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上班”,你的第一反映是:工作可以享受吗?•为什么自己没有这样的感觉?•哪些人在享受工作?猜猜看•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享受工作?享受工作四川省心理学会张渝现实中的困惑:•工作要求与自身能力、兴趣之间矛盾重重;太多的无用功和形式上的材料积累,占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自己的孩子发展受限…•生源差,要求高,没法教!•付出多,回报少,太尴尬!•标准严,提升慢,实难办!•压力大,排解难,好心烦!•返航途中:•夜幕迷雾•信号逼近•转向命令•舰长二等兵•旗舰灯塔•拨开心灵的迷雾一、什么是压力:•压力是“压力源”(压力事件)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指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现实生活会遇到许多矛盾冲突,当困难挑战或超越个体性格、能力、生理的局限性(最大限度)时,个体觉察到压力。•此时原有的平衡会不断打破,个体便处于“习惯”与“变化”的冲突之中,要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个体的心理能量将大量消耗。•压力通过个体的情绪、语言、行为表达出来。•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面对同样的客观事件,不同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强度不同。二、我们能体验到的压力•(一)外部压力•1、工作角色压力:•岗位压力:各学科之间学习状态;各班级之间卫生、体育项目、班会活动的竞争;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安全隐患等偶发事件……2、人际压力:•①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同龄人之间……复杂的关系;•②家庭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夫妻、亲子、父母之间3、经济压力:①教育②医疗、③房、④车•4、文化压力:•集体文化、现实、价值观、传统、伦理、礼仪、主流文化。用意志力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二)内部压力:•自己的职业发展、价值倾向•——想得到什么?•仅仅是为了生存或面子,被迫从事枯燥的工作;还是在工作中总能感受到乐趣、展示才能,获得职业成就、获得心理满足。•当个体的心理能量、职业倾向、期待与生存现实协调一致,妥善处理个体心理需要时,压力将变成动力;反之则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您愿意减轻自己的压力吗?尝试着写出自己体验到的压力,再按照轻重程度排序:三、产生压力的因素•1、性格:•2、内在的心理需求•3、习惯——僵化的规则•4、其它(个人受教育程度、经验的积累、社会资源……)1、性格因素:•①制造压力的性格——A型性格•不让自己放松,时刻处于警觉状态。不停地搜索压力、问题。•高抱负,逼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超负荷的任务。想的很多,自己没有快乐,也不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亲和力不足。——冠心病高发人群。②制造灾难的性格:•焦虑特质性格•思维总是指向糟糕的结果,总是想到会出问题,糟糕透顶。•总是预演可怕的未来,指向挫折、责难、焦虑。阴暗思维③完美主义性格:•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完美无缺•生怕得罪人,一切为周围人满意,过分在乎别人的感受。今天哪个地方又没有做好,不能有任何差错……④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性格:•只想不做,或想得多做得少,压力越堆越多。•⑤过分地耗电,过分争强好胜,焦虑来自感受,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所思所想只是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别人不对。2、内在的心理需求•压力来自个体的内心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略•攀比(不合理的比较)•过高的成就欲望,带来不必要的挫折感。3、习惯因素——僵化的规则内部规则:观念、程序、规条、必须(应该只能)怎样(如万事不求人、不愿意交流(打肚皮官司)行为习惯:大小事情自己做(给别人不放心);晚上总是不能早睡;桌子上文件总是处理不完;事情总是要等到不能再拖的地步。按部就班、工作、生活习惯4、其它•个体生理素质•年龄、受教育程度•经验的积累•能力结构•社会资源——支持系统五、获得“享受感觉”的途径、方法•1、充电、学习、扩展视野•ABC理论ABC事件看法结果、情绪ACBC决定自己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A事件:小王的经历校长又送来一个差生!B想法:•凭什么发配给我,其它班的人比我班上少。晚上吃桃子,总是捏软的!•C结果、情绪:•郁闷、烦躁——应付、拖延——被指责——愤怒、对抗……•A事件:校长又送来一个差生!•B想法:•对我能力的认可,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促使自己拓展思路……•C结果、情绪:•愉悦、振奋——尝试新的工作途径、方法——获得认同——自我价值逐步得以实现!•A事件:•面对新一代,实施新课改,达到新要求。•B想法:•时间不够、学生难教、投入高,成效低——没办法啦!•C结果、情绪:•沿用过去的观念,重复低效、甚至无效劳动说算理;厌倦、无奈、无能、放弃!•A事件:•面对新一代,实施新课改,达到新要求。•B想法:•沿用昨天的观念、方法,教育今天的学生,肯定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必须充电、更新观念,尝试新办法,才能取得好效果!(不是没有办法,是办法太少)九指抬人我笨还是你笨;•C结果、情绪:•创造性的劳动,成效显;与学生一起成长,愉悦、自我价值逐步得以实现!我在为谁工作?•为生存、为面子、为地位?•究竟是为什么?•付出劳动获得工资的同时,还能获得什么?•锻炼的机会、展示的平台;经验、毅力、能力的提升;与人交流沟通,融入社会怀抱;(边缘化后的孤独)大街上的义务交通管理员2、改变不良思维习惯•“阳光思维”VS“阴暗思维”•“资源取向”VS“问题取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同学会”•绝不预演可怕的未来!多描绘光明的前景!3、掌握“比”的“角度”•苦恼多来自“偏颇或片面”的比较追求绝对的公平;调节比的角度和起点绩效工资带来的苦恼•与自己比,沉下心来,发掘潜能,每天进步一点点!钱是会用完的,能力却是不断增值的•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我想得到什么?怎么做可以得到?目前的做法是否在向目标靠近?需要怎么改变?两可图4、不断尝试新的选择•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选择”是个体的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即便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选择时,还可以选择什么?•①选择:“态度”——•重新解读事件意义许振超与吊车•②选择:“怎么改善条件、途径、方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其实就是发展自己的应变能力。活生活生活像一面镜子:你面带微笑,它就冲你微笑!你面带痛苦,它就冲你发愁!当我们成为一个爱学习、会选择、善分享、勤反思、不断尝试新行为的个体时,你就拥有了“享受工作的能力”!谢谢大家为我提供的舞台!请提宝贵的意见!•电话:13880241642•邮箱:zhzh6512@163.com•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