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聚及其影响问题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聚及其影响问题研究意义与要点: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这一趋势似乎还会持续下去,似乎还会波及整个沿海地区。这一趋势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现在就要及时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国内某些地方经验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下一阶段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集聚的趋势,它对分工深化与企业组织形式改善的影响;对物流体系发展的影响;对中国地区差距问题在短期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长期内的积极影响;它对中国城市化的地域分布的影响;对城市化进程本身所提出的新的问题;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政府对推动这一进程的同时所应注意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产业集聚新启示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最近我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和浙江杭州湾地区进行调研,观察到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即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对“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意义很值得深入研究。所谓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同类企业,以及生产这种产品的上下游相关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其产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震惊。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100公里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据介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述几种产品的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而浙江“块状经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可以说低到了极致,比如在北京市场上卖五六十元的布料,在当地不到十元;在外地市场上卖五六元的袜子,这里仅几角钱。这种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过程和机制更是意味深长。在浙江,基本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在市场的背后,一家一户的生产在发展,然后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扩展。地摊式的市场形态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但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却以一种非常自然的形式出现了。市场一旦形成并逐步成熟后,便会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在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形成了高效率的通达全国各地的物流系统。其他地方的客户,经常宁愿绕路也要到“中国轻纺城”发货,因为这样才能更加快捷、可靠、便宜地把货运出。而在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则有另几种机制。一种是加工贸易带动。以东莞的美能达打印机、复印机为例,先是来料加工,以后发现成本很低,总装厂也就搞起来了,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美能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佳能、理光也陆续进入这一地区。另一种是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名牌产品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厂家的发展。科龙的冰箱、空调等的外部采购率达到70%以上。还有一种类型是OEM、ODM产品带动。顺德勒流镇的东菱公司,是专为欧洲市场做小家电的贴牌生产,80%以上的零部件就近采购。仅在勒流镇,与小家电相关的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浙江,产业集聚事先都没有计划、没有规划,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这可能是我们理解产业集聚现象的关键所在。产业集聚给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换个角度说,对产业集聚这种现象,应当给出有意义的经济学解释。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产业集聚现象对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关系的影响。产业集聚事实上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形成并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过去我们讲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主要是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随着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优势已不再明显,或者不复存在。产业集聚形成后,可以说显著地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地位。而且,相关产业的增长潜力仍很可观。这种状况对流行的“梯度转移”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是否会随着经济增长逐次向中西部转移,很值得重新思考。中西部如何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加快发展的路子,也很值得重新思考。从以上讨论的产业集聚现象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西部地区可能也要促进自己的产业集聚,当然这些产业或产品要区别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李小建李二玲(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经济生产系统对产业集聚的发生具有自组织性。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政府在诱导产业集聚方面应注意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扶持,要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等。关键词:产业集聚;发生机制;新经济地理学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是工业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研究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找出产业集聚的发生条件,对于我们创造产业集聚的区域环境,利用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歇尔对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解释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关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马歇尔将这一“特定地区”叫做“产业区”。[1]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他们规模经济较低,但专业化程度较高,联系十分密切。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技术的外溢。由于马歇尔时代信息的流动是按距离衰减的,所以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的发明和改进,人们很快进行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好的思想,会被别人采纳,这个思想又与他们自己的建议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的源泉”。[1]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这些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2.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劳动力需求和潜在的劳动力供应。“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办厂),同时,找工作的劳动者,自然也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找职业”。[1]所以这种集聚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概率,也确保了厂商无论是在“好时光”还是在“坏时光”的劳动力供应。这种潜在的供需关系又加强了既有的产业集聚。3.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产业集聚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才使辅助性工业能够使用专业化的、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马歇尔在收益不变、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认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追求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他特别强调当地文化的影响即企业的“根植性”。但是,我们发现:劳动市场其实会由于垄断买方的问题而没有出清(供大于求,出现非自愿失业),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述的第三个集聚原因其实也已经承认了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原因,但并没有阐明这种外部经济的最初来源何在,他只论述了集中生产的优势,而没有描述可能导致集中的过程,他忽略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产业和区位,产业集聚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韦伯对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解释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阐述了微观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动力使用、成组分布(分工序列化,互相投入—产出联系)而在选址决策中趋向于集聚。他把区位因子分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地方因子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如趋于使运费最小或劳动成本最小的区位),集聚因子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如相互分工协作或地价上涨等)。韦伯认为合理的工业区位应这样确定:在地方因子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区位后,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交易成本而做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他将社会集聚和意外集聚(外部经济)看作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计算时没做具体考虑。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所以不具有一般性。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经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在Dixit-Stiglitz模型中,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而内生。对于消费者行为:他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不同种类的消费品替代弹性越小,种类越多,价格指数就越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也就越高;对于生产者:由于企业规模报酬递增,面对消费者对产品种类的不同偏好,每个企业就生产不同的工业品,这样就加深了生产的分工程度。为实现足够的规模经济,每个企业都想使自己的产品独占一国的消费市场;为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他便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所有其他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制造业为例: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大集中的区位才有较大的当地市场需求,这就产生一种向心力驱使新企业的加盟;另一方面,只有有较大市场需求的区位才有更大规模的制造业部门,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位有较低的制造品价格指数,从而有能力支付工人一个较高的实际工资,这就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吸引。两方面结合就增强了产业集聚的程度。这样的循环累积过程使产业集聚一旦发生,就能自我增强而持续下去。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的。当贸易成本很低接近自由贸易时,各个区位的因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因素价格差异不可持续,集聚不可能发生;在贸易成本很高时,各个区位只服务于本地的最终消费者;只有在中等水平的贸易成本,互为投入—产出联系的厂商之间的前后向联系效应最强。有较大制造业部门或拥有较多产业份额的国家能提供较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种类较多的区域有较低的价格指数,使得该区域的厂商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这种前向联系效应使外部厂商更有吸引力进入该区域;而一个区域内的厂商越多,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也越大,这种后向联系效应就为既是中间投入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厂商提供巨大的本地市场。这种前后向联系产生强大的向心力,集聚才得以发生。产业的空间集聚以相同的演化原理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次上:1.在一个区域内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因集聚而造成的分离导致城乡分开。2.一个国内制造业或服务业在某特定地域内范畴的集聚导致产业地方化。3.在国际范围内,某种制造业或服务业在某一个或几个国家内集聚导致国际专业化。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