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认真落实《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加强作业防护专业管理,规范防护作业标准,强化作业防护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工务作业是指工务部门从事的线、桥、隧、路基施工、维修,设备检查、测量、工作量调查,钢轨探伤等作业。第三条作业安全防护基本原则。1.坚持“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原则,严禁天窗内作业项目天窗外进行,严禁天窗外作业使用禁止使用的小型机具。2.坚持“有人上道就防护”原则,无论天窗内还是天窗外作业,都必须设置专职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严禁未设置好防护上道作业。3.坚持“先防护后处理”原则,发生事故、故障或突发事件时,必须先设置好防护,然后再处理。4.坚持“作业防护专业化管理”原则,落实段、车间两级管理分工和职责,实行防护队伍专业化管理。5.坚持“作业防护标准化”原则,防护设置、防护设备(备品)、防护人员准入、防护人员作业等都必须有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6.坚持“防护人员专职化”原则,防护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专职人员,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担任防护人员,严禁任何干部、工班长代替防护人员。作业人员应做到“五拒绝”,即:防护未设置拒绝上道作业;通讯联络不畅或中断联系拒绝上道作业;拒绝在天窗外使用违反规定的小型养路机械;拒绝无证担任防护工作;拒绝执行作业负责人的违章指挥。防护员应做到“四拒绝”,即:拒绝执行任何离开防护岗位的指挥和安排;拒绝执行任何兼做其它工作的指挥和安排;拒绝执行任何违反防护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的指挥和安排;拒绝使用状态不良的防护备品和设备。第五条应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数字化线路系统、现场作业远程监控系统、天窗点外作业防护人员GPS定位监控系统、列车接近报警系统等先进的物防、技防手段,加强作业安全防护风险控制。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海拉尔工务段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第七条工务作业防护人员是指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包括中间防护员、远端(关门)防护员】及现场电话员(以下简称为“三员”)。第八条“三员”任职条件。1.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正式员工”。2.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服从指挥,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3.有较强的获取、领会、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一般计算能力。4.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头脑清晰,口齿伶俐,无职业禁忌症。视力、听力及辨色能力正常。5.参加现场作业2年及以上,技术等级不低于中级工,具有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有关行车知识、安全规章、作业组织、作业程序和作业安全关键环节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场经验,熟悉作业现场设备和环境情况。6.驻站联络员可以从事现场电话员、现场防护员工作;现场电话员、现场防护员可相互兼任;现场防护员、现场电话员不能从事驻站联络员工作。1.班前充分休息,严禁饮酒。2.按标准着装,按规定时间持证、携带备品上岗。3.班中坚守岗位,合理站位,精力集中,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严禁离岗及从事与防护无关的事情。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离开岗位,要通知现场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下道。4.按规定时间和标准设置和撤除防护。5.按联控流程和标准用语进行联控,及时传达施工负责人和调度人员有关命令和要求。