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学派(第十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PPT制作:楚跃龙、郑剑、张晓杰、赵宁讲解:朱荣、赵明伟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经济组织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权学派理论交易成本学派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与扩展主要代表人物简介主要代表人物罗纳德·哈里·科斯道格拉斯•诺斯奥利弗·威廉姆森张五常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Coase)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英国经济学家。科斯因为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其思想被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道格拉斯·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市。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1790—1860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制度变化与美国的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Oliver·Eaton·Williamson,1932.9.27—)“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1977年)。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张五常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自1980年代起在香港报界以产权理论分析时局,在中港两地引发回响。张五常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跟英治香港时期的自由开放极力推崇。并曾于1988年,引荐弗里德曼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据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阶层,也时常阅读其文章。新古典经济学家是在不考虑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条件下,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两大基本假定”和“—个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基本假定一: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基本假定二: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一个基本信条:市场充分自由竞争能够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好的程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这种假定和信条有些脱离现实,并对其做出修正和扩展。认为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定。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在交易过程中,人们不可能在合约中对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给交易当事人所带来的收益或风险做出详细的规定。所以通过设立制度或进行制度“创新”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协调不完全合同或契约引起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修改一主张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PS:“机会主义”概念是威廉姆森在借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分析保险合同(契约)时所使用的“道德伤害”一词基础上形成的。威廉姆森认为,“有些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使用狡猾的伎俩”,比如,说慌、欺骗、偷窃和毁约等,这些机会主义行为需要设定各种制度来约束。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认为,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人们不可能判断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是否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对此做出迅速的反应。因而凭借说谎、欺骗、毁约等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就可以得逞。所以,人们需要设立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秩序。修改二由此可见,人是在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要研究现实中人的活动,就必须研究现实中的制度。一、交易1、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他把交易与畜牧业、矿冶这些生产活动并列开来,因为交易与生产所发生的关系不同,交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畜牧业、矿冶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经济活动。对交易的这一区分与新制度经济学把交易与生产区别开来并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相去不远。2、康芒斯的观点(1934)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他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他定义了交易的内涵,分析了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的所有权的让渡和取得,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交换(exchange)不同,交换是转移和接受物品的劳动过程,而交易不是以实际物质为对象,而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让渡和取得关系,是依法转移法律上的控制;-交易是使法律、经济学、伦理学发生相互关系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具体交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运行机制或制度。二、费用的“发现”和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最早来自科斯,科斯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的基础上才“发现”交易费用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为现实背景。在它看来,价格机制能够自动保证各种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意味着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是无成本的、无摩擦的,就是说,交易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科斯的问题是,既然价格机制如此完美,企业内部交易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存在?人们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以企业取代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科斯看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价格机制的运行并非没有成本。•在科斯看来,既然市场交易存在着成本,企业替代市场一定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作为一种不同于市场的交易组织或交易方式,正是企业的本质。•阿罗(1969)是第一个使用“交易成本”这个术语的人。三、交易费用理论科斯的交易成本观点(企业的性质,1937)“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市场交易(即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利用价格机制的其它费用,比如签定长期合约可以由于不确定性而导致预期困难,对未来的实施需要较高的费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观点“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他将交易费用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前的交易费用是基于交易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困扰,因此需要事先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在明确这些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过程中是要花代价的。•事后的交易费用是交易已经发生之后的成本,包括由于交易协约安排或调整不当所需要的费用、为调整协约和实施协议而建立并运转管理机构所需的费用,以及协约各方为实现互惠互利而尽义务所承担的维系费用等。张五常的交易成本观点•张五常:“所有那些在鲁宾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的生产和交换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活动。当把交易成本定义为鲁宾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把经济组织同样宽泛地定义为任何要求有‘看不见的手’服务的安排时,就出现了以下推论: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四、交易费用的性质•1.交易费用是机会成本•在科斯指出市场与企业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后,交易费用自然地就被赋予了机会成本的含义,因而才能被纳入新古典框架,用边际和替代概念加以处理和分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自然要对交易的方式进行选择,交易费用也因而具有了机会成本的性质。根据经济理性原则,生产者总是按照自己的约束集,选择对他来说交易费用最小的组织生产的制度结构。看书?还是睡觉?2.交易费用是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利益冲突与调和过程中损耗的资源。•经济主体之间不仅在信息上具有不对称性,而且由于分工和时空上的差异,从主观和客观上导致了知识和经验的个体差异,这就使得任何经济主体都难以完全理解和无成本地知道其他经济主体的劳动性质和所生产的产品的性质。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还使经济主体间信息、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被机会主义地利用,交易费用陡然放大。因此,使信息变得便宜的制度、使时空得以缩小的政策和技术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善,都能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3.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人们的社会分工总是不断深化,知识和经验的个体差异无法彻底消除;人们的认识在时间上具有不一致性,对于这种不一致,任何措施只能有限地将其缩小,而无法彻底消除。•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和技术是降低交易费用的两种主要力量。•要看到,技术进步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产生诸如新的有效的度量方法使交易费用降低;另方面,技术进步意味着出现更复杂的商品从而提高交易费用。对于任意一项经济活动,人们只能在事前根据不完备的知识和经验对交易费用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估计,准确的计量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由于人们难以在事前就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和生产的技术条件的各种可能的搭配进行详细的比较,交易费用的机会成本性质将变得令人难以捉摸。正因为如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的经验、意识形态、习惯等会左右其决策并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4.由于事件的概率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五、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与影响•(一)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1、威廉姆森的观点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人的因素:(1)有限理性(2)机会主义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在他看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不同的经济理论对人的理性假设有三种:完全理性;直觉理性;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说,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经济活动的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仅是有限的条件下的理性行为•威廉姆森说:“理性有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就需要正视为此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计划成本、适应成本,以及对交易实施监督所付出的成本。”(一)有限理性•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威廉姆森认为其基本意思是:经济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有策略的利用信息。•威廉姆森:“我说的投机指的是损人利己;包括那种典型的损人利己,如撒谎、偷窃和欺骗,但往往还包括其他形式。在多数情况下,投机都是一种机敏的欺骗,既包括主动去骗人,也包括不得已去骗人,还有事前及事后骗人。”•机会主义行为又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机会主义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1)资产专用性(2)交易的不确定性(3)交易的频率一、不涉及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不管交易频率高低,与市场组织相匹配。由于资产专用性很弱,交易双方互不依赖,各自都可随时找到交易伙伴,都不关心交易关系的持续性,双方靠事先签订的契约,一旦发生纠纷,随时诉诸法院进行裁决。威廉姆森把交易与规制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分为四种:二、涉及一定程度的专用性资产、交易频率较低的交易,与三方规制结构相匹配。所谓三方规制结构是由交易双方和和受邀仲裁人共同组成的一种规制结构。由于交易频率较低,双方设立专门规制机构的费用难以得到补偿。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双方倾向于采取三边规制结构,即只有在发生契约冲突时、共同邀请第三方来进行仲裁三、涉及专用性资产、且交易频率较高的交易,与双方规制结构相匹配。双方规制结构是指由交易双方共同组成的对交易进行组织管理的规制结构。在这种规制结构下,交易双方主要通过相互持股,购买方在供应方做专用性资产投资等方式,增加双方的共同利益,均衡双方的交易风险,使双方的交易关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四、涉及高度专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