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矿区位于拜城县245º方向,行政区划属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管辖。矿区北距307省道9km,西南距阿克苏市106km,东距拜城县75km,距库车县188km。2、项目背景新疆拜城县滴水铜矿矿区位于拜城县245º方向,行政区划属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管辖。矿区北距307省道9km,西南距阿克苏市城区106km,东距拜城县城区75km,距库车县城区188km,均与乌-喀公路、铁路相通。项目分东西两矿区,其中西矿区开采标高:1534m至800m,由8个拐点圈定,面积17.3866km2。东矿区开采标高:1300m至620m,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3.24km2。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采矿工程在原有30万t/a规模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最终形成100万t/a规模。矿段资源总储量(332+333):矿石量3186.83万吨,铜金属量34.77万t,平均品位1.09%,其中:(332)矿石量1040.59万吨,铜金属量11.97万t,品位1.15%。(333)矿石量2146.24万吨,铜金属量24.77万t,品位1.06%。本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项目已投产运营多年,矿区在2007年委托环评单位编制了《新疆拜城县滴水铜矿开采及矿石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阿克苏地区环保局关于该环评的批复,2008年委托环评单位编制了《新疆拜城县察尔齐铜矿西段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阿克苏地区环保局的环评批复。但矿区在开采历史上因频换业主,使矿区一直未步入正轨正常生产,同时因种种原因矿区也未完成验收工作。目前矿区由拜城县滴水铜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手,为了改变矿区目前的各种弊端,对矿区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矿山的生产水平。但矿区现状开采规模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暴露。矿区本次环评将对矿山现状工程情况、生态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进行评价,找出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并对原工程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工程概况(1)矿区范围2010月获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拜城县察尔其铜矿《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2西矿区地理坐标:东经81°10′30″~81°15′00″,北纬41°28′45″~41°30′30″。开采标高:1534m至800m,由8个拐点圈定,面积17.3866km2。矿权拐点北京54坐标见表3.2-1。东矿区地理坐标:东经81°15′30″~81°16′30″,北纬41°28′45″~41°30′30″。开采标高:1300m至620m,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3.24km2。矿权拐点北京54坐标见表3.2-2。表3-1西矿区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Y14596118.22014513916.04024596129.25014518786.65034597054.78014518784.24044597060.52014520871.38054594746.69014520878.07064594744.71014520182.14074593819.18014520184.72084593804.40014513920.500表3-2东矿区拐点坐标拐点号XY14597250.0014521100.0024597250.0014523500.0034595900.0014523500.0044595900.0014521100.00(2)地质储量201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新国土资储备字[2010]154号、153号文批准《新疆拜城县察尔其铜矿(西段)详查报告》、《新疆拜城县察尔其铜矿详查报告》予以备案,批准资源量见表3-3。扣除已采出矿量和基建期内预计将采出的矿量,本次设计利用的储量见表3-4。表3-3详查报告批准资源量表矿段矿层资源类型矿石量(万t)品位(%)金属量(万t)西段B332555.581.015.61333760.501.158.75332+3331316.081.0914.36C332232.901.132.64333942.860.948.88332+3331175.760.9811.523矿段矿层资源类型矿石量(万t)品位(%)金属量(万t)小计332788.481.058.253331703.361.0417.63332+3332491.841.0425.88东段B33299.641.211.20333225.661.102.48332+333325.301.133.69C332202.061.122.26333243.601.112.70332+333445.661.114.96小计332301.701.153.46333469.261.115.19332+333770.961.128.65合计3321090.181.0711.723332172.621.0522.82332+3333262.801.0634.53表3-4设计利用资源量表矿段资源类型矿石量(万t)品位(%)金属量(万t)西段332738.891.158.503331703.361.0317.54332+3332442.251.0726.13东段332301.701.153.47333442.881.175.18332+333744.581.168.64合计3321040.591.1511.973332146.241.0622.73332+3333186.831.0934.77(3)建设规模本项目设计改扩建采矿生产系统,形成100万t/a规模采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新建:东区18号井、V号井、70号井,西区1320m主平硐、中央水泵房及变电所、供水系统、坑内压气、供水、矿山安全六大系统等。改造:其它斜井、提升机房、中段开拓、运输工程、井下通风工程、坑内动力通讯及照明、基建探矿工程、采矿方法等、地表炸药库等。(4)产品方案本采矿工程矿产品方案为铜原矿。产品如表3-5。