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浮力科学内容要求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5、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全章概述本章涉及到的物理概念有:浮力;本章涉及到的物理原理、规律有: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认识浮力概念,认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本章涉及到的具体的学习过程主要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究过程。两个规律的应用过程。本章教学要通过学生切实进入概念与规律的认识过程之中,进而初步体验认识、浮力概念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与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是的确有用的。要使他们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解决某些简单的问题时,能激发起兴趣并产生兴奋感。同时还要让他们去体验在获取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持科学态度的重要性。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认识浮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及浮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学习弹簧测力计(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感受浮力,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1、浮力概念的建立。2、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难点1、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讲解、分析教具:1、演示实验器材:石块、细绳、水、弹簧测力计、烧杯、橡皮泥、乒乓球、矿泉水瓶、煤油、杯盖、玻璃水槽、水、2、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例: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有关浮力的问题。1、课前复习:3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部、侧壁)产生压强。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特点:(1)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2)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产生的压强相等;(3)在同一深度,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2)游戏:把乒乓球放入直筒中,不可伸手进入,不可反转,如何取出乒乓球。(3)把空的矿泉水瓶压入水中体会手的感觉,投入石块,石块下沉,石块是否也会受到浮力?(4)观看死海的图片,不用游动仍可浮在水面看报。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板书:第九章浮力二、进行新课:1、认识浮力演示实验:(1)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分析此时石块的受力情况G=F拉。石块保持静止,则所受的两个力互相平衡。(2)用手轻托石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小,并分析此时石块的受力情况,此时,石块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托力,施力物体是我。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4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受到的托力。石块保持静止,则所受的三个力互相平衡。G=F拉+F托提问:把石块放入水中(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并记录数据。G(N)F拉(N)F托(N)石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也受到了水对它的托力,此时,石块一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同样也受到了水的托力,且F托=G-F拉,我们把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板书1:1、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2)方向: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3)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秤读数。F浮=G–F拉。2、浮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浮力产生的原因何在?实验演示:把小气球放在底部有洞的容器中,加水,小气球不能上浮,把容器底部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小气球浮出水面。(1)提问:观察小气球在上浮前,小气球底部是否有水?当容器底部与有水的烧杯相接后,小气球底部是否有水?在上浮过程中,为什么只向上运动,而不会左右运动?5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把小气球看作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下图进行。(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启发学生回合,教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板书2.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即F浮=F′-F。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教学反思】1、浮力产生的原因很难,学生接受的不好2、浮力的基本定义较容易3、浮力的计算是本节的难点,学生掌握的不好6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能够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相关的浮力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通过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研究的方法,养成交流合作的意识;2、通过了解阿基米德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重点:认识浮力,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的大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的过程;正确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相关的浮力问题。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溢杯、盐、石块、金属块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液体和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教师问:什么物体能够产生浮力?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学生答:液体和气体;它们具有流动性。(回答得对,教师鼓励。)教师问:浮力的方向如何?7学生答:竖直向上。教师讲: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各举一例。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物体浸在液体中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体积露出液面;二是全部没入液体中,称为“浸没”。只要是以上两种情况之一,不管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受到浮力作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学生答:称重法;弹簧测力计。请同学们以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例,说明浮力的测量方法。教师板书:称重法F浮=G-F1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二者相减即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教师问;我们学会了测量浮力,就可以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学生答: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大家回答得好,既然浮力与排开的液体有关,我们今天再来共同探讨一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什么样的关系?二、进行新课1、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问:把石块,木块,乒乓球,矿泉水瓶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请同学们观察水槽中的物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猜想后老师总结:(1)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2)浸没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浸没的深度有关(3)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4)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8探究实验:(1)实验目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实验演示:把小车子细线拴好,按不同的体积浸入到液体当中,观察浸入不同体积时,弹簧称的示数变化,并记录数据。车子浸入水中的体积G(N)F弹簧示数(N)F浮(N)小全浸总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2)实验目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先称出铁块重(由学生读值)。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两次浮力的大小,小车子浸没水中的深度G(N)F弹簧示数(N)F浮(N)浅较深总结: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3)实验目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演示实验:取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细线拴好,将它浸没在水中,读取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以上读值和计算由学生完成)物体密度G(N)F弹簧示数(N)F浮(N)铜块(大)铝块(小)9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4)实验目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演示实验:把杯盖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煤油中,记录数据,并求出浮力液体密度G(N)F弹簧示数(N)F浮(N)水煤油总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请同学们看教材,实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师讲解:(1)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溢杯、盐、石块、金属块等。(2)溢水杯的使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G液=G总–G杯(先测量G杯)(3)实验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石块和空杯的重力G石和G杯;(b)把石块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杯中,用空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杯子的总重G总;(d)利用F浮=G-F1,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用金属块重复以上步骤。(e)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研究对象石块重G石/N空杯重G杯/N石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N杯水总重G总/N浮力的大小F浮/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N石块金属块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数据处理完毕,教师继续引导,比较测得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力,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0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板书)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重力、质量和密度的关系G排=m排g=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还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m排g=ρ液gV排(板书)教师说明: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知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浸没(即完全浸入)在液体中时,V排等于物体的体积;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等于V浸,小于物体的体积。②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3、信息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生平事迹。稍停一会儿,教师问:阿基米德的贡献有哪些?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学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