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_记叙要选好角度》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我的老师》蔡芸芝鲁迅《藤野先生》《最后一课》韩麦尔令人难忘的老师形象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如何做到?选取好记叙的角度什么是角度?摄影艺术的一个术语。摄影时,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角度。同一个人,同一个风景,普通的照相师拍出来的也许是张极为普通的、丝毫没有美感的照片。而高明的摄影艺术家,由于其独特的视角,极为注意选择适当的角度来组织材料,安排场面,配置作品中景物各部分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拍出来的也许就是一幅艺术珍品。写作也像摄影一样,也是表现生活,因此,也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面对丰富的材料,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新颖别致,集中紧凑。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1、记叙的角度记叙角度,指的是就是视角,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写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记叙的视角,也就是说,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记叙者的视角不同,表达作用和效果也不一样。2、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三人称的记叙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a、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我”。片段欣赏(见课本61页鲁迅《藤野先生》)思考:用第一人称记叙的妙处和不足?第一人称叙述的妙处和不足: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b、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片段欣赏(见课本61页修祥明《小站歌声》)思考:用第三人称记叙的妙处和不足?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第三人称叙述的妙处和不足:C、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一是把读者称作“你”。“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臣以左手执其袖,右手揕其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留痕。然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壮哉,荆轲》第二人称的记叙,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觉得亲切、自然。可以使叙述对象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历史变成现实,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第二人称叙述的妙处:总结记叙文中的第一人称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作用:便于抒发内心情感,拉近距离,有亲切感。第三人称作用:叙述范围比较自由开阔,不受任何限制。第一人称写荆轲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武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刺秦》提醒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人称妙用七字歌人称代词“你我他”,写人记事巧用它。亲切抒情首选“你”,拉近距离又合理。客观全面“他”最行,穿越时空讲事情。真实自然还是“我”,现身说法做线索。三、作业布置(一)读名家写的《我的老师》1、鲁迅《藤野先生》2、魏巍《我的老师》3、高尔泰《辛安亭先生》4、海伦•凯勒《我的老师》5、冯志琴《我的老师》6、冰心《我的老师》7、贾平凹《我的老师》8、李敖《我的老师严侨》9、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0、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二)写作练习(见课本62页)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