6.严格执行防护员人员“四拒绝”制度。7.检查防护范围内人员、材料、机具是否侵限,发现作业人员违章,材料、机具侵限应及时提示、制止。8.驻站联络员必须在现场作业人员回到工区后,方可离开岗位。“三员”应经班组民主推荐、车间审核、段资格认证和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任用。“三员”选拔任用程序:1.民主推荐。由工长组织班组职工进行民主推荐,产生初步人选,报到车间,车间审核后上报劳人科。2.资格认定。劳人科对车间提报的初步人选,根据上岗资格条件进行资格认定,并将认定后的人员名单通知相关车间和教育科。3.组织培训。教育科根据劳人科提供的资格认定名单,组织培训。考试合格后,在《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上填记,并将合格人员名单报劳人科。4.建帐管理。劳人科对考试合格的“三员”按照路局统一要求建立“三员”管理台帐,并将台账及时通知到相关车间、教育科、安全科、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备案。5.“三员”人员确定后,原则不允许调整。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严格履行选拔、培训程序。现场防护员和现场电话员按每作业班组各不少于1人预备,驻站联络员按需配备。预备职人员应符合任职条件,经过选拔任职程序,考试合格后发证任用。预备职人员每月跟班防护作业至少1次。“三员”作业标准(见附件1)。“三员”应严格执行本岗位作业标准,严禁无证上岗,擅自离岗、脱岗、调串,私自顶替,兼做其它工作等违章行为。“三员”之间以及与作业负责人之间的联系,必须严格执行联控流程和使用统一规范的标准用语(作业联控流程及标准用语见附件2)。1.驻站联络员必须使用录音对讲机对作业联控全过程录音;驻站联络员联控时必须使用对讲机耳麦。2.驻站联络员应及时与现场防护员或现场电话员联系通话,原则上天窗外3~5min、天窗内10~15min应至少联系通话一次(施工天窗结束前30min、维修天窗结束前10min,应与现场防护员或现场电话员联系了解现场作业进度情况,而后每5min联系1次)。如联系中断,现场防护员(现场电话员)应立即通知作业负责人停止作业,组织所有作业人员下道,必要时将线路恢复到准许放行列车的状态。3.复线区段作业,当现场设置防护员在3名及以上时,必须按照防护员所防护的班组依据本线来车方向依次进行编号,与驻站联络员或现场电话员依次报号呼唤应答联控。单线区段作业,当现场设置防护员在3名及以上时,必须按照防护员所防护的班组依据靠近车站驻站联络员方向依次进行编号,与驻站联络员或现场电话员依次报号呼唤应答联控。4.有各种工程车辆进出车站、站内施工车辆调车作业时,驻站联络员必须盯住车站操纵台信号,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联控。5.驻站联络员、施工作业现场电话员应携带《工务作业防护记录簿》(样式见附件3),联控时按规定及时填记。“三员”实行段、车间两级管理,定期考核。1.管理职责。⑴车间负责对“三员”的日常管理。组织“三员”日常学习;安排“三员”预备职轮流上岗;建立电子版“三员”管理台账(样式见附件4),定期维护更新;“三员”人员确定后,原则上不宜调整,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及时补充。⑵劳人科负责对“三员”进行资格认定;建立电子版“三员”管理台账,定期维护及时更新,跟踪考核各车间对“三员”动态管理情况。⑶教育科负责适应性培训、资格考试;检查、督促各车间“三员”日常学习情况。⑷安全科负责制定“三员”具体配备标准;检查“三员”作业标准执行、车间安排“三员”预备职轮流上岗、各班组录音设备使用、车间对各班组录音数据回放分析、车间干部检查和考核“三员”情况。⑸机械设备科负责防护设备(包括普通对讲机、录音对讲机、GSM-R电话、录音笔、耳麦等)的管理,对状态不良的设备(包括附属件)要及时进行修理、调剂或更新。⑹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掌握“三员”名单;每日根据施工方案及作业计划,核对“三员”是否具备防护资格。建立防护录音定期回放分析、考核制度,对工区班前(后)会防护安排及“三员”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考核。⑴各车间要及时收集各工区录音对讲机数据(每个车间至少1个班组1次作业),每月底网上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每月对所有车间对讲机录音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不少于三分之一。⑵车间对各班组录音对讲机、录音笔录音数据进行回放分析每周各不少于1次,并在工区录音设备回放分析记录簿(样式见附件5)上登记,工长每日收工后必须检查录音对讲机(录音笔)的录音情况。⑶段专业技术人员对班组录音笔录音数据进行回放分析每月不少于2次。