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促学生德育发展研究》实验方案吉首市河溪镇中心小学黄增峰一、课题提出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德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从德育涉及的几个层面来看,目前小学生德育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重智轻德的不良教育现象普遍;2.学校“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的形式主义的状况普遍存在;3.不良的影视影响,学生心里健康状况不佳;4.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责任不清,工作机制不完善,价值导向扭曲,教育效果不好。5.学生在校良好品德和养成教育过程未能真正得到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由此可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如何正视困难,解决问题,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针对适应他们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优化其成长环境,为促进现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课题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依据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选定《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促学生德育发展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利用“网络联校下的班队课”、“校园乐拍”这一的平台及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真正把教育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行动上。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职能的作用。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培养学生成为“讲文明、有道德、守纪律”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二、课题的界定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是指以学校和家庭为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德育课堂”和“校园乐拍”媒体传播,记录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过程的成长数据及资料,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三、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学校德育的务虚、无成长记录的状况,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实效,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促进学生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究案例。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1.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2.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3.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五、研究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提高现代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目标。1.通过“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认真度。2.通过“校园乐拍”提高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践行度。六、研究内容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方法、模式和实践理论。该研究围绕德育教育,以提高现代学生道德品质及文明礼仪水平为目标,深入研究,寻找在“网络联校+校园乐拍”下进行有效德育教育的创新点,形成具有“互联网+”德育模式。七、研究假设(一)、概念1.网络联校的班队课,2.校园乐拍1.网络联校的班队课:中心小学为网络主校、阿娜和渔溪小学为两个网络分校。网络主校的老师负责撰写班队课教案,上班队共享课堂。2.校园乐拍:在互联网+时代的校园网络电视台,学生拍摄德育素材,制成德育宣传片,并发布学校网站,为全校师生、家长提供直播和点播。(二)、实验假设网络联校的班队课从一年级开始实施,长期以往坚持,循序渐进提升,师生的道德素养都能得到提升,并能为每个孩子成长过程提供视频、图片、文字的记录。校园乐拍的正常开展为学生提供良好品质展示的平台,训练学生对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熟练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及创新能力。(三)实验变量1、自变量界定:自变量:学生品德素养及行为习惯的提升。“网络联校的班队课”的培养模式“校园乐拍”的培养模式操作要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撰写脚本、拍摄、播放、观看,再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然后做出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评价、写出心得,最后学生实践此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参与引导,教师相机进行评价激励。2、因变量评价体系。a、“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效果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学生方面(70)状态(15)主动、积极、有浓厚的兴趣(5)认真的做好记录、评价(10)广度(15)学生全体参与,乐于与他人交流(8)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7)时间(10)议、评10分钟(5)有讨论的高潮(5)形式(10)个体、小组、师与小组间,集体等组织形式有机结合(5)观察、思考、评价、讨论、辩论相结合(5)班队课学生听课老师组织参与评价讨论评价激励参与引导实践效果(25)95%以上的学生达到目标(5)明礼、知礼、习礼、达礼(10)把正确的想法付诸行动(10)教师方面(30)指导思想(3)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1)重视学生态度、习惯的培养(1)注重情感熏陶(1)目标内容(6)思想教育目标适度、具体,有针对性(2)能根据现阶段的德育工作与班队课相结合(4)指导过程(9)让学生找到班队课中的目标,学习+实践(2)方法多样(3)关注个体差异,重视过程,尊重学生独特体验。(2)善于鼓励学生(2)教师素养(12)能创设宽松和谐环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2)能正确搜集、判断、选择和运用信息资源用于学生的认知行过程(5)做好德育教育的素材收集,善于运用素材教育学生(5)3、控制干扰变量①、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②、对比视察结果不向学生公布。八、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可行性分析)1.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本着“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办学思路。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校长带头抓,教科室主任具体抓,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在全校各学科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并在经费、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2.重视科研人员的选择和培训搞好实验的关键在科研人员。我们选择了一批现代教育意识强、积极肯干、刻苦钻研的科研人员,定期组织学习理论,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德育素材,充分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3.配置硬件设备硬件设备的配置,是保证课题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我校为此做了充分准备,班班配有电脑,建录播室一间、校园电视台一间,电脑室1间,校园网一套等。4.有教科研的经验基础: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已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有成功的完成“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的研究经验,这对本课题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九、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本实验属于应用研究范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行动研究的定义: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为一种螺旋式深入发展的过程,一般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新计划几个环节的循环。2、实验对象:三(1)班、三(2)班、四(1)班、四(2)班、五(1)班、五(2)班、五(3)班班为重点实验班。3、实验科目;德育教学。十、实验检测1、观察:主要观察学生在研究中的参与状态,态度、情绪、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外现行为。2、调查:主要调查学生活动中文明程度变化趋势。3、测试:主要检测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十一、实验评估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十二、实验步骤(一)第一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1.选题论证,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3.申报课题;4.组织课题研究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二)实验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1、总结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拟定第二阶段的研究计划;2、在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按计划实施研究;3、总结前段研究工作,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4、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5、参加课题研究评估,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6、探究“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校园乐拍”现实教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整理成册;进行中期小结验证实验结果,推广实验成果;7、参加课题研究培训班,重在整理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提高课题研究的学术水平;(三)、第三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部署后段课题研究工作;2、搜集课题结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作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准备工作;3、评估验收课题成果,推广实验成果。十三、实验机构组别姓名级别职责课题研黄增峰小学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培训,实验资料数据分析,构建“思想教育+实践”模式,撰写工作总结阶段性,终结性实验报告。指导建德育素材库资料打印归档少先队德育活动的方案、过程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十四、实验预期成果《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校园乐拍”促学生德育发展研究》实验方案《“学生品德培养过程成长”模式初探》论文究小组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收集德育素材,学生记录,每月纪实信息网络的管理、资料摄录编辑刻盘组别姓名职责指导小组谢文斌湘西自治州电教仪器站书记、副站长(中高)负责课题实验的指导工作。领导小组黄增峰校长(小高)负责实验的全盘工作,理论指导,保证实验设备资金到位。负责实验全过程的理论指导。负责调控全过程,负责教师培训的有关事宜。组织和督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校园乐拍”促学生德育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德育素材的整编《家校携手有效利用“网络联校的班队课”“校园乐拍”促学生德育发展研究》结题报告、光盘等。十五、经费预算及来源预计:1万元。经费来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