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名词解释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历史剧。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4、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民间传说的结合。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金圣叹。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临川派”和“吴江派”。*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清忠谱》。1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杂。12、《救风尘》的作者是关汉卿。1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写的。14、《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1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金圣叹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16、冯梦龙的“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17、《风筝误》的作者是李渔。18、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太和正音谱》。1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20、鲁迅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2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东海孝妇”创作了《窦娥冤》。2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破窑记》。2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24、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25、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26、清康熙年间对《金瓶梅》点评颇有见解的是张竹坡。*有《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27、《桃花扇》是一部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28、《司文郎》是一篇讽刺科举制度的绝妙佳作。29、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鄂印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这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世称“程甲本”。*第二年修订的称“程乙本”。30、杜少卿是《儒林外史》里的正面人物。31、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32、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说:“七分实事,三分虚构。”33、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34、有“曲状元”之称的是马致远。35、《三国演义》在语言上的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出自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36、《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37、《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38、清代对《三国演义》点评颇有见解的是毛宗岗。39、《梧桐雨》是借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反映人世多变的历史剧。40、《高祖还乡》是一篇被誉为“制作新奇”(钟嗣成)的绝妙佳作。41、《水浒传》先写高俅发迹是说明“官场黑暗”。42、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43、元代可分为南北两大戏剧圈,前期北方的活动中心在大都,后期南方的活动中在杭州。44、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套数又叫套曲、散套,是由两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曲牌联缀而成的组曲。45、马致远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散曲作家。他的[越调·天净沙]《秋思》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为“秋思之祖”之作。46、元后期杂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包括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乔吉的《两世姻缘》。47、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家,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他的历史剧代表作是《单刀会》。48、元末南戏的著名代表作是《琵琶记》,它的作者是高明,它被推为“词曲之祖”。49、“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出自关汉卿的《窦娥冤》一剧的第三折。50、“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出自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5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52、“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颠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是高明的《琵琶记》一剧中的曲子。53、元前期杂剧的著名悲剧除《窦娥冤》外,还有马致远所作的现存最早的演叙王昭君故事的剧本《汉宫秋》,白朴所作的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梧桐雨》。54、元代北方戏剧圈的中心在大都,还包括河北的真定、山东的东平和山西的平阳。55、元代南方戏剧圈的中心在杭州,重要的杂剧作家作品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乔吉的演叙书生韦皋和韩玉箫爱情故事的《两世姻缘》。56、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四折以外所加的场次称为楔子。剧本最后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称为题目正名。57、宋引章是关汉卿杂剧《救风尘》中的人物,谭记儿是《望江亭》中的女主角。58、“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迴廊;绕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是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中的名句。59、“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是王实甫对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词中的意境和丽句的妙用。60、“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名句。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元代文学名词解释1、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体裁不同,但两者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为曲。因元杂剧成就最高,故又常以元曲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臧晋叔的《元曲选》实际是元杂剧的选集。2、元杂剧。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题材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脚色有正末、正旦、净等。一剧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脚色唱到底;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创作和演出以大都为中心,元灭宋后,又以杭州为中心流传各地。今知有记载的元杂剧作家在一百二十人左右,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现存作品有一百五十种左右,其优秀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等,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在戏剧艺术和文学方面有突出成就。对后来戏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3、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元代四位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的合称。4、“董西厢”。指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又名《弦索西厢》或《西厢扌刍弹词》。为区别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而称“董西厢”。5、“王西厢”。指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有五本二十一折。6、元剧五大家。指元代五个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语出明王骥德《曲律》。7、元曲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这四部优秀的爱情杂剧。8、元末四大传奇。又称“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四部南戏作品的并称,简称“荆刘拜杀”。说见王骥德《曲律》。9、南戏之祖。对元末高明《琵琶记》的誉称。语见魏良辅《曲律》。《琵琶记》随后于《拜月亭》,但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和定型,为南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南戏诸腔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故称“南戏之祖”。10、小令。散曲体式的一种,即独立的只曲,因短小而得名,元人又称之为“叶儿”。小令多以一支曲子为单位,但可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互异;有些小令可带同一宫调的一两支曲子,叫“带过曲”。11、套数。散曲体式的一种,又叫“散套”或“套曲”。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成套,短的至少有三支曲子,长的多达二三十支,一韵到底,套末有一尾声,称“尾”或“尾煞”。12、《东篱乐府》。马致远的散曲集,为后人所辑。因马致远号东篱,乐府为散曲别称,故名。计收小令104首,套曲17套。13、《小山乐府》。张可久的散曲集。因张可久字小山,故名。包括《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集,共有小令855首,套数9套。14、元诗四大家。指元代中期四位诗人:虞集、杨载、范梈(pēng)、揭傒斯,并称“虞杨范揭”。语见清代宋荦(luò)《漫堂说诗》。他们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是题咏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宗法唐诗,而风格各异。明代文学名词解释1、章回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若干段落,每个段落称为一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概括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称为回目。凡是采用这种形式写的长篇小说,就称为章回小说。这种形式,源于宋话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雏形,明清长篇小说普遍采用,因此,章回小说也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称。由于这种形式,源自“说话”,所以每回多用“话说”一语开头,每回末尾多用“且听下回分解”作结。2、演义。我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的一体,是依据史实加以艺术创造所写成的小说。演义由话本中“讲史”一类发展而成。这类作品很多,最著名的为《三国志演义》。3、《水浒传》七十回本。明末清初金人瑞(圣叹)取繁本前七十一回加以润改,将第一回移作楔子,第二回作第一回,结尾自添“英雄惊噩梦”一段文字,成七十回本。书题“东都施耐庵撰”,伪撰施耐庵序,托为古本。由于它保存了水浒故事的主要部分,文字也较洗练和统一,因此就成为清代最流行的本子。4、神魔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从作品内容的主要特点来分类,有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侠义公案小说等名称。神魔小说又称神话小说,主要通过幻想中的神魔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西游记》时神魔小说中的杰出代表。5、诗话、词话。诗话、词话常用的涵义是指评论诗或词、诗人或词人、诗或词的流派即有关本实等内容的著作。在话本或说唱故事中,也有用诗话、词话来命名的,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秦王词话》。还有明人创作小说,于章回中加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6、公案小说。主要写封建社会官府侦察破案的故事,是从“话本”的“公案”一类演变而来的。明代已产生了不少公案小说,如《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龙图公案》等。7、通俗文学。也称俗文学,是相对于正统文学(诗词散文)而言的、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喜爱的一类文学作品,一般包括白话小说、戏曲、讲唱文学等。从创作过程看,大都是民间集体口头创作。从内容上看,大都反映民间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从形式上看,大都通俗易懂,新鲜活泼,为大众所喜闻乐见。8、拟话本。“话本”是宋元“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拟话本,则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现在多用以指明代文人模拟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小说。这类作品已不是供艺人演讲之用,而成为一种主要供案头阅读的作品。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作品和凌蒙初“二拍”中的作品就是“拟话本”的代表。9、《清平山堂话本》。话本在宋元至明初以单篇的形式流传,明中叶后大量出现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专集和选集。《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最早的话本选集,是嘉靖年间洪楩(pián)刊印的,共收宋元话本六十篇,多为宋元旧编,包括文言传奇,文字粗糙,体例不一,但却保存了作品的原貌,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的旧本有一定意义。10、传奇。“传奇”本为小说的一种体裁,以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