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问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青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12.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于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13.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11.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12.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3.幼儿心理适应: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11.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12.学前教育目的: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学前教育目的需要表述社会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和要求,指明学前教育要达到的规范性结果。学前教育目的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13.环境创设: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12.行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其主要观点有:(1)在相同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2)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13.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向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11.社会学前教育: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青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如幼儿教师、保青员等。13.教育衔接: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12.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3.幼儿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4、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儿童现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2)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15.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14.当代学前教青的发展有哪些特点?(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青发展的指导思想。(2)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3)学前教青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15.如何正确理解师幼关系的内涵?(1)教师与幼儿在教青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师幼关系。(2)幼儿可以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关爱;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榜样作用;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体现,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1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1)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青发展的指导思想。(2)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3)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15.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分析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1)教育者: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③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刊的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注:答出教育者即可得2分〉(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青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14.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拘泥于书本的旧教育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简单说,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①活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人。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其长期教青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也是其学前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对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15.简述影响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因素。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影响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因素还有季节和地域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也会影响一日生活制度制定。14.简述蒙台梭利有关学前教育原则的基本观点。蒙台梭利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两条基本原则。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在她看来,自由的原则意味着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幼儿在各种心理敏感期,所选择从事的各种活动就是工作,工作能确保幼儿心理上的满足,促使他们发展。15.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些先天因素包括由遗传和基因突变所获得的生理结构、成熟水平、脑神经等。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青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①学前教育有专业教师。②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③学前教育是最系统的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式。(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应的能力。比如,新生儿对母亲说话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与对铃声的反应不同;②儿童会对外界环境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反应。比如幼儿进行创造性想象,将已知的人和物组合编成故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14.简述我国《幼儿园规程》(1996)中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表述。第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第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宫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第三,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第四,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幼儿全面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方向及素质养成的期望规格。15.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的主要常规要求的内容。常规是日常生活制度的一部分。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相应的规则与行为规范。常规的合理性标准有三: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如不能独自离园,不打人,不玩危险游戏,饭前便后洗手等。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如:上课不随意走动或打断老师讲话;不随意拿他人玩具物品等。三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如上课40分钟,却要求幼儿一动不动,这便是超出幼儿能力范围要求的常规。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2、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4、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5)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5、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儿童权利的意义: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