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案例:镜头一: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镜头二:学期末,幼儿园中班教师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汉字听写和数学题。镜头三: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所谓的“学前班”却爆满。镜头四:某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表:从上午9:00到下午4:00一共排了六节课。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有以下方面:1、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小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算术、珠脑算,更有甚者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2、很多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3、幼儿园进行多种考试竞赛,有的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考试,并将次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4、课堂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5、语文、数学、英语的教辅材料进入幼儿园6、幼儿背书包上学,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学前班和大班的桌椅占满活动室,没有活动区。7、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的评价停留在写多少字、学多少加减法上。8、小学有入学考试,将一年级的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内容。危害:1、严重损害了幼儿心理发展,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2、幼儿快乐玩耍的年龄背负了沉重的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承受的学习任务,很容易诱发厌学3、应该是小学学习的内容,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学习,是重复性教育4、小肌肉群没发育,幼儿过早动笔造成幼儿近视、驼背5、由于幼儿学习基础不一样,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计划6、幼儿园老师对小学的内容研究不够,方法不统一,入学后很难改正“小学化倾向”的弊端有: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