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松江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姓名:沈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管理指导教师:樊勇明20070604松江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作者:沈倩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叶姗.YEShun论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的法律规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1)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是实行政府分级与财政分权国家必然出现的现实问题.德国纵横交错的财政均衡模式是规制横向财政失衡的典型,其成败功过均对财政分权效果未臻理想的我国财政体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国内已经出现的诸如对口扶贫、区域经济协调等旨在消弭横向财政失衡的零散做法,亟待法律化与规范化,使财政转移支付与财政合作等模式成为规制横向财政失衡的系统性法律,以缓解经济落后地区财政资源匮乏的窘境.2.学位论文梁彩红完善中国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2007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于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各地方之间;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措施。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中央对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包括辽宁省在内的我国大部分省区先后建立了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基层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运行中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十分微弱,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目标;同时,由于制度不规范,透明度公开性差,补助方式过于复杂,新旧体制共存,从而也制约了转移支付制度的其他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和健全,使其成为一种科学、规范和统一的财政制度,以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解决地区间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均衡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辽宁省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案例,并借鉴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目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现实状况,继而进一步剖析了当前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的转移支付模型,最后针对辽宁省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具体如下:序言部分首先提出了选择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完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合理配置财政资金,尤其是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尚未理顺,转移支付制度虽屡经调整,其均等化效果却难以体现出来,研究建立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就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此外,在序言中还就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概述。由于转移支付是建立在财政分权理论基础之上的,本章首先阐述西方转移支付的一般理论,分析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其次说明我国实施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即转移支付可以弥补纵向财力不平衡,有助于解决横向财力不均衡,可以纠正辖区间的外溢效应,可以弥补省以下税收划分的不足。第二章,我国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问题分析。其中重点对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的地方转移支付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现阶段我国地方转移支付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得出有必要完善我国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三章,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该部分主要是对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具体模式。第四章,辽宁省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分析。该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着重以辽宁省为例,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2003年以来辽宁省的转移支付现状,分析辽宁省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结合辽宁省实际,并借鉴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辽宁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的转移支付模型,对模型的设计、指标的选取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运用大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第五章,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对策。该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通过前面的阐述分析,提出我国目前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性建议及措施。3.学位论文项莉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2005研究目的:本次研究将在分析中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状况和公共卫生开展状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我国建立规范的公共卫生转移支付体系的必要性,并在确定我国农村公共卫生转移支付应确保的目标基础上初步构建适于中国农村的公共卫生转移支付体系,这必将完善和丰富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公共卫生筹资理论,扩展其应用领域。实践上将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投入政策的制定和整个国家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县、乡、村公共卫生提供机构能真正筹资到位,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最终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健康公平。资料来源:现场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现场调查资料:湖北省经济水平高、中、差的县中选取8个县。调查8个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每县两个乡卫生院。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研究资料来源于卫生部-世界银行合作项目(卫生IX)的调查资料。在海南和湖南省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省选取10个县,以各乡镇经济水平作为分层依据,共抽取23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同时查阅卫生统计年鉴、卫生部财务报表中相关资料。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1、我国实行规范的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必要性分析:理论上从两方面分析,从公共卫生事业的性质方面运用社会公平理论、人力投资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进行分析,从政府的角度运用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失衡理论来阐述。实践依据表现为(1)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事权划分不清、一般性转移支付缺乏均等化效果、专项补助分配不规范、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2)我国一般转移支付中投入卫生领域的数额较少,而且不稳定,专项卫生转移支付补助数额较少,且补助数额和分配方式往往不规范,使专项补助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影响了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80%的农村三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向了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房屋建设方面,而对人员培训的投资仅有3%左右(3)世界各国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现况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于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十分重要。