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浮力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4.1密度(一)总第1课时主备教师楼教学要求1、了解密度公式,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或物体的质量、体积。2、了解密度单位。3、了解密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用途。4、会用托盘天平、刻度尺或量筒等器材测定固体的密度或液体的密度。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密度概念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出示两块体积不同的规则的实心铁块。设问:哪块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天平称两铁块的质量)讨论: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只要体积大就一定重呢?请举例。学生讨论后举例。设问:那么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新课讲授:活动一: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项目对象长(cm)宽(cm)高(cm)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铝块1铝块2交流与合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一、物质的密度板书: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备注度。单位: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g/L读做“克每升”。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1000g/L设问:在《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水”中,我们已学习了哪些关于密度的知识?学生回答:活动二:学生阅读小资料:常见物质的密度。讨论:1、表中密度最大的物质和密度最小的物质分别是什么?2、不同的物质的密度是否相同?3、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怎样?4、铁的密度为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再次强调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特性之一。2、表中密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密度值(如:气体的密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设问: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后,你还想了解密度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挑选一些问题进行解释、补充。备注板书设计:4.1密度1、密度的概念。2、密度的公式及单位。3、常见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ρ=mV即教学后记(反思)课题4.1密度(二)总第2课时主备教师楼教学要求1、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知道密度的应用.2、了解用天平、量筒测量密度及其他间接测定密度的方法.3、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会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意识.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对密度概念的把握和理解难点:密度公式的基本运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教学过程二、密度公式及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用来鉴别物质(使用密度公式)例题1:体积是1.5m3的金属块,测得它的质量为11700Kg,这种金属的密度有多大?它可能是什么金属?解:已知金属的质量m=11700Kg,体积V=1.5m3,利用密度公式计算:ρ=m/V=11700Kg÷1.5m3=7800Kg/m3从密度表查得铁的密度是7800Kg/m3,这块金属可能是铁。2、解释现象比如帮助我们解释冬天里水管为什么容易胀裂以及知道如何防止水管胀裂等。指出:等质量水结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则容易胀破水管。那么就应该在水管外包上一层草绳等防止水温过低结冰。2.例题(电视机显示)[]A.对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B.对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C.对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D.对不同物质,ρ与m成正比.(2)一密度为ρ,质量为m的金属块.把它分割成相等的三小块,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为:[]变题:设金属块是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体积为V,密度为ρ,受到的重力为G.为桌面的压强为p.如从中间切掉左边的一半,则下列哪一个判断是正确的?A.V、ρ、G、p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ρ、G、p都不变,V变为原来的一半.C.ρ不变,V、G、p都变为原来的一半.D.ρ、p都不变,V、G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备注(3)体积都是V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与某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ρ甲<ρ乙<ρ液.若将两球都放在液体里,则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是:[]A.ρ甲gV,ρ乙gVB.ρ甲gV,ρ液gVC.ρ液gV,ρ乙gVD.ρ液gV,ρ液gV习题分析:由(1)、(2)两道题可知,当m、V、G这几个物理量改变时,物质的本质属性ρ并不随之而改变.求解(2)、(3)两题时,需综合应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由(2)所以p不变.对于题(3),关键是要判断出当ρ甲<ρ乙<ρ液时,两个实心球均处于漂浮状态.此时G甲=F浮1,G乙=F浮2,因而选A.[例2]体积是50厘米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0.4千克.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在其中空心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应是多少?因ρ<ρ铜,故该球是空心的.0.4千克的铜球其实心部分的体积=0.0449×10-3米3=44.9厘米3.V空=V-V铜=50厘米3-44.9厘米3=5.1厘米3.m铅=ρ铅V=11.3克/厘米3×5.1厘米3=57.63克m总=m铜+m铅=400克+57.63克=457.63克.练习作业:备注板书设计:4.1密度一、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2、求体积3、求质量教学后记(反思)课题4.2浮力总第3课时主备教师楼教学要求1、理解浮体的概念,感受浮力的存在2、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方向3、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重点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难点:浮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氢气球为什么会浮在空中?为什么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些小例子非常简单,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答出与浮力有关,并且通过例子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说明: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通过所列举的现象,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浮体:浮在水面或其他液面上的物体。二、新课教学阅读:船舶的历史P72探究一:感受浮体受到的浮力1、取一个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你的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松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2、换一个大一些的有盖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体会手上的感觉与第一个活动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两力平衡的原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托力。2)、漂浮物体总会排开一定的液体;排开液体越多,它受到的向上的托力越大。浮力:液体对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提问: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那么,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探究二: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1、课题提出首先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木块﹑乒乓球在水面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烧杯的底部。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备注2、猜想和假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没有被浮起来。还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因为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实验设计。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绳。实验过程:将石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不要将石块放在容器底部,否则容器底部对石块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会影响实验结果。4、进行实验。明确实验过程之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5、交流评估。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实验发现当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教师可以用手托住石块,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更深刻领悟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说明有一个力量向上托起了石块,在水中正是水向上托起了石块,因此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把水换成盐水后,用同样的仪器再做一遍,看有什么不同?结论:1、一切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都有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2、同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成分有关系。作业:B作业本备注板书设计:4.2浮力一、浮体:浮在水面或其他液面上的物体。二、浮力:液体对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结论:1、一切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都有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2、同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成分有关系。教学后记(反思)课题4.3阿基米德原理(一)总第4课时主备教师楼教学要求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难点: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古希腊时期,有一个国王命工匠给他制作了一顶金冠,担心工匠偷工减料,于是叫来阿基米德,。要求他三天内弄清金冠中有没有掺假。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在进入装满水的浴盆时水溢出的现象给了他启发,测出了金冠的体积,才确定工匠确实在金冠中掺假了。他是如何做的呢?二、新课教学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活动一:探究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1、按本节课文活动的说明,参照图4.3.1进行实验。2、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水面刻度H1浸没石块后水面刻度H2石块在空气中重量G放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T排开水的高度△H石块受到的浮力F排开水的重量G水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上表格4、用金属块代替石块,重复实验,完成上面表格。4、总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备注活动二:探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1、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2、参照活动一步骤进行实验。3、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水面刻度H1放入木块后水面刻度H2木块在空气中重量G木块漂浮在水上的浮力F排开水的高度△H排开水的重量G水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上表格5、总结: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说明:根据二力平衡,浮力也等于重力大小,即物重等于排开的水重。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1、定义: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指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强调物体全浸(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小于物体的体积。3、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备注板书设计:4.3阿基米德原理:1、定义: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ρ液·g·V排。3、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教学后记(反思)课题4.3阿基米德原理(二)总第5课时主备教师楼教学要求1、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公式2、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进行计算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教学过程一、回顾: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二、新课教学:例题1:体积是100cm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里,它排开酒精的体积是多少?排开酒精的重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