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于民生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加大投入力度,而所谓的投入力度不仅仅指国家的经济投入还包括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方面注意力和精力的投入,以及国家为进行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方面在政府方面所做的改变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关键词: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社会福利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十二五”时期界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可以说,这几句话为“十二五”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其中,发展民生成为重中之重。很明显,这个总目标要求对我们的工作重心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民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教育、就业、居民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涉及教育改革、社会管理、收入分配改革、长效机制建设等众多环节。【1】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2】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建设是全民推行且不遗余力的,力图将中国尽早的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一奋斗目标。而关于建设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有着重要的指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这个目标之所以是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因为无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都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密相关,都与民生问题密不可分。【3】可以说对于民生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直在努力的,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各种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但是也需要强调的是,民生建设本身又涉及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而本身这个命题又太过于宽泛,总而言之就显得太过于宽泛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所以,本文就从国家政府态度的转变,对于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的转变几个角度来做一讨论,希望可以从几个具体的角度的论述方面能够一窥国家民生建设的大致内容。一、政府职能的转变既然说到政府在民生建设方面的职能转变,那么民生建设自然是涉及到民生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那么如何转变呢?则是政府将转变成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也就是说是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服务型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让渡,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人民的利益至上,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和对特定“功能”“权威”“结构”的服从到强烈的当事人取向和对“使命”“公众”和“成效”的认同,充分考虑公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传统管制型政府的理念则停留在“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基础上,政府利用公共权力主要是维护统治秩序和对社会实施管制,公众和社会的主导性和自主空间很少。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宗旨,这意味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的理念,政府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这里的“企业家”并非生意人,而是不断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人。服务型政府将以市场即公众需求为导向,因为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满足人们合理、合法需求的公共服务即主要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性的公共服务。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财产权利和公民权利、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上文对于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已经做以描述。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是其天职,而且必须全心去意地为人民服务。【4】而关于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的前提简单的说就是讲求“民主”,具体而言,主权在民而不在政府,人民是国家政治权利的最终来源,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利。民主政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权利的回归,坚持让人民做主。【5】二、国家对于社会福利投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孕育了世界大战,但也催生了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后被泛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推崇。其中,最典型的是北欧国家,它们后来甚至成了西方福利国家的“橱窗”。而作为福利国家策源地的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困难后,开始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英国削减福利制度的改革,是由其财政压力带来的,此后,削减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卷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而自从1990年苏东剧变以后,北欧国家却“逆向而行”,实行了扩充福利制度的改革。可见西方国家对于社会福利的投入由来已久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国民的素质程度的不同,中国不会也不可能采取和西方国家完全一致的福利政策,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福利政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打破“大锅饭”,这迅速得到了全社会的拥护。这是因为,改革最终使人民得到了实惠,收入得到了提高。每年我们都会面对的收入分配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首先是一次分配体制有弊端,而不完全是二次分配或福利制度的问题,况且福利制度只是二次分配的一个子系统而已。一次分配制度出现的问题,不应该在二次分配制度上去“下药”,“药方”更不该是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当然,说一次分配制度有弊端,决不意味着二次分配就没有问题,而是说,一次分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完善福利制度的目标还应是“减困”和“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是目标群体的救助,而不是“3U”思想所追求的普享主义;是集中福利资源用于最需要和最贫困的人,而不是“撒芝麻盐”;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更多的社会群体跨进社保制度这一门槛,而不是来自于税收转移的人人有份。我国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要建立这样的社会福利制度,我们国家还需要进行一些努力的改进,就是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7日。)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求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建立和完善制度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14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个《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基础性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将促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农村产权、财力保障等相关领域配套改革。这一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措施之实堪称前所未有。【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本身论题很大,而且内容繁杂,而且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巨大成就是惊人瞩目的,回首1978,于今不过39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已经殊为不易,虽然我国的民生建设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相差比较大,但是国家对于民生建设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还不够我们所想的那般美好,但是却依然在进步着。参考文献:1《论新时期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武智扬中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镇江高专学报第26卷第4期。2、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党的文献杂志社文章精选2015年第3期。4、5《从民生问题视角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19页。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党的文献杂志社文章精选2015年第3期。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