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主讲:李嘉文•在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布会上,社科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李培林在谈到公众关注的社会风险时,他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贫富悬殊。•凤凰视点2006年10月12日以《中国政治精英忧心贫富差距》为题报道:中国350位最有权力的人在10月11日结束了他们今年最重要的政策会议,会议称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党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了一种执政理念。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特点及影响•(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1、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最基本指标。国际上对基尼系数的划分标准是: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容易产生社会动荡。•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为0.16,1990年升到0.30,1995年上升到0.38,2000年已经升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不但高于所有的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35届年会“中国日”研究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指出: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社会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承认进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一项联合研究的成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53-0.54之间。这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警惕。2、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一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各种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的为5:1-6:1。•二是地区间差距扩大.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三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年,最高收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1.29倍,1999年达到2.49倍,2003年达到3.98倍。四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国有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平均工资差距为1.25:1,2001年扩大到1.63:1,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差距为1.49:1,2001年发展到1.77:1。五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所拥有收入的4.6%。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3、财产的集中程度越来越强,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别越来越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六月的调查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4、贫困和富裕人口状态悬殊(二)、客观看待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1、合理和适度的收入差距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2、客观分析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不同因素。我国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体制转轨、政策调整以及分配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综合反映。(三)贫富差距问题的特点•1、贫富差距拉开的速度非常快。•2、机会的不均等加剧了人们对收入差距状况的不满•3、过程的不公平是分配中最严重的不公平。(四).贫富差距过大的不良影响•1、一些非法收入造成负效率效应。•2、收入差距加大、市场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给许多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3、贫富差距拉大,内需难于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发展到1000至3000美元时,可能会出现贫富加大、两极分化加剧等种种社会经济问题。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是社会问题多发期。而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突破了1000美元,去年达到了1700美元,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期,我们必须吸取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应对当前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尤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逐步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邓小平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发展。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年谱》1364页)就贫富差距的过分悬殊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二、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收入分配是人际和谐的核心.•初次分配要继续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再分配要体现社会公平•今后,政府要立足于“服务型政府”,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着力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民生事业。——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大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是要使社会的收入阶层结构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格局,变“金字塔型”为“橄榄型”。•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是搞平均主义。•收入差距不能太大,太大就如落差太大的水一样,会因巨大的冲击力而形成破坏力。(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依法保护合法高收入。•2、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低收入者总体收入水平。•3、充分发挥政府对再次分配的调控职能。•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5、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6、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