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与社会热点分析一、坚持和平发展合作,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学习目标:国际关系的变化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的国家关系新变化和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掌握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朝核问题、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非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等,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知识分析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理解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宗旨和原则。·考点链接(一)与经济常识结合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中国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外资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克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坚持抵制国外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等的侵蚀。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3.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只有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拓宽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4.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5.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①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④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二)与哲学常识结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基于当今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同时对如何发展我国对外关系起到指导作用,必将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2.建立和谐世界的辩证法依据。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世界各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具有多样性,这说明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谐世界应是共同安全、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的,这说明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或者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要求国家间进行相互合作,实现全人类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5.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当前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中日关系有分歧也有合作,但合作是主流。6.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和谐世界是中国和谐社会理念从国内政治向国际政治的延伸,是对话中求安全、合作中谋发展共赢思路的深化。(三)与政治常识结合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平等、自卫、管辖等基本权利,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义务。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等,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将自己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基础之上。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2.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的相悖是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中美、中日、中印、中非、中俄、中国与东盟等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的。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联合国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处理国际关系必须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联合国在解决朝核等问题上要发挥更大的作用。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确保世界和平稳定,是许多国家的共同愿望,也反映了和平、稳定、发展的世界总趋势。中非、中俄、中美、中日、中印、中国与东盟等关系的变化也体现这一点。5.体现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朝鲜进行核试验,其目的在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中国能够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也是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6.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开展大国外交的过程体现了这一点,我国政府主张朝核问题的解决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体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7.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国人民对本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政治体制的自主选择;必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8.建设和谐世界的意义:建设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时政术语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和决策权。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4.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提出了“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材料三: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进南南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国一向重视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对非洲不发达国家的部分输华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有何积极作用?(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哲理。(3)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我国有什么经济和政治意义?例1参考答案(1)①关税是国家财政的来源之一,同时,征收关税起着调节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市场的作用。②我国对非洲不发达国家的部分输华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有助于从非洲进口我国生产不足的原料、半制成品、能源等商品,维护我国加工工业的发展。③我国对非洲不发达国家的部分输华商品实行免关税政策,将增加这些非洲国家向我国出口相关的产品,有利于非洲国家在对华贸易中增加外汇收入,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2)①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是影响世界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大发展力度,缩小南北差距,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世界。②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解决南北发展差距加大的问题,既离不开发达国家的支持与援助,更离不开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团结与合作。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必将走向共同富裕(3)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②有利于加强中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政治意义:①能增强相互信任,发展双方友好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好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③有利于推进和谐世界建设。例2.材料一:近年来,虽然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日本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和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使中日关系遭遇“寒流”。面对日本的挑衅,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五点主张,希望尽快扭转中日关系的困难局面。经过两国的共同努力,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于2006年10月8日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称要正视历史、化解矛盾,积极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1)试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并有效解决中日之间的矛盾?例2参考答案(1)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虽然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日本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和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使中日关系遭遇“寒流”。(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会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中日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我们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必须正视历史,坚持以史为鉴的方针。(或者: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日本正视历史,正确处理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中日关系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2)①开发民用能源,发展经济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理应受到其他各国的尊重,并获得充分的信任。②各国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有义务遵循国际法规,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③安理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监督核能利用,维护世界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各国应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有益合作。④我们反对核问题上搞双重标准,以及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构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目标弘扬长征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近一年以来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了解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高考命题的重点及趋势。·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大会上全面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求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地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离开对消费者心理及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离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增强文化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4.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