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课件高考政治发展现代农业复习课件高三政治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涉农问题的高考预测二、具体做法及评价一、预测:1、方向:涉农问题的高考预计将围绕现代农业中的“现代”的内涵而展开2、依据:近三年高考与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内容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核心:促进农民增收选择题:1、国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2、国家决定,2004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C)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C.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D.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3、2004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粮农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其目的是为了(B)A.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C.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4、★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加收入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农民增加收入(BD)A.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B.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C.有助于实现社会成员财产的均等化D.有助于消除城乡差别主观题:5、“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读图回答: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4分)(参考答案)人均纯收入增加。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6、(32分)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材料一:材料二:农民人均纯收入(A)[其中来自农业部分]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B)A:B(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2)运用国家的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近7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产粮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缓慢。材料二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7年里有所扩大。而且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2)运用国家的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参考答案)①农民增收缓慢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②国家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政府的责任;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参考答案)①唯物辩证法强调,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③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7、表1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表2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图1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⑶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⑵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⑴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⑴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参考答案)表1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2分)表2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2分)(注:如考生通过计算,如:2000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2.79:1,到200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3.23:1,由引得出“差距正在扩大”的结论,可酌情加1分,但该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7分)图1显示:我国农村人均税费负担包括农民上缴的税收和费用两个部分,以税收为主;2003年农民人均税费从类型看,越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越是以种粮食为主的农民,税费负担越重。⑵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参考答案)从表1与表2之间的关系看,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城市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高,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3分)从图1与表2之间的关系看,2003年农民所缴纳的税费人均虽然不足70元,但相对于农民较低的收入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3分)(注:考生亦可从图1与表1关系的角度回答本要点)⑶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参考答案)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4分)选择题1、北京市贯彻中央精神,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回答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2003年是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C)A.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2、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原因是:(B)A.农村社会还处于封闭原始的发展水平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阻碍了农业的发展D.农民增产就能增收主观题:3、(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参考答案)在农民收人的构成中,工资性收人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参考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4、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1号文件;2005年初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l号文件。(参考答案)图一说明,2004年夏粮产量较上年均有增长,其中秋粮比夏粮增长更多。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显著增长。图二说明,2004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节节攀升,从10月秋粮上市后,粮价回落,物价总水平也随之走低。表一说明,两年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增幅比2003年大。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参考答案)粮食供需缺口较大,粮价上涨,引起物价上涨;秋粮上市,粮价下跌,物价也随之走低,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生产的状况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图一、图二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题1、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D)①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C)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A.④②⑧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ABD)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D)①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②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③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主观题:5、(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材料二、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谈》2005年第1期回答:(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保证中央财政支农功能的实现,提出措施及建议。(10分)(参考答案)(2)①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财政的功能,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②鉴于目前农资价格上涨等现象,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③必须加强对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安排和监管,(如有其它建议,言之成理,酌情给分)(3分)。6、以下是记者对两个村书记的采访记录甲村问:咱们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是多少?答:18000元左右,比前年增加了10%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答:那可多了,原来的荒地已经被改造成草莓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