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一、名词解释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2.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4.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5.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6.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7.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8.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9.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10.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11.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12.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14.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15.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弹性: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的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的价格点弹性: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三章效用论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单位: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效用函数:某一种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等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之比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诗,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风险:在消费者知道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第四章生产论生产者(厂商、企业):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成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短期:只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劳动的总产量TP至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对应的最大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该要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递减的特征。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等成本线:既定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二、简答题1导致供给变化的因素:«投入品价格«对价格变化的预期«技术«生产者数量2无差异曲线有哪三个基本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会相交的«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越往右上方,偏好越大3需求价格弹性受那些因素影响«替代品的可得性«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考察期的长短«商品对消费者重要程度或偏好«用途广泛性4归纳预算线变动的四种情况,并作图说明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预算线与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如图所示,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使预算线AB向右平移至A'B’;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使预算线AB向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