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热点解读】背景材料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手段,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热点解读】《十一五规划》在第九部分(36)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用较大篇幅又作了颇为具体的表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又慎重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科学准确地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文本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1.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2.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3.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投入、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抓项目、人事分配配套改革、配置好资源等。文化产业:培育好市场、企业改制与重组、调整所有制结构等。重点是形成市场、产业两大格局。【文本解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解读如下:1.文化的性质与作用。2.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4.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原则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该热点专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频率不是很高,即使考查也只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显得有点“冷”。但2005年全国文综卷考查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问题,地方两套文综卷则都以发展红色旅游为背景,考查了其对经济政治的意义。文化也是一种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推进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因此,预计该专题将一定会考。考点预测:在复习备考时,应结合本年度出现的一些重大时政问题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提升文化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多样需求”等复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事业的繁荣,对外文化交流等热点从文科综合的角度很容易考查。【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一、为什么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经济意义:材料最新调查显示,最近5年中国居民的文化购买力超速发展,文化产品消费增长超过物质产品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2004年中国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游戏业、旅游业、演艺业、网络传播业等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加上文化带来的相关服务,总产值已经在2万亿元以上,专家预测,5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4万亿人民币。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高于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业大体相当。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经济意义。【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经济意义:答案要点: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经济总量,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意义:材料一有专家称:“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材料二在美国,文化产业是第一大出口产业,2004年仅电影的出口高达80亿美元。通过电视、电影、连环漫画、杂志、广告等,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人民思想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的教育制度。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意义。【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意义:答案要点: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履行文化职能,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3.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材料一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18.5%,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3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材料二据国家电影局信息,200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为20亿人民币,中国电影海外票房16.5亿,观影人次超过5700万,业界因此乐观地分析2005中国电影呈现高开高走态势。但韩国2004年的票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2005年的总票房收入较2004年轻微下降0.5%,仍为115亿元,而中国电影2004年上半年50部电影加在一起才1亿元多一点。(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从哲学角度谈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怎样保卫国家的文化安全?【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2.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答案要点:(1)与美、日、韩等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2)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经济全球化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保卫国家文化安全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善于分析和处理矛盾,抵制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我们要大胆“走出去”,扩大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在竞争中保卫国家文化安全。【热点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二、如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近年来,广东省确立了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理念,大力推动文化大省建设:制定了《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和相关政策法规;把2005年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年,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让智慧得实惠,让才华变财富”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举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让广东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投巨资,建设“广东流动图书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广东文化产业产值连年高幅增长,2004年,广东文化产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比重跃居全国第一。文化事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答案要点】(1)①广东省通过制定发展纲要和相关政策法规,是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②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有利于发挥多种经济成分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③建立“让智慧得实惠,让才华变财富”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掘广东省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了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④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⑤举办第七届亚洲艺术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开拓世界市场。目前,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都各显神通。上海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之路;北京提倡“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广州的路子是“坚持市场导向,凸显产业属性”;深圳的路子是“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本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互动”;云南发展思路是“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2)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体现了哪些重要哲学原则?【热点解读】三、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10多个省、市广为流传,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A.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B.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拓展分析】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中国要产生自己的国际品牌,没有强大的文化基础、文化认同,是断然不行的。中国这个曾经是“世界文化中心”的国度,今天更多的却是为“国际品牌”代工,挣国际品牌的加工费。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作贡献。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产品已经占出口的70%和60%。10年前有美国学者就预言:“假如将来有一天,美国的原材料枯竭了,美国的工人也不愿工作了,但只要全世界还向往美国文化,我们在市场上就仍是不可战胜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文化则是企业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2005年9月历时两年、覆盖两国全境、先后举办700余场活动、被誉为“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的中法文化年即将在金秋的北京落下帷幕。“中法文化年”是深厚凝重的东方中华文化与浪漫迷人的西方法兰西文化在世纪之初一次的热烈握手。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1)分析中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治经济意义。提示:政治意义可从国家的对外职能、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的角度分析。经济意义可从发展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的意义角度分析。(2)结合政治常识谈谈怎样才能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提示:(1)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就要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国人民对本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政治体制的选择;(2)必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拓展分析】1.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的原因(1)从政治学角度,可从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等角度分析。(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从哲学角度,可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重视精神的力量,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拓展分析】2.如何发展文化产业?(1)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主要有:国家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等。(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主要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税收杠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优势文化企业,实行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利用财政加以扶持等等。中央的主要精神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3)从哲学角度分析,主要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措施解决问题。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发展思路不同,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政策应该有所不同。【拓展分析】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