2、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政府投入研究结果:(1)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开展状况不容乐观,237个乡镇卫生院中有个别卫生院连最基本的计划免疫都没有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约有1/4的卫生院没有开展,许多低于成本收费的公共卫生项目严重不足。管理和监督工作较严格的项目开展情况相对好很多。同时各卫生机构收费标准差异很大。(2)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机构自身补偿能力有限,同时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地区差异大,投入方式不合理。湖北省各县县级财政投入相对其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而言,有四个县相对充足,另四个相对不足,而省、地级财政的投入相对它们应承担的成本而言,严重不足,财政投入的层次仍较低。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与该地区发展状况并不呈正相关,还受重视程度的制约。(3)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揭示不同补偿水平对公共卫生产出的影响,表明只有政府投入非常不足的机构与其他机构在公共卫生的提供上有显著差异。结论:(1)迫切需要由中央政府或各省统一颁布公共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除政府财政上的支持和重视外,日常的管理与监督也是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2)应加强卫生事业财政保障机制研究,明确卫生事业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多大合适,在政府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防疫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多大合适,根据哪些因素确定合理的卫生投入结构,使各地各级政府投入有掘可依。财政能力特别低下时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保证这些地区公共卫生筹资的稳定性。(3)应改变现行对公共卫生笼统的定额投入方式,应根据服务人口、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由县财政合理安排防保经费,政府还应积极引入监督机制,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公共卫生机构服务的开展。(4)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负担的层级,对于保证公共卫生的足额投入,减少地区差异十分关键。(5)机构应免费提供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其成本,应分解为不同级别财政应承担的责任,足额进行投入,对于财政特别困难的地方政府可以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其投入。对于准公共卫生服务,应在科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解其中个人应负担的部分,全省制定标准价格,其应由政府投入的部分同样可分解为不同级别财政应承担的责任,足额进行投入。3、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研究(1)通过传统消费者理论工具—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确定公共卫生领域更倾向于选择公共卫生专项配套补助的模式。(2)通过专家咨询和文献查阅确定了我国公共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目标,政府应确保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10项纯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国家最低保障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国公共卫生转移支付的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日常运行成本,还包括让这些停顿的机构重新运转起来的最低启动成本。因此调查这些相关目标及其相关目标的成本已迫在眉睫。(3)转移支付体系的主体和客体:转移支付的出资方应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地市为辅。转移支付的承受方应是县政府,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应以专项资金的形式直接面对县政府,专款专用。(4)为达到确保各地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按服务项目补助。转移支付需求包括两部分,纯公共卫生服务和准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根据相关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按年度给予。针对各县人力、设备资源等方面目标的转移支付需求可实行分项比例补助,建立了相应模型,建议采用配套性转移支付。该补助应一次性投入。应调整现行转移支付分配结构,把转移支付资金使用重点从房屋、设备等建设上转移到人才建设上。创新性:(1)理论上的创新:把公共卫生筹资理论中的社会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人力投资理论和财政转移支付理论中的政府职能理论、纵向财政失衡理论相结合,阐述了公共卫生领域财政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丰富和扩展了理论的应用领域。(2)初步构建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明确了转移支付类型、原则、目标、分配结构。(3)初步建立了确定转移支付数额的模型。包括按年度给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模型和一次性投入的针对各县人力、设备资源等方面的转移支付需求。4.期刊论文丁文.张林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反思与重构-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转移支付是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还比较新.所以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法律方面的保障.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立足本国国情,依法确立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范围、形式、标准等,优化转移支付监管体制,完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5.学位论文陈华彩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构建2008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实现各级政府间财政支付能力的均等化,其次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最后是实现社会公平。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中国构建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必须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结合这个现实来构建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文章的第一部分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了一般性的阐述。在该部分第一节中,我们探讨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特征,明确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第二节,我们主要对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作出概述,包含了五个部分的内容:1、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经济法属性;2、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规范构成;3、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4、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5、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它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是政治理论基础,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职能、分配公平、民族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等等;2、是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了梯度推移理论、负外部经济性理论、公共产品分级理论、中央与地方非合作博弈论和财政失衡理论;3、是法理学理论基础,包含了公平价值和效益价值两个方面的要求。通过对转移支付法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