4表3-5项目产品指标矿物名称项目硫酸盐铜游离氧化铜结合氧化铜硫化物及其他总铜含量(%)0.0070.770.0860.0720.93分布率(%)0.7782.979.277.76100.00(5)服务年限根据采矿利用储量,采矿方法及所采用的采矿损失率、贫化率指标、矿山生产计划的排产结果,西段矿体总服务年限为17年,不含基建期2年,第1年投产,投产年规模为正常生产规模的一半,第2年达产,最后2年为减产期;东段矿体总服务年限为18年,不含基建期2年,第1年投产,投产年规模约为正常生产规模的一半,第2年达产,最后1年为减产期。4、生产工艺4.1开采顺序根据矿体分布范围大,走向长,埋藏较深的特点,设计采用分期开采:一期开采西区1320m水平以上、东区1080m水平以上矿体;二期开采西区1320m、东区1080m以下矿体。矿体从上往下开采,每个中段首先开采位于上层的C层矿体,再开采B层矿体。4.2开拓系统西区一期为平硐斜井开拓、有轨电机车集中运输方案。西区二期为平硐斜井开拓、延深斜井方案。东区为斜井开拓。4.3采矿方法各中段的采场回采顺序为:沿走向方向由采场一端向另外一端回采。(1)普通房柱法该方法为滴水铜矿现有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此矿体。(2)短壁式全面采矿法该方法也是现有采矿方法,对其结构调整后用于开采边角矿体及不连续矿带。5矿石废石汽车运输(3)改进的房柱采矿法该方法作为主要采矿法,是在现有房柱法基础上调整采场结构参数改进而来,用于开采除边角矿体及不连续矿带外的矿体。4.4坑内运输西区1320m主平硐采用ZK10-7/250型10t电机车单机牵引16辆YCC2-7型侧卸式矿车运输,轨道采用22kg/m钢轨,轨距600mm。矿区西区、东区均采用ZK3-6/250型3t电机车单机牵引,东区矿车选用YGC1.2-6型固定式矿车运输,西区选用矿山现有0.75m3翻转式矿车运输,轨道采用15kg/m钢轨,轨距600mm。4.5地表运输西区矿石在主平硐口附近经汽车转运至选厂;东区矿石在斜井口附近经汽车转运至选厂。矿山采矿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详见图4.1-1。噪声废水废气废石图4.5-1矿山开采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矿床通风凿岩爆破井口矿石堆场×装载机副井提升地面井口平台选矿工业广场矿车运输出井6(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环境:由监测资料分析在7日监测期间,采矿场上风向、采矿场下风向PM10、SO2和NO2日均值除下风向PM10超标,超标率为71%,其余监测项目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分析下风向PM10超标原因,主要是因为项区气候干燥,风吹扬尘导致的。地下水环境:从矿井涌水的水质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溶解性总固体、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指标超标,这些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矿区的地质原因导致背景值超标。矿井涌水监测数据对比《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中水污物排放限值,矿井涌水各项指标均未超出该限值。项目矿井涌水不能作为生活用水及绿化用水,只能作为矿区生产用水。土壤环境:拟建区土壤类型为石质土及盐化棕漠土。根据监测资料分析评价区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厂区内重金属铜浓度比厂区外重金属铜浓度要高,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限值要求,表明矿山生产期间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影响不大。声环境:东、西矿区管理区昼、夜背景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值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结合管理区供热锅炉和采矿场无组织粉尘排放情况,确定以矿井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范围;运输道路两侧各延伸500m范围。(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采矿场矿井排水引起的水文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范围。(3)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采矿场各井口界外200m范围;运输道路两侧各延伸200m范围。7(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包括矿山采矿场地面建(构)物实际占地范围及可能出现扰动区的范围及其周边外延1km,运输道路两侧各延伸200m范围。(5)风险评价范围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炸药库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区域。8(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敏感点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医院、学校、集中居民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敏感点。本次评价将东矿区北侧2.5km处的选矿厂生活区作为项目的敏感目标。保护敏感点空气质量、噪声质量不受项目的实施而降低。(2)保护目标项目采矿场内不设置集中工业场地,运营期产生的大气、噪声、生态环境影响仅限于采矿井口和运输道路及道路两侧,根据现场勘查在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2、污染源分析2.1废气(1)矿区生活区大气污染源项目扩建后不新建管理区,全部依托原有设施。采矿区原设置两台(东、西矿区各一台)0.7MW的环保型燃煤锅炉供生活采暖和洗浴。锅炉全年运行,全年耗煤量为112t。烟尘排放量为0.71t/a,排放浓度为115mg/Nm3,SO2排放量为0.842t/a,排放浓度为683mg/Nm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中Ⅱ时段排放标准,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采矿粉尘矿井掘进及回采时,打眼、放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和含CO、NOx等有害气体的爆破炮烟,本项目为地下开采,废气通过污风井排放到地面环境中。根据现状开采情况,井下采用对角双翼式通风系统,通风回路风量为200m3/s,其中粉尘含量小于2mg/m3,粉尘排放总量约8.58t/a。爆破炮烟中含有CO2、CO、NO2、CH4等气体,其中有毒气体主要是CO、NO2。开拓、回采爆破使用炸药,年耗炸药总量591.7t。据有关资料估算(1kg炸药将产生CO113.1dm3,NO21.39dm3),爆破作业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