⑷不按规定上报、分析、登记、检查录音数据的按照规定进行考核。⑸不按规定使用录音对讲机、录音笔、耳麦,按段安全信息分类标准进行考核。⑹通过录音回放分析发现在防护联系、下道避车、呼唤应答等方面不执行作业标准的问题“三员”和工区班前(后)会不执行程序,不进行防护安排、安全教育、风险提示等,按段安全信息分类标准进行考核。各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检查“三员”作业的关键时间、关键环节,完成作业防护检查定量,包括现场检查、跟班写实、录音回放分析检查等。检查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电话员时,应在《工务作业防护记录簿》中签字。⑴车间管理干部每月检查“三员”作业不少于4次,跟班写实不少于2次。⑵段专业技术干部每月检查“三员”作业不少于2次、检查车间录音数据回放分析情况不少于2次,每月跟班写实不少于1次,每月检查车间安排“三员”预备职轮流上岗、各班组录音设备使用、车间干部检查和考核“三员”情况各不少于1次。⑶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每天对“三员”现场实际配备及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每次抽查不少于三分之一,并记录。4.“三员”休假时,车间必须提前2天将休假计划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由工区安排预备职在专职防护人员的指导下提前1天进行顶岗作业。“三员”临时请假由车间主任批准,工区在安排预备职进行顶岗作业的同时,应由工长视情况进行全程跟班(第一天必须全程跟班)。5.现场作业确定的防护人员不得临时调换,必须临时调换时,应经车间主任同意,并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备案,进行重点抽查。6.每名驻站联络员最多只能负责3个作业组(不包括施工作业),超过时必须增设驻站联络员。施工作业驻站联络员必须单独设置。第十五条天窗内、天窗外作业,以及自然灾害抢修、事故(故障)和突发事件处理,都必须设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1.应以防护员能防护的有效范围确定防护设置人数。2.各级干部和工班长、检控工区人员设备检查,必须设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3.各级干部到施工和维修作业现场检查,必须通知作业负责人,由作业负责人通知防护员将检查人员纳入防护范围。4.大型机械作业,应一机一人专人防护。5.在站场、编组场进行救援、抢险或事故(故障)处理时,应安排专人对穿越股道或邻近股道的人员进行防护。1.瞭望困难地段天窗外作业。2.恶劣天气必须上道的作业。3.路肩分散作业(整理道床、除草、清雪等),沿线路分布长度超过100m。4.线上一处作业沿线路分布长度超过100m。5.站场测量作业(每个跑尺组单独设)。6.多线(三线及以上)地段作业。7.多方向(二个方向及以上)来车地段作业。1.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不畅。2.对讲机盲区地段作业。3.超出对讲机通话范围。4.作业范围较大的线路大中修,长轨、道岔、路桥大修施工和集中修等。1.区间正线天窗外作业(不含设备检查、巡查作业)、正线双线并行区段天窗内作业(同一区间2个及以上作业组同时作业,作业组之间距离不超过2km时,可在两个作业组最外端设置远端防护员)。2.大、特大桥上和长大隧道内天窗外作业。3.仪器探伤作业。4.区间线路利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作业。5.夜间施工和维修作业。防护人员应根据作业现场地形条件、列车运行特点、作业人员和机具布置等情况确定站位和移动路径,并做好自身防护。1.现场防护员。应站在瞭望条件良好、距作业人员5~20m的本线外侧路肩上,并随作业人员移动。站内必须在两线间防护时,应注意身体不侵入限界。夜间施工和维修作业时,封锁时间内现场防护员应在本线的线路中心进行防护,遇有邻线来车时及时确定作业人员及机具是否侵限。⑴探伤作业,现场防护员应与作业组保持3~5m的距离。⑵测量作业,现场防护员应站在置镜点附近;站内测量作业各跑尺组防护员应站在安全位置,随跑尺人员移动。⑶各级干部及工班长设备检查、工作量调查等,现场防护员应与其保持3~5m的距离。⑴维修作业,应站在距作业地点1km以内的安全位置,保证与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联系畅通。⑵施工作业,原则上应站在施工范围内中间或随施工进度移动,为联系方便可在接线电话位置进行作业(但必须能用对讲机联络到施工负责人和各作业点防护员)。3.驻站联络员。应在车站行车室(或信号楼)指定位置工作。应站在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