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2013-09-192第四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第二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第三节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第四节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2013-09-193第一节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一)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二)思想基础1.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魏源(1794-1857):士大夫阶层代表“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社会盛行的空谈心性的“宋学”和专事考据的“汉学”提出批评,倡导“经世致用”的新学风,提出变通科举,学习实学,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013-09-194严复(1854—1921)“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很重视妇女教育。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2013-09-195林则徐(1785-1850),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2013-09-196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向西方学习西学、西艺的教育思潮。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士大夫官僚主张仿效西方列强练兵制器,兴办军工和民用企业,从事洋务活动首先要重视培养洋务人才。2013-09-1972.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宣传(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2)康有为的《大同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制度。(3)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提倡设立两年制幼稚园,招收5岁以下的幼童2013-09-198第二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就包括了蒙养院制度,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2013-09-199一、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的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3-09-1910(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1.章程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址。”2.蒙养院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2013-09-1911(二)蒙养院的设置蒙养院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2013-09-1912(三)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育婴堂和敬节堂的乳媪和节妇充当注:乳媪(rǔǎo),乳母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烈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等,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歌子《家政学》。2013-09-1913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2013-09-19141.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湖北幼稚园已经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的女子专门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是我国幼儿师范最初的萌芽。张之洞开办敬节学堂和育婴学堂,培养乳媪和家庭教师,主要为官宦之家服务。1902年,严修创办严氏女塾。1902年,吴馨在上海创办务本女塾。1907年,清政府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规定了师资问题。1909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为我国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1907年,由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印行、顾倬编辑的《幼儿保育法》也是参考了日本、德国的幼教书籍,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编辑而成。2013-09-19152.蒙养院的兴办1903年秋创办的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省立幼稚园)——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近代中国第一所幼儿园。附设在武昌模范小学内。湖北省立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是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幼教机构,即私立蒙养院。2013-09-1916湖北省立幼稚园创建人员合影2013-09-1917第三节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幼稚园及幼教师资培训班不仅在时间上早于我国自办的同类机构,而且在数量上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大超过中国自办的幼稚园2013-09-1918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七岁为止,他可以保证使他以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梅因“幼稚园以至大学……皆应为社会之中心点,以养成基督教信徒、教育家、慈善家为目的。”——麦女士“中国之宜设幼稚园,如此其急也。吾党传道之士,苟之劝道华人之法,惟幼稚园之收效为最大。”——林乐知2013-09-1919一、设立幼稚园(一)设园宗旨以基督教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是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二)教会幼稚园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80年代中国沿海福建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出现小孩察物堂。此外,教会也在中国设立婴儿园。如由龚史曼格夫人创办的浙江湖州的民德妇女职业学校就附设了民德婴儿园,作为学生的实习场所,招收出生到8岁的儿童,采取母子同校的办法,婴儿多为妇女部学生的子女。2013-09-1920(三)兴办“慈善”事业类型: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慈善事业只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目的。2013-09-1921二、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一)兴办幼稚师范学校或女学1889年,金振声女士苏州英华女中1892年,海淑德上海幼稚园教师训练班1898年,英国长老会厦门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发展为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举例:1902年,景海幼稚师范学校,其课程可分为三类:一是外语、宗教等课程;二是文化课;三是专业课。特点:1.规模较小、毕业人数不多、影响不大、宗教色彩浓;2.教师和学生都先天不足2013-09-1922(二)吸收留学生赴东、西洋接受幼教专业训练1.日本1901年、1902年日本实践女子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速成科2.美国1908年,庚子赔款(三)直接任教于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武昌蒙养院、湖南蒙养院、四川女子师范学堂(四)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2013-09-1923第四节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一、儿童的公养公育(《大同书》)1.“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2.“去家界为天民”3.“公养人而公教之”4.设计儿童公育体系2013-09-1924二、论胎教(一)胎教的意义1.正本清源2.人种改良之计优生学(二)胎教的内容和实施1.适宜环境的选择2.胎教的宗旨即保胎、养胎3.孕妇的教育2013-09-1925三、论婴幼儿教育(一)环境的选择母婴分离(二)教育宗旨“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2013-09-1926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第二节幼稚园课程第三节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和发展第四节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第五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2013-09-1927第一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首先,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制定了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内容的国民教育宗旨。其次,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更名为学校,蒙养院改称蒙养园,收未满6岁的儿童。再次,教育部颁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以造就蒙养园保姆为目的。2013-09-1928二、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上的确定1922年,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同年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所谓“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七项标准:(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留各地方伸缩余地。2013-09-1929关于学前教育,此学制规定,小学校下设幼稚园:“幼稚园收受6岁以下之儿童”,把它正式列入学制系统。2013-09-1930第二节幼稚园课程1928年5月,南京,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讨论了陶行知的提案“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及教材案”。提案提出的理由:一是民国成立16年来国内幼稚园的课程和教材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二是全国所设幼稚园的课程和教材多半都是从国外来的,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2013-09-1931一、幼稚教育总目标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2013-09-1932二、课程范围课程范围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7项,每项均列有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要求。2013-09-1933三、教育方法1.强调照顾儿童的喜好,不必强调一致地活动。教师要进行引导和个别指导。2.采用设计教学法。3.强调儿童要做户外活动。4.引导儿童,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5.教师要做观察、教育记录。6.儿童的玩具用品尽量利用废物、天然物和日用品。7.教育活动要与家长相结合。2013-09-1934第三节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和发展一、公立幼稚园(一)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建立于1919年,招收3-6岁的幼儿,多半系教员子女。游戏运动器具和恩物等设备齐全。在教学中以生活为作业,谈话、游戏、手工、音乐为主要活动。2013-09-1935(二)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该院成立于1935年,招收两岁半至五岁的幼儿20人,每半岁一个级段,每级段各有4人。供《儿童心理学》、《儿童训导与心理卫生》、《儿童心理专题研究》等课程观察、研究、实习用。2013-09-1936二、私立幼稚园(一)厦门集美幼稚园1919年2月,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为集美学校的一部分。(二)北京香山慈幼院1919年10月正式成立,主办者为熊希龄,目的在于济贫托孤,属于慈善性质,采用欧美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南京鼓楼幼稚园----中国第一个实验幼稚园陈鹤琴1923年春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卢爱林为指导员;甘梦丹为教师;张宗麟为研究员2013-09-1937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实验研究包括:(1)读法研究(2)设备研究(3)故事研究(4)课程研究:经历散漫期、论理组织期、中心制期(5)习惯研究:包括卫生习惯、做人的习惯(个人的)、做人的习惯(社会的)(6)技能研究:包括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7)幼稚生生活历的研究:包括一天的生活历、每星期的教程、每月的教程、每学期的教程、全年的生活历2013-09-1938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陶行知于1927年11月创办办园宗旨: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办园方法:艺友制该园进行的实验包括:(1)草拟生活纲要——分全年、一月、每周和当天(2)寻找生活材料(3)试用生活法户外生活要多;注意卫生;注意读法2013-09-19395.上海大同幼稚院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原名中国济难会)创办,专门收容和抚育革命同志的子女,负责人为董健吾。6.上海劳工幼儿园1934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由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于沪西女工区。其宗旨为女工服务,向劳工的儿童(自断乳到8岁)实施教育,教育重点是卫生健康教育,经费靠募捐。2013-09-1940第四节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1922年陶行知在讨论学制问题的专门会议上提出幼稚师范学校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附设在其他师范学校内的主张。1922年学制也作了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可附设幼稚师范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