很多语言学中的理论一样,Krasen的“监察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和争论的中心,并不断受到挑战和批评。(蒋祖康,1999:53)。并且学习者还存在个体差异,如动机、态度、语言能力倾向和学习策略等。语言输入这一外部因素如何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共同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但其关于语言习得的两点关键的陈述,可理解语言输入和低情感过滤器,足以对外语教学产生许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