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1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王禹偁把自己的文集题为《小畜集》,就是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2、王禹偁的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新建小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3、“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4、“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5、“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晚唐体”另一类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6、林逋(梅妻鹤子),谥和靖先生,咏梅诗十分著名,《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向称咏梅绝唱,为欧阳修所激赏,同题之二中“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一联则因遗貌取神而受到黄庭坚的盛赞。7、西昆体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8、西昆体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9、晏殊,《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10、范仲淹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渔家傲》11、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词的内容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张先词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12、柳永,世称柳屯田,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柳永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词集《乐章集》。13、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但他在强调道的重要性时,同时也看到“文”的重要性。欧阳修的散文,文气纡徐委婉,形成一种平易自然的文风。欧阳修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14、在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中,梅尧臣和苏舜钦是辅佐欧阳修进行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重要的两个成员,他们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以追求平淡为终极目标。其代表诗作是《鲁山山行》和《东溪》。15、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称“苏梅”。梅诗在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上都具有得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所以后人对其推崇极高。南宋刘克庄《后村大全集》中说:“本朝诗惟宛陵(梅尧臣,世称宛陵先生。)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之下。”清代叶燮说:“开宋诗之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软二人。”16、王安石的文学观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王安石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风格简洁峻切。如《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极度的简洁和周密的说理相结合,便形成了被清人刘熙载称为“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17、曾巩的散文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舒缓。代表名作《墨池记》。18、王安石后期因退出政治舞台,心情渐趋平淡,流连山水、参禅学佛,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婉。主要是抒情写景的小诗,多七言绝句,被称之为“半山体”(王荆公体)。这些诗注意了艺术的锤炼,描写细致,修辞巧妙,中国文学史2韵味深永。19、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即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黄州时期。20、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21、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典故两个方面。苏轼诗与唐诗相比,更富明快动荡特色的是七律体诗歌。词集《东坡乐府》。2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山谷集》。江西人。黄庭坚以诗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黄九”23、陈师道师从苏轼,诗学山谷体,与黄庭坚并称“黄陈”。陈师道认为作诗应该“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他的诗歌创作贯穿了这一追求,表现出一种“朴拙”的风格。24、最早提出“江西诗派”名称的是吕本中,他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把黄庭坚作为诗派的开山祖,又列举了陈师道、晁冲之等二十四位诗人作为这一诗派的成员。陈与义虽未被列入宗派图内,却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宋末元初的方回,又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5、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是小山词的显著特点。语淡情深是小山词的风格特色。26、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冯煦《嵩庵论词》)。他的诗被人称为“女郎诗”。在北宋词坛,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淮海集》。“秦七”。27、贺铸,人称“贺鬼头”,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史上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因《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得到“贺梅子”的雅号。28、周邦彦,钱塘才子,字美成,号清真。有《清真集》。周邦彦实以宫廷词人著称于世。(词中老杜),格律词派较早的权威代表。“登临忘旧国,谁识京华倦客”出自周邦彦的词《兰陵王·柳》。29、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我国第一流的女作家。她诗词文成就皆高,有《漱玉词》。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30、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只有辛弃疾。31、“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有《剑南诗稿》。清人赵翼说陆游诗风凡三变:“早年拘泥,中年放肆,晚年平淡”。陆游诗歌内容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陆游对山河破碎的深哀巨痛集中体现在《关山月》中。陆游75岁重游旧地,看到昔日爱情的产生地,触景生情,无法压抑心中的哀痛,遂写下两首“绝等伤心之诗”——《沈园》二首。其爱情诗数量虽少,但都是精品。32、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中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刘克庄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33、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杨万里主要的诗兴是在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的情趣上。34、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范成大诗的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3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所展现的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丰满的英雄形象。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即将古文词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36、张孝祥著名的词作是《六州歌头》,堪称是南渡以来词坛上包容量最大的一首壮词。37、陆游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他壮志未酬的忧愤,其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中国文学史338、刘过的名作《沁园春》是“有意效稼轩体者”。39、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的恋情词,往往过滤省略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烈的柔情,从而使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和超尘脱俗的韵味。其《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一句,更创造出词史上少见的冷境。40、史达祖工于咏物,最负盛名的是两首咏燕、咏春雨的自度曲《双双燕》和《绮罗香》,前者堪称是咏燕的绝唱。41、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他的词被称为梦窗词。和周密并称为“二窗”。42、周密、张炎等人结集了词史上第一部咏物词专集《乐府补题》。张炎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故与白石并称为“双白”。张炎词对清初浙西词派的创作影响很大。张炎论乐理和论词艺词法的词话著作《词源》,提出的“清空”、“骚雅”等概念,成为后世词学研究中重要的审美范畴。43、“四灵诗派”,是指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因为他们的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又因为他们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所以又称“永嘉四灵”。44、“江湖诗派”得名于《江湖集》,其中戴复古、刘克庄的创作较为出色,江湖诗派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他们身上。45、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其晚年诗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集杜诗”。谢翱是宋末遗民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家。46、在契丹人的诗作中,篇幅最大、且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醉义歌》。47、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诗论家。元好问诗以写于金亡前后的“纪乱诗”为上乘。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是元好问的独特诗风。48、元好问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七律的成就最为突出。元好问还是金代最杰出的词人,在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论诗绝句三十首》相当全面的评价了自汉魏下迄宋季这一千余年间的重要诗人及诗派,表现出重视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庄伟的风格的诗学主张。二、名词解释2、大小晏(二晏)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都擅长以小令表现男女恋情的婉约词,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晏殊,多表现男女恋情、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风格雍容和缓、纯净雅致,语言清丽淡雅、温润秀洁,也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并将其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的特质。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传世。晏几道,继承其父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并加以创新。其所作《小山词》,所写恋情都有着明确的思恋对象,情感非常真挚。他善于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形成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哀感缠绵、清壮顿挫。4、燕乐(宴乐)燕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燕乐,如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或外族)音乐的总称。燕乐的狭义概念则专指唐十部乐的第一部,即张文收所作的燕乐。中国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隋唐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是汉族俗乐与境内其他民族以及外来俗乐相融合而成的宫廷新音乐。它在隋、唐几位嗜好音乐的皇帝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发展。7、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8、以文为词辛弃疾所倡导的“以文为词”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