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数量、质量和结构的要求,尤其是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方面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地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地委、行署“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加快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我校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的精神以及地委、行署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强“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调研报告(一)我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形成的历史及现状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开办之初,面临师资和设备两大难题,学校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与硬件建设两手抓。经过多年的努力,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已成为我校的主体和优势专业。首先,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为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每年都派专业教师到疆内外知名院校学习深造计算机技能。目前该专业有专业课教师14人,其中高级讲师5人,讲师4人,助讲和实验员5人;研究生1人,本科13人;计算机技师2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8人;该专业教师多次在自治区技能大赛中获奖。其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已经形成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内部专业结构,在计算机简单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出了计算机文字处理与办公应用模块、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程序编写模块等专业方向,使该专业初步形成了技能具体、就业指向明确的专业方向群。第三,该专业已经构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计算机文字处理与办公应用模块、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程序编写模块等专业方向与企业联合办学,根据企业需要,确定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案,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第四,该专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上级的扶持,现已拥有6个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工位达到生均2台。第五,该专业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南京统宝光电有限公司、阿克苏华孚纺织有限公司、阿克苏电脑城多家企业、苏州以及昆山等沿海多家企业等都主动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养合同。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步提升,优质就业率提高到90%以上,且大多从事技术工种。(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这个市场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阿克苏虽地处内陆边疆,但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展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地区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战略是以建设工业强市作为经济强市的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类专门操作人才。据调查,我市近年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为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和专业教师,调研了一些大型企业,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单位。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被调研的单位都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中部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必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文字处理与办公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中专层次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职业技能,过到高级技术等级标准,能胜任计算机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工作,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二)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1、教材建设条件。我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材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规划、推荐教材和自编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2、师资队伍建设条件。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主要是通过培养和引进,注重在职研修,提高研发能力,建设一支“学历达标、职称合格、技能突出、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学校一直都很重视我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年年都派计算机专业教师到疆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3、实验实训室建设条件。我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该专业现有6个实验实训室,价值约200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250台(套),建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并计划更多投资建设实训楼、实验实训室,使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配套的硬件建设日趋完善。(三)专业设置的办学特色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特色鲜明。一是细化专业指向,贴近岗位实际。学校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细化为计算机文字处理与办公应用模块、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计算机程序编写模块四个专业方向。通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调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指向性和岗位针对性,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形成资源互补。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学校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和现场指导,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三是培养培训并举,多种形式办学。计算机行业已成为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人才需求量大,劳动力培养任务重。学校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教学,实行“订单式”培养,认真办好适应职教规律的计算机专业学历教育。同时,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大力开展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短期职业培训。通过长短结合、形式多样的办学,不仅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而且较好地服务了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学校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支撑,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根据不同知识层次培养的需要,多次修编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修编了符合我校具体实际的教学大纲,及时体现了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职业技术、岗位能力、职业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岗位指向和培养目标,组织编校本教材,使专业教学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学生。三、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2、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制订教学计划。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4、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制订教学计划。要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产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可与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妥善安排。5、体现整体优化制订教学计划。应从提高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内容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点。(二)教学计划的构成与安排原则1、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1)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分析;(3)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4)教学进程表;(5)必要的说明;2、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专业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3、实践性教学内容应达课程内容的50%以上。四、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教学计划(附后)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