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第二讲——诗句(词语)作用•(3)古诗词鉴赏考点1.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第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3.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对接高考—设问方式•4.诗歌首联/句(尾联/句)有什么作用?(5分)•5.诗歌某个词语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6.诗歌中某个意象或某几个意象有何作用?(5分)分析诗句(词语)作用题•1.要从内容、结构、手法、效果等方面去考虑答题。•2.注意依据句子位置的不同而区别作答。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例题引路:•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用1、内容上: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整个环境。2、结构上:引起全篇,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幽静、清新的氛围,奠定了空灵澄净的基调。3、情感上: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4、结构上: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在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追求归隐的高洁情怀。5、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诗。一、分析诗歌首联\句\前几句在诗中的作用:•(1)照应题目,首尾呼应。•(2)以景开篇,描绘……画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3)以抒情\议论开篇,总领全诗//引起下文,为下面…写景\写人\抒情作铺垫。•(4)点明\交代时间(季节、时令)、天气、地点、人物、起因、背景及特定的环境。•(5)运用……(比喻、拟人、双关、象征等)手法,表现……(内容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忍泪离别京门,漫天杨花飘舞如雪,感伤自己浪迹天涯又要离别,举目望去碧云西畔纷乱的山峰重重叠叠,独自骑马离去,愁情悲悲切切。不见友人啊一日如隔三秋,一寸愁肠啊有千百个愁结,我要质问高空的明月,本应无恨为何刚刚团圆马上就残缺,但愿人们常常像月圆时节!典型题例1上片写伤别之情。“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忍泪”表明作者对离别的伤心烦乱。“杨花”既指离别在杨花纷飞的三月,又借杨花纷乱喻作者离别心乱如麻的心绪。“惆怅天涯又离别。”一句“又离别”表现“忍泪”、“惆怅”的原因。“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远远望去,要去的碧云西畔,群山层叠,行路艰险。“据鞍归去也,情凄切!”虽离别之心伤,虽路程之艰险,而君命难违,只能“据鞍归去”,凄然而走。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既是一种夸张,又形象表现出作者与京友难舍难分的情谊。“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此情此景,作者不禁鼓起勇气责问青天明月:算起来天上应没有可以怨恨的,要不然月亮怎会暂圆而复缺呢?苏东坡有“月有阴睛圆缺”之句,而这里作者用圆、缺对比,以月的圆缺比喻人生聚散。“愿人长似,月圆时节。”月亮无寸艮,暂圆还缺,人生世事更是愁苦。因此作者又对月许愿:愿人生如那月亮长圆的时候,不要再受那离散之苦。一问一愿,把离别时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典型题例1•二、分析诗歌中间句的作用:•1、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写……)。•2、为下文……(写景、写人、抒情议论)做铺垫。•3、转换内容,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上下片的首尾句。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典型题例2•【分析】问内容上强调了什么,我们只需把诗句的内容梳理一下即可知。“聚散匆匆”内容只“聚散”两字,配合“匆匆”一词,可知说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极言其短暂、仓促。问结构上的作用,我们看句子在诗中的位置,考察上下句的内容,就可得出结论。上句“同在京城”是写“聚”;下句人如“孤雁”“浮萍”是写散,显然中间的“聚散匆匆”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内容上,强调诗人与友人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结构上,承上启下,“聚”字承上(“同在京城”),“散”字启下(像“孤雁”“浮萍”分别),为写离别的伤感做铺垫。典型题例2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年)1月,柳宗元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处荒僻之地,气候远异于北方。由于柳宗元对异地的气候特别敏感,而反常的气候又特别容易触动逐客的愁绪,故而诗人创作这首诗歌,来表达当时遭到贬谪的愤怒不满。贬官异乡两种凄凄之情交织,仲春景象如秋令人意象迷惘。山城一阵雨后百花纷纷凋零,榕树落叶满庭黄莺纵情啼唱。拓展迁移1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1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解析:①承下启下。②“意转迷”上承第一句,极写诗人长年游宦在外,羁旅他乡的悲怨;③“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引出下文暴风雨洗劫之后山城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萧条肃杀之景。拓展迁移2三、分析尾联、尾句、末几句的结构作用:•(1)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或上文),使诗歌结构严谨。•(2)以抒情\议论作结,总结全诗,卒章显志,深化\升华主题,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抒发……情感/思想、哲理、道理)。(“空悲远游子”\“为有源头活水来”)•(3)以景结情,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意味深长(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情感。(“高高秋月照长城”)•(4)以描写人物细节(生活场景等)作结,生动细腻,点明主旨,抒发……情感。(“行人临发又开封”)•(5)运用……手法(设问、反问、用典、双关、象征、比喻、拟人等),表现……(内容情感)。《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典型题例3《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典型题例3《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典型题例3《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典型题例3《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作用)?原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改造后答案:①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营造了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意境壮阔悲凉;②升华主旨,写征人思亲怀人的愁苦之情,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典型题例3(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巩固练习1(1)本诗为送别诗,试分析首句的作用。(5分)(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本诗为送别诗,试分析首句的作用。(5分)巩固练习1【参考答案】①“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的氛围;②“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③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3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2)①写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恋恋不舍的深情。②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巩固练习1(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