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调查总队参赛队员:汤雁冰、孙卓霖、邓云松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走向实证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以修正后的人均实际GDP为研究对象考察了1952—2007年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演进趋势;然后运用马克威4.0软件对1997—2006年的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外贸及开放程度、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因素等为解释变量,构建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形成区域发展差距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52-1978年我国东中西部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波动较大,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呈现明显收敛,中部西部地区的差异波动一直持续到1995年。1997年以来我国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了较稳定的趋势。1997-2006年我国区域差异总体上呈收敛趋势。分区域看,东部、中部内部经济个体差距持续下降,呈一定收敛趋势,而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持续扩大,呈发散趋势。在区域之间,东部-中部和东部-西部地区差距在减少,而西部-中部的地区差距在扩大,东部对西部的差距要大于东部对中部的差距。从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来看,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提高过程将带动人均GDP迅速提高,进而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在较落后的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此外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文章认为这几项因素将为延续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收敛趋势提供充分和必要条件。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主张。关键词:区域发展差距;面板数据;基尼系数;固定效应模型2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受资源禀赋差异、国家发展战略等政策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突出。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从而形成一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况。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1。本文即从此入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发展差距的演进趋势、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文献综述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出发,探讨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胡永平,张宗益(2004)通过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董先安(2004)对解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收入差距演变的各种假说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检验,同时提出并检验了两个主要假说和四个推论。郭科等(2006)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工业发展、效益发展和农业发展因子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黎明(2006)认为物质技术和制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1李秋斌.《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基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比较分析》。3差异的扩大。严汉平、白永秀(2007)将中国现阶段的区域差异成因归结为投资分布、FDI分布、资金使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环境、体制差异、市场化程度、专业分工和发展战略等十大原因。刘耀祥(2007)引入制度设施变量,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制度设施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省区之间制度设施不平衡的特征,对应着技术效率差距进而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梁欣然(2007)指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反而落后这一“资源悖论”现象。方先明等(2008)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测算省区经济发展效率,进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第二,个别地区之间差异的原因研究。李秋斌(2006)运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和经济区位商来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差异,并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李平等(2007)认为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赵永等(2007)采用人均GDP数据(包括市辖县),定性定量分析了我国市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贾俊雪、郭庆旺(2008)运用基尼系数、面板时间序列分析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分布主体上为“单峰”分布,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峰”分布的迹象似乎在逐步趋强。第三,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趋势研究。一些研究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增长收敛,即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缩小[1],但大多数研究4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2],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已出现整体开始转向经济收敛和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3]。对于我国区域内部是否存在增长趋同,蔡昉、都阳[2]和沈坤荣、马俊[4]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形成了趋同俱乐部,徐现祥、舒元[5]认为我国省份经济出现了“双峰趋同”即“两俱乐部趋同”,而刘夏明、魏英琪和李国平[6]则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并不存在着趋同俱乐部。从国外研究情况看,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首次提出收入分配的“倒U”假设。1965年威廉姆森(J.G.Williamson)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得出“倒U型规律”的威廉姆森曲线。80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文献或是偏重于不同影响因素分析,或是由于不同研究考察的样本时期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本文基于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的区域发展差距,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1952-2007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均GDP水平差异,利用面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全国及各地区作增长趋同分析并提出政策主张。31952-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走势概述3.1东中西部人均GDP比较建国以来,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阶段实行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图1可看出,1952—1978年我国计划经济时期5实行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1952年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2分别为168.31元、119.73元和104.75元;1979—1992年改革开放之初,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差距,1992年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3924.63元、1831.42元和1623.79元,东部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42倍和2.14倍;1993年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东部人均GDP与西部、中部差距进一步拉大。2007年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35369.04元、15774.23元和13826.95元,其中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2.56和2.24倍,较2000年东部中部的2.78倍和2003年东部西部的2.39倍均有减少。从中、西部地区差距来看,2007年中部人均GDP是西部的1.14倍,较1997年的1.21倍有一定程度减少。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953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图1我国东、中、西三大区人均GDP折线图(元)3.2东中西部经济比重比较2本文所用的人均GDP是指以平减指数和人均GDP的名义值计算出的人均实际GDP。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是1952~2007年的各省年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数据,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对部分没有提供的数据(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GDP)以及1952年以来的各变量时序数据进行了补充。6从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看,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分别占全国的59.2%、23.5%和17.3%,东部地区GDP比重占全国的近六成。如图2所示,东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稳定,80年代以后东部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即东部地区从1952年的48.6%上升到1992年的54.3%再到2007年的59.2%,西部地区从1952年的20.6%下降到1992年的19.6%再到2007年的17.3%,分别下降1.0和2.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从1952年的30.8%下降到1992年的26.2%再到2007年的23.5%,分别下降4.6和2.7个百分点。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年东部西部中部图2东中西部GDP占全国GDP比重图3.3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一般统计描述以2007年为例,我国东、中、西部人均GDP的标准差分别为15880.66元、2601.23元和4493.82元,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449、0.16和0.325。7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年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图3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标准差趋势图由图3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异(标准差)在1952-1992年期间都呈平缓上升趋势;在1992年以后,绝对差异基本上都呈加速扩大的态势,1992-2007年较1978-1991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绝对差异分别扩大了3.3、3.0和1.6倍,绝对差异呈加速扩大的态势。3.4东中西部地区GDP增速差异比较GDP增速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分别以11.6%、10.1%和9.9%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1979-2007年的29年来,2007年东部地区增速较1979年增长22.92倍,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5.38倍和14.258倍。从不同阶段发展看,1979-1988年东中西地区GDP分别增长了1.784倍、1.497倍和1.441倍,1989-1998年东中西地区GDP分别增长了2.084倍、1.574倍和1.407倍,1999-2007年东中西地区GDP分别增长了1.786倍、1.548倍和1.598倍。随着乘数效应的显现,东中8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表11979-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GDP增速增长差异分析年份东部中部西部1979-2007年22.92315.3814.258#1979-1988年1.7841.4971.4411989-1998年2.0841.5741.4071999-2007年1.7861.5481.5984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演进趋势探究4.1基尼系数方法的选择通过近期的一些研究可以看出,有关中国地区差距演变趋势的结论是不统一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质量以及地区差距测算指标的选取有关。常用的测算指标有:总产出值(GVO)、物质产品(MP)、国民可支配收入(NI)、人均GDP和消费支出。究竟哪一个指标最优,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GVO指标包括了中间投入,在工业部门可能存在双重计算问题。人均GDP指标包含了服务,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但和前三指标存在的问题一样,它不能准确反映各地之间生活水准的不同。建立在家庭调查基础上的消费支出指标是生活水准的一个近似反映,但家庭调查的样本太少以至于它可能不能代表中国地区的整体状况,另外,该指标数据因跨越的年份太少而使动态分析难以实现。造成研究结论不统一的第二个原因是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