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观察课题申报表研究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针对当前听评课“无合作、无证据、无研究”的“去专业化”现象,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课堂观察”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科学研究意义上的课堂观察堪称舶来品,鉴于此,它在中国的专业化与本土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理论探讨和定量研究的程度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借鉴“课堂观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本土的听评课,并思及我国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与教师的专业生活境遇,来整合课堂观察的理念且形成一些实用的符合本校实际和学科的课堂观察模式,是当前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同时,在深入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遇到了种种问题与困惑,比如:进入课堂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得来的资料又如何分析,等等。这些也正是本课题需要研究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历史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的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等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的有效、三维目标的达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意在借鉴课堂观察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科研合作文化、提升校本教研品质,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效,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改进。研究综述:课堂观察可以说是通过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它源于西方的科学行为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比较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课堂量化表和媒体技术的观察工具来研究课堂行为。70年代开始,随着人种志等质性研究方法走入课堂观察,一定程度上掩饰和克服了之前纯技术和纯量性研究带来的缺陷,使原本被剥离的课堂事件和课堂行为回归情境本身,使人们能更好地研究、阐释课堂。今天,人们探索着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融合,已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课堂观察虽然在我国早已有所介绍,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一线教师关注这一研究课堂的方法,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然而,课堂观察的本土化、本校化以及不同性质的学科化等等仍然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研究意义:课堂观察它以改善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直指教师研究之靶标,它架起了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桥梁,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促成教研组向“研究共同体”的转换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增加教师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研究性对话”中培育全新的教研文化。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组教师合力参与研究和实践课堂观察,改变本教研组教师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有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推进教师、学校共同营造课堂文化,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研究内容:本课题需要立足于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性质,借鉴已有的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和量表工具,结合本校的教师、学生、课堂文化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符合自身实践和发展的课堂观察模式和量表工具,制定全面的课程观察评价标准,共同探讨解决教师进入课堂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得来的资料又如何分析等问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改善传统的听评课,提高教学调研的实效性、专业性和针对性。预期目标:首先,组织本课题组的教师对有关课程观察的理论和实践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其次,组织本课题组的教师到有开展课堂观察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兄弟学校学习。第三,课堂观察计划的制定和量表的编制。第四,实施计划,并组织好课后的量表分析和观察反思,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第五,对取得成效的课堂观察案例做好经验总结,撰写成科研成果。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2.研究的准备——工具准备(问题体系、观察的框架、表格或录音录像设备等);教师素质准备(意识、方法或技术如观察研究模式等)。3.观察的实施——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记录、问卷调查、访谈);4.分析与思考——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5.拟定新的行动方案——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6.实施新的行动方案——不断修改或调整计划并付诸行动;7.成果呈现——几次循环观察研究后可以形成观察研究报告或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首先,某某中学一直以来都极力支持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改革举措,本课题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从而受到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同时本校的教学工具、网络系统、多媒体等硬件设施齐全,为本课题研究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其次,教师们也对此课题参与热情高,决心大;教研组里拥有融洽的同伴互助的合作氛围。其中有多位教师从事工作十余年,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同时对此课题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许多独到的见解,这正是科